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要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光磊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40461626
  • 页数:3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解析政治现象的起源、阶级与阶层、国家、国家机构、官员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政治民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学的基础内容;兼具普及性和研究性,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前瞻性;在体系、体例、表述方式和阐释角度的设计上,进行了独特而稳健的探索。此次修订,编者注意突出当下中国现实问题与拓展国际视野的平衡,信息量较大,设计的知识面较宽;语言精练,深入浅出,概括性强,可作为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教师的备课参考书和相关读者阅读。

绪论 政治的概念与政治学概述 1

第一节 政治的概念 1

一、“政治”的传统含义 1

二、对“政治”概念的理论分析 3

三、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广义政治概念与狭义政治概念 7

第二节 政治学概略 8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8

二、政治学的学科构成 9

三、政治学的“科学性”和学科特点 12

四、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 13

五、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系 14

六、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5

第三节 政治学的发展沿革 18

一、政治学的发展沿革 18

二、现代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特点 21

三、中国政治学的停顿、重建和展望 23

第一章 政治现象的起源 31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31

一、氏族是原始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31

二、氏族组织和制度的政治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33

第二节 阶级的产生 33

一、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34

二、历史上最早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和奴隶 34

第三节 国家的产生 35

一、政治性的社会管理机构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5

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6

三、国家和氏族组织的三个原则区别 36

四、西方国家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 37

五、关于东方国家产生的特殊性问题 38

第四节 法律的产生 39

一、强制性共同规则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 39

二、法律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39

三、法律与国家、国家机构和官员相伴而生 40

第二章 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 42

第一节 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42

一、阶级的概念 42

二、阶级的政治属性问题 44

三、阶级关系与阶层等“非阶级关系问题” 46

四、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8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 49

一、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阶级结构 50

二、西方国家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 50

三、关于白领工人阶层的若干理论分析 51

四、西方国家社会成员构成的显著流动性 54

五、资本主义社会现阶段阶级阶层关系的一般状况 55

六、现代社会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56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 57

一、中国社会成员构成和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58

二、中国社会的基本阶级和主要阶层 59

三、中国现阶段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 61

四、中国阶层分化的基本情况 63

五、中国现存的主要社会矛盾 64

六、关于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方法 66

第三章 国家(一)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71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 71

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 72

二、国家权力的三个主要特征 74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职能 75

一、国家的基本职能 75

二、关于国家的社会性和国家的社会职能问题 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是两大并存而又对立的政治体系 80

一、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的对立 80

二、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81

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职能上的显著区别 83

四、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具体职能、管理形式方面的某些共性 84

第四章 国家(二)国家的内容和形式 88

第一节 国家的分类和划分标准 88

一、国家分类问题的提出和传统的分类方法 88

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国家分类方法 90

第二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91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概念 91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演进 91

第三节 国体 92

一、国体的概念 92

二、当代几种主要的政治制度 94

第四节 政体 98

一、政体的概念 98

二、政体的特点 100

第五节 国家结构形式 100

一、单一制国家 101

二、联邦制国家 101

三、邦联 102

第六节 “一国两制” 102

一、“一国两制”的概念和政治特点 103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发展过程 104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认识基础和伟大意义 105

第五章 国家(三)国家与民族 108

第一节 民族与民族问题 108

一民族的定义和特征 108

二、民族问题的含义 112

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政治 116

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国家与民族问题 119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 119

二、民族运动与民族国家 122

三、当代的民族主义运动 123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与民族问题 125

一、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 125

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质 126

三、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27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9

第六章 国家(四)国际政治的若干问题 133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 133

一、国际政治的含义 133

二、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134

三、国际政治和国际政治研究的特殊性 134

第二节 关于当代国际政治的若干问题 135

一、关于当代世界的基本政治格局 135

二、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问题 138

三、国际组织的新发展和新特点 139

四、国际政治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41

第七章 国家机构(一)西方社会国家机构的构成 144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概念 144

