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与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凡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81553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研究通过数字鸿沟、使用与满足、国家与社会、公共领域的理论框架和相关文献提出相关问题和假设,并对中间阶层和政治参与两个核心概念提出具体的测量。本研究是基于各种定量和定性资料,其中包括权威二手数据的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中的城市数据;一手数据的2013年对全国的16周岁及以上的网民的配额抽样调查;在全国对中间阶层的各类成分进行的便利抽样的深度访谈;对九个全国有代表性的网络问政里的发帖人阶层身份的分析;对网络社区里的不同中间阶层的言论内容进行分析;对各种网络公共事件案例,网络社会动员案例的比较分析,以及其他研究的一些数据材料。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2

一 中间阶层 2

二 政治参与 8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13

一 中间阶层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兴起 13

二 中间阶层与社会稳定 14

三 本书的核心问题 15

第四节 研究目的 15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 16

一 理论价值 16

二 现实价值 16

第六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7

第七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 18

第八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8

一 研究思路 18

二 研究方法 19

第九节 研究的框架与逻辑关系 21

第二章 文献、理论和概念的测量 24

第一节 文献综述 24

一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的研究 24

二 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 31

三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 33

第二节 理论框架 36

一 中间阶层互联网使用的理论框架 36

二 中间阶层政治参与的理论框架 39

三 相关假设与问题 44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测量 45

一 中间阶层的测量 45

二 政治参与的测量 56

第三章 中间阶层与社会低层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比较:基于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61

第一节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2010年数据 61

第二节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比较 63

一 本章的职业中间阶层的具体测量 63

二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媒介使用比较 66

三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制度内的政治参与比较 68

四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政治参与手段选择比较 71

五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比较 74

第三节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比较 75

一 本章中的教育中间阶层的具体测量 75

二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媒介使用比较 77

三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制度内的政治参与比较 78

四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政治参与手段选择比较 79

五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比较 81

第四节 收入中间阶层与收入低层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比较 82

一 本章中的收入中间阶层的具体测量 82

二 收入中间阶层与收入低层的媒介使用比较 83

三 收入中间阶层与收入低层的制度内的政治参与比较 84

四 收入中间阶层与收入低层的政治参与手段选择比较 85

五 收入中间阶层与收入低层的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比较 86

第五节 不同社会分层下的媒介使用和政治参与总结与分析 87

一 中间阶层与社会低层在互联网使用上的统计检验 87

二 对中间阶层的媒介使用和政治参与分析小结 88

第四章 职业中间阶层的互联网使用、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基于2013年的全国抽样 92

第一节 本章数据情况 92

一 问卷调查数据的抽样方法 92

二 样本数据个人基本资料分析 95

第二节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使用媒介比较 97

一 根据职业选择进行分层 97

二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使用媒介频率比较 98

三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互联网使用工具比较 99

四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互联网使用方式比较 100

五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使用媒介的统计检验 102

第三节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政治效能感比较分析 104

一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内部和外部政治效能感比较 104

二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政治效能感的统计检验 106

第四节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政治参与比较分析 106

一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制度内的政治参与比较 106

二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比较 108

三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网络政治参与比较 109

四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政治参与的统计检验 110

第五节 职业中间阶层中互联网使用、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分析 112

一 因变量组 112

二 自变量组 112

三 传播变量组 115

四 控制变量组 116

五 互联网使用、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影响的回归分析 116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19

