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三 研究方法和手段 11
四 研究理论 12
第一章 山东主要盐业遗址群(一) 15
第一节 寿光的遗址群 16
一 双王城 16
二 大荒北央 21
三 官台遗址群 23
四 王家庄遗址群 26
五 单家庄遗址群 28
第二节 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央子遗址群 28
一 韩家庙子遗址群 31
二 固堤场遗址群 33
三 烽台遗址群 35
四 西利渔遗址群 38
第三节 昌邑的遗址群 38
一 东利渔遗址群 38
二 唐央与廒里遗址群 39
第四节 潍坊的其他遗址 42
第二章 山东主要盐业遗址群(二) 44
第一节 东营的盐业遗址 44
一 广饶南河崖 44
二 广饶东马楼遗址群 51
三 广饶东北坞盐业遗址群 53
四 东营黄河三角洲的其他东周时期遗址 55
第二节 滨州的盐业遗址 58
一 沾化杨家 58
二 阳信李屋 61
三 滨城区遗址 64
第三节 山东其他地区盐业遗址 68
一 章丘市 68
二 胶东半岛 69
第三章 山东盐业遗址的说明和思考 71
第一节 盔形器 71
一 对盔形器及其效能的认知 71
二 盔形器的盛盐量 78
第二节 海盐的生产流程及相关问题 81
一 制盐单元的布局 81
二 制盐流程 87
三 煮盐的时间与每盐灶的产量 98
第三节 渠展之盐 101
一 “渠展”的位置 102
二 齐国的“渠展之盐” 113
第四节 山东盐业遗址的考古现状及未来 119
第五节 山东沿海出产海盐的优势和条件 125
一 丰富的卤水资源 125
二 气候条件适宜 128
三 地理环境优越 130
第四章 山东海盐旅游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132
第一节 物质形态的海盐旅游资源 132
一 遗址 133
二 盐村和盐场 135
三 盐饮食 152
第二节 非物质形态的海盐文化旅游资源 154
一 盐信仰 154
二 盐习俗 158
第三节 山东海盐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68
一 海盐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168
二 盐村和盐场的保护和利用 182
三 饮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 185
四 盐信仰的保护和利用 185
五 节庆习俗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186
第五章 山东海盐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潍坊为例 188
第一节 潍坊开发海盐旅游资源的积淀和条件 188
一 并非虚构的神话传说 188
二 言之凿凿的海盐文化“符号” 190
三 持久、发达的盐业 192
第二节 潍坊开发海盐旅游资源的必要性与意义 197
一 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和内在动力 197
二 提升区域形象和城市品位 198
三 促进潍坊文化产业的发展 199
第三节 潍坊海盐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现状 200
一 海盐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程度均较低 200
二 旅游产品急需创新 201
三 受“公地困局”现象和体制落后的制约 203
四 产业化开发难度大,受众面小 204
五 文化旅游人才缺乏 205
六 缺乏行之有效的品牌运营 206
第四节 潍坊海盐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规划 207
一 开发原则 207
二 开发规划 211
第五节 潍坊海盐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216
一 海盐遗址的开发 216
二 特色饮食和多品种盐的开发 228
三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31
结语 237
参考文献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