第一章 姜灵非之死 1
一 前言 1
二 生长之地奉天 1
三 步入文坛 3
四《灰色的运命与战栗的人》 4
五 文坛上的立场 6
六 生活困窘与精神颓废 8
七“文学报国”声中的辞世 12
第二章 骆驼生的文学梦 14
一前言 14
二 骆驼生的身世之谜 15
三 骆驼生留日期间的文学活动 18
四 骆驼生被捕入狱的时期以及在满洲国留日学生会的活动 32
五 结束语 37
第三章 日本文化对古丁的影响 41
一 古丁与日本文化——认识与评价古丁的新视角 41
二 接触和接受日本文化——古丁的中小学教育一瞥 42
三“日本通”——古丁在“满洲国”政府机关里的工作以及文学活动 48
四 日本这面镜子——日本文化在古丁的启蒙主义思想和实践中的影响 51
五 结束语 56
第四章 《满洲报》之《星期》副刊上的作家与作品 59
一 前言 59
二《满洲报》概况 60
三《星期》副刊创刊以前(1927年7月以前) 63
四《星期》副刊创刊及初期内容(1927年7月—1930年5月) 64
五 青年文学家的登场(1930年5月以后) 65
六 混乱的笔战——未成熟的批评活动 66
七 色情与荒诞——笳啸的作品世界 68
八 金音的北平游学和初期作品 75
九 山丁与“恩师”的往来书信 78
十 被描述的“满洲国建国”——代结尾 80
第五章 《盛京时报》的文艺版《文学》概观 88
一 前言 88
二《文学》副刊概况 90
三“国策文学”潮流与作家的对应 96
四“日满文化交流”的实质 101
五 结束语 105
第六章 “满洲国”的话剧演出活动与文学的周边 107
一 问题所在 107
二 伪满剧运的初期(1932—1938年) 108
三 伪满剧运的中期(1938—1941年) 110
四 伪满剧运的末期(1941—1945年) 120
五 结束语 122
第七章 大东亚文学者会议与“满洲国”的“文学报国” 126
一 前言 126
二第一次大会召开前满洲文艺家协会的活动 127
三 出席大会代表的选拔标准与决定的经纬 134
四 大会闭幕以后——代结束语 142
第八章 “满洲国”的语言环境与汉语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应用特征 149
一 问题的提出 149
二 伪满洲国汉语作家的语言环境 153
三 语言应用特征与作家和作品的关系 161
四 结束语 171
附录 173
资料一 作家和作品样本目录 173
资料二 伪满时期汉语作品里的东北方言土语(不完全统计) 179
资料三 伪满时期汉语作品里的日语词汇(不完全统计)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