第五章 网络问政里的中间阶层政治参与分析 121

第一节 网络问政与政治参与 121

一 网络问政的概念和发展 121

二 网络问政与问政模式 122

三 本章的研究思路 123

第二节 全国代表性的网络问政栏目 124

第三节 网络问政的内容分析:网民在问什么 125

一 人民网网络问政的内容分析 125

二 地方网络问政的内容分析 126

第四节 网络问政的效果分析:回复率和影响 128

一 人民网网络问政的效果分析 128

二 地方的网络问政的效果分析 129

第五节 网络问政的网民分析:什么网民在问 131

一 人民网网络问政的网民分析 131

二 地方网络问政的网民分析 132

第六节 网络问政里中间阶层担任的角色分析 137

一 中间阶层对网络问政的观点和态度:基于质化分析 137

二 网络问政中的网民的主体构成及其原因 140

三 中间阶层偏好参与专业技术和问计问策的网络问政 141

第七节 网络问政里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142

一 网络问政为国家赋权 142

二 网络问政为不同阶层的公民赋能 143

三 网络问政的效果 145

第八节 网络问政里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的小结与讨论 145

第六章 网络社区里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分析 147

第一节 网络社区与政治参与 147

一 网络社区的概念 147

二 网络社区与日常模式 148

三 本章的研究思路 149

第二节 中间阶层在邻里关系网络社区里的政治参与 149

一 建立在邻里关系基础上的网络社区 149

二 中间阶层在业主论坛的政治参与 150

三 业主论坛活跃度的下降和其中政治参与的式微 158

第三节 中间阶层在弱关系网络社区里的政治参与 159

一 中间阶层在博客里的政治参与分析 159

二 中间阶层在微博里的政治参与分析 163

第四节 中间阶层在强关系网络社区里的政治参与 170

一 中间阶层在QQ里的政治参与分析 171

二 中间阶层在微信里的政治参与分析 173

第五节 网络社区里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小结 178

一 中间阶层在日常的网络社区里主要讨论工作、生活话题 178

二 中间阶层在不同网络社区里的政治参与特点 178

三 中间阶层日常模式的政治参与与社会网络和话语 179

第七章 网络公共事件里的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分析 182

第一节 网络公共事件与政治参与 182

一 网络公共事件的概念 182

二 网络公共事件与外压模式 183

三 本章的研究思路 185

第二节 网络公共事件里不同中间阶层的表现 186

一 作为意见领袖的部分中间阶层 187

二 作为传播、转发的其他中间阶层 190

三 中间阶层下层喜欢在网络里发泄不满 190

四 不同的中间阶层在网络公共事件里的表现小结 191

第三节 网络公共事件里的中间阶层的话语分析 192

一 理性化的话语批判 193

二 情绪化的话语表达 194

三 戏谑的网络灰段子 197

四 抵抗主流文化的恶搞 200

第四节 网络公共事件里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特点 202

一 网络公共事件里的中间阶层的诉求是温和的 202

二 网络公共事件里的中间阶层既有理性,也有情绪化 204

第五节 网络公共事件里的中间阶层政治参与的社会影响 205

一 网络公共事件里中间阶层进行公共领域的构建 205

二 网络公共事件里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 207

第六节 网络公共事件里的中间阶层政治参与的受制因素 208

一 受制的宏观因素 209

二 受制的微观因素 210

第七节 网络公共事件里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小结 214

第八章 网络社会动员里的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分析 215

第一节 网络社会动员与政治参与 215

一 网络社会动员的概念 215

二 网络社会动员与动员模式 217

三 本章的研究思路 219

第二节 不同类型社会运动里的网络社会动员 223

一 共意性运动里的网络社会动员 223

二 冲突性运动里的网络社会动员 224

第三节 中间阶层在不同类型社会运动里的网络社会动员形式 226

一 认知动员 227

二 情感动员 228

三 组织动员 230

四 外部力量动员 233

第四节 不同类型社会运动里的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特点 235

一 共意性社会运动里的中间阶层的特点 235

二 冲突性社会运动里的中间阶层的特点 236

三 两种运动类型里中间阶层的共性 237

第五节 中间阶层对社会运动观点和态度的质化分析 239

一 坚持稳定为前提 240

二 表示不愿意参加 240

三 其他的观点 240

第六节 网络社会动员里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小结 241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243

第一节 经验材料发现的结论 243

一 对假设1的验证 243

二 对于问题1的回答 244

三 对于问题2的回答 245

四 对于问题3的回答 246

五 对于问题4的回答 246

六 对中心问题的回答概括 247

第二节 本书结论与其他研究的比较性评述 248

第三节 本书结论的理论意义 251

一 推动了“数字鸿沟”的传播学理论的研究 251

二 指出互联网对特定阶层的社会政治影响需考虑该阶层的特点 251

三 有利于了解转型社会中的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 251

四 扩展了阶层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方面的理论 252

五 有利于理解公众议程、媒介议程与政府议程之间的关系 252

第四节 本书结论的现实意义 253

一 缩小“数字鸿沟”的差距,促进社会低层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 253

二 加强网络问政的建设,促进更多的中间阶层参与网络问政 253

三 了解各种网络舆论形式,引导好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 254

四 促成共意性网络社会动员,减少冲突性网络社会动员 254

五 对现实政治参与进行制度建设,以解决网络政治参与呈现的问题 254

六 将中间阶层的网络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内政治参与的建设中 255

第五节 本书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 256

一 本书的不足 256

二 未来的研究 257

附录1 配额抽样问卷 258

附录2 深度访谈问卷 263

附录3 第六章里的20个教授博客的具体清单 267

附录4 第六章里的50个医生微博的具体清单 268

附录5 第六章里的323个知名记者微博的具体清单 271

参考文献 283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