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 1
第1章 导论 3
1.1 研究背景 4
1.2 研究意义 5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6
1.4 研究目标 14
1.5 研究内容 15
1.6 研究方法 17
1.7 特色与创新 18
第2章 贫困基本理论 20
2.1 贫困识别 21
2.2 贫困的性质 32
2.3 致贫机理 35
2.4 返贫治理 40
2.5 扶治并重 42
2.6 精准扶贫 43
2.7 国家主要扶贫政策 44
第3章 文献综述 46
3.1 基于营养摄入安全的贫困 46
3.2 关于收入贫困的研究进展 49
3.3 关于多维贫困的研究进展 51
3.4 关于动态贫困的相关理论 52
3.5 基于能力视角的多维贫困相关理论 52
3.6 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 53
3.7 本章小结 54
第4章 我国当前贫困形势与发展现状 56
4.1 我国当前贫困形势 56
4.2 样本总体情况概述 58
4.3 农业生产情况 64
4.4 食物消费特征 72
4.5 基于营养摄入安全的贫困——食物安全 74
4.6 基于营养摄入安全的贫困、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比较 80
第二篇 粮食生产能力与贫困 85
第5章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以陕西省32个产粮大县为例 87
5.1 文献回顾 88
5.2 研究方法 90
5.3 数据选取与来源 92
5.4 实证结果分析 93
5.5 结论与启示 95
第三篇 粮食消费与贫困 97
第6章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粮食消费及成因分析 99
6.1 问题的提出 99
6.2 理论分析框架 101
6.3 模型、方法与数据 104
6.4 实证结果分析 106
6.5 结论与建议 110
第四篇 直接方法——基于营养摄入安全的贫困 113
第7章 收入、偏好与居民食物安全 115
7.1 引言 115
7.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116
7.3 数据、方法与计量模型 120
7.4 模型估计结果 123
7.5 结论 126
第8章 食物获取能力与食物安全:测度框架与实证分析 128
8.1 引言 128
8.2 理论框架 129
8.3 数据、方法与计量模型 132
8.4 模型估计结果 134
8.5 结论与建议 137
第9章 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测度与动因——基于微观家庭面板数据 139
9.1 引言 139
9.2 理论框架 140
9.3 数据说明、模型选择与变量设定 143
9.4 实证分析 145
9.5 结论与启示 148
第五篇 间接方法——基于能力剥夺和主观福利感受的多维贫困 151
第10章 社会地位、收入与多维贫困的动态演变——基于能力剥夺视角的分析 153
10.1 引言 153
10.2 基于能力剥夺视角的多维贫困演变分析框架 155
10.3 数据、模型选择和变量设定 160
10.4 实证分析 163
10.5 结论 166
第11章 山西省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政策启示 168
11.1 引言 168
11.2 分析框架 169
11.3 山西省农村多维贫困状况的测度 171
11.4 实证分析 175
11.5 结论及政策启示 179
第12章 农村人口动态多维贫困:状态持续与转变 182
12.1 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的特点与地理分布 184
12.2 数据说明、模型选择和变量描述 186
12.3 实证分析 189
12.4 结论 192
第六篇 中国扶贫之路——多维贫困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 195
第13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精准扶贫 197
13.1 主要研究结论 197
13.2 精准扶贫 199
13.3 展望 204
参考文献 206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