一、“国家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144

二、国家机构的主要特点 145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国家元首 146

一、国家元首概说 146

二、立宪君主制国家的国家元首 147

三、共和国的国家元首 147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立法机关 148

一、立法机关的由来和不同类型 148

二、立法机关的组成 149

三、立法机关的职权 151

四、议会的性质和作用 153

第四节 西方国家的行政机关和政府首脑 153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 153

二、行政机关的组成 153

三、西方国家的政府首脑 154

四、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 155

第五节 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 156

一、司法机关和“司法独立原则” 156

二、审判机关的组成和法官 157

三、审判机关行使职权的特点 157

第六节 西方国家的军队 158

一、作为国家机构一部分的军队 158

二、军队的主要任务 158

第七节 西方国家的地方政权机关 159

一、地方政权机关和中央政权机关的关系 159

二、地方政权机关的职权 159

第八章 国家机构(二)西方国家机构体制 162

第一节 分权与制衡:西方国家机构体制的组织原则 162

一、“分权与制衡”的概念 162

二、“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163

三、“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性质 166

第二节 西方国家机构的主要体制 167

一、总统制 167

二、内阁制 168

三、总统—内阁混合制 169

四、委员制 170

五、核心问题:总统制和内阁制比较 171

第三节 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历史地位 172

一、从反封建专制斗争的武器到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172

二、从阶级分权到技术分权 173

三、从三权并重到行政权地位的显著增强 173

第九章 国家机构(三)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制 175

第一节 议行合一: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制的组织原则 175

一、“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 175

二、巴黎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和经验 176

三、“议行合一”: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制的组织原则 1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构成 180

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80

二、行政机关 182

三、司法机关 182

第三节 苏维埃制和代表团制 183

一、苏维埃制 184

二、代表团制 184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5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86

二、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188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189

四、“两会”机制与统一战线 192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94

第十章 政治行为 199

第一节 政治统治 199

一、政治统治的概念 199

二、政治统治的基础 201

三、政治统治的基本类型 202

四、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 204

第二节 政治管理 204

一、政治管理的概念 204

二、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 206

三、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209

第三节 政治参与 211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 211

二、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214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217

第十一章 官员制度和官员理论 220

第一节 现代官员 220

一、官员的基本概念 220

二、官员的基本要素 221

第二节 现代官员制度 224

一、西方国家的官员制度 224

二、改革中的中国官员制度 228

第三节 现代官员理论 231

一、现代官员理论的要点 231

二、现代官员制度的特点分析 233

三、现代官员制度的性质分析 236

第十二章 选举理论与选举制度 239

第一节 选举理论的要点和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239

一、现代选举理论的要点 239

二、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42

三、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性质分析 244

第二节 中国的选举制度 245

一、中国选举制度的地位与历史发展 245

二、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247

三、中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程序 248

四、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50

第十三章 政党与政党制度 252

第一节 政党概述 252

一、政党的概念和特征 252

二、政党的分类 255

三、跨国政党 257

四、绿色和平运动与绿党的发展 258

五、政党的功能 260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政党 263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点 263

二、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特点 264

三、资产阶级政党对政治生活施加影响的途径 265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267

一、多党制度与“合法反对原则” 267

二、两党制 268

三、多党制 270

四、一党制 271

五、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272

第四节 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273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273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275

三、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 276

四、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方式 277

第十四章 政治团体 283

第一节 政治团体概述 283

一、政治团体的概念 283

二、政治团体的特征 285

三、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286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压力集团 288

一、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289

二、压力集团的院外活动 292

三、集团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29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 299

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和特征 299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300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和第三部门的发展 302

第十五章 政治民主 304

第一节 民主的概念和民主观念的历史发展 304

一、民主的概念 304

二、现代西方民主的要点 306

三、现代社会主义民主的要点 309

四、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 310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12

一、中国的民主进程与中国的现代化 312

二、中国民主化的实质 317

三、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320

四、中国的民主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321

第十六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象的消亡 330

第一节 政治发展 330

一、政治发展概述 330

二、西方的政治发展观 331

三、政治发展的动力和形式 334

第二节 政治革命 335

一、政治革命与广义的革命 335

二、革命的根源、历史作用和历史条件 336

三、资产阶级革命 338

四、社会主义革命 341

第三节 政治改革 344

一、革命与改革(改良)的关系 344

二、政治改革的特征和意义 345

第四节 政治现象的消亡 347

一、阶级的消亡 347

二、政治国家的消亡 348

第四版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