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
一 邓小平理论的涵义 1
二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8
三 邓小平理论的三大基石 11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条件 28
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2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 34
三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36
四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40
五 邓小平的优秀品质 4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 49
一 邓小平理论的萌芽 50
二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 52
三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54
四 邓小平理论的开始成熟 55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57
一 实践性 57
二 群众性 62
三 时代性 69
第五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74
一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 74
二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理论基础 78
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胜利的旗帜 81
四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86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溯源 9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91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91
二 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科学态度 97
第二节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98
一 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 98
二 列宁晚期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 107
第三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117
一 斯大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17
二 斯大林在理论上的失误 126
第四节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28
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129
二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思想 145
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157
四 社会主义外交建设思想 165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的萌芽(1956.9—1974.12) 170
第一节 建设一个好的党 170
一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 170
二 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 173
三 不断地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177
四 共产党要接受监督 181
五 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 186
第二节 搞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191
一 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 191
二 搞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191
三 社会主义有两条标准,一是要群众满意,二是要发展生产力 194
四 搞建设不能光靠群众运动,主要靠经常细致的工作 195
五 要重视人才 197
六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199
第三节 正确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 202
一 坚持毛泽东思想,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202
二 正确估价毛泽东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204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1975.1—1982.8) 206
第一节 全面整顿的思想 206
一 全面整顿的实际工作 206
二 全面整顿的基本思想 209
三 几个重要的战略性原则 213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 217
一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217
二历史性转折: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222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完备表述 225
第三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 232
一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32
二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36
三 实行对内搞活 242
四 实行对外开放 251
第四节 以干部队伍四化建设为中心的组织路线 257
一 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257
二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260
三 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 265
第五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68
一 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 268
二 发展科技,不抓教育不行 270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73
第六节 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277
一 正确分析和把握全球战略的形势 277
二 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280
三 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83
第七节 拨乱反正的完成,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恢复 288
一《决议》起草的指导思想 289
二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阐述 291
三《决议》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最初概括 296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82.9—1987.9) 297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297
第二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形成 299
一对传统经济体制的反思 299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303
三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306
第三节“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 310
一“一国两制”是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提出来的 310
二“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12
三“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6
四“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 318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 322
一 民主与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23
二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思想 328
三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思想 334
第五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340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340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 344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347
第六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356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探索和实践 356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358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361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365
第七节 党的基本路线理论的形成 369
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69
二 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74
三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380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384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1987.10—1992.10) 389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389
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 389
二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395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40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 408
一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 408
二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成熟及其基本内容 4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419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419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432
第四节 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439
一 稳定压倒一切 439
二 维护安定团结必须有得力的措施 442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理论 448
一 建立经济特区主张的提出 449
二特区理论的形成 450
三 特区理论的成熟 455
第六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59
一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59
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463
三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65
四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467
后记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