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教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清湖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224970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中医药内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并于2014年6月5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在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查德忠指出,《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主要是给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当中使用。但是,《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只是一个提要式文本,没有具体的宣教内容,不方便基层医务人员操作、使用。为此,我们组织专家根据大纲、按照教材基本的五性,即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原则,编写了《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以利于更好地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

第1部分 中医药基本知识 1

一、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1

二、中医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4

三、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6

(一)中医健康观 6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7

四、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8

(一)正邪相争的发病观 8

(二)辨证论治的诊疗观 10

五、中医诊治疾病的手段 12

(一)中医的诊断手段 12

(二)中医主要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手段 16

六、中医治未病 17

七、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19

(一)针灸 19

(二)推拿 21

(三)拔罐 22

(四)足浴 23

(五)刮痧 23

(六)膏方 24

八、中医体质学说 25

(一)平和质调体保健方案 26

(二)气虚质调体保健方案 26

(三)阳虚质调体保健方案 27

(四)阴虚质调体保健方案 29

(五)血瘀质调体保健方案 30

(六)痰湿质调体保健方案 31

(七)湿热质调体保健方案 32

(八)气郁质调体保健方案 33

(九)特禀质调体保健方案 34

第2部分 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 36

一、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 36

(一)顺应自然 36

(二)阴阳平衡 37

二、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38

(一)起居有常 38

(二)食饮有节 38

(三)适度运动 39

(四)心态平和 40

三、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方法 40

(一)时令养生 40

(二)情志养生 49

(三)饮食养生 51

(四)运动养生 55

(五)经穴养生 77

(六)起居养生 81

(七)房事养生 85

(八)气功养生 90

第3部分 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保健 96

一、冠心病 96

二、高血压病 98

三、高脂血症 102

四、糖尿病 104

五、恶性肿瘤 107

六、慢性支气管炎 109

七、支气管哮喘 112

八、肺结核 115

九、肝炎 117

十、风湿性关节炎 121

十一、颈椎病 124

十二、骨质疏松 127

十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129

第4部分 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133

一、老年人的基本特点及中医养生保健 133

(一)如何划分“老年人” 133

(二)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是什么 134

(三)老年人防治疾病要注重整体调理 136

(四)为什么老年人行动迟缓 138

(五)为什么老年人中风的发病率高 140

(六)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141

(七)为什么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跌倒 143

(八)卧床老人要注意防压疮 145

(九)老年便秘不宜用泻药 147

(十)老年人的尿失禁、尿潴留问题 148

二、女性的基本特点及中医养生保健 150

(一)中医学对女性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150

(二)中医学对女性各个生理阶段的养生保健方法 151

(三)中医学对女性各个生理阶段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 158

(四)孕产妇常用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190

三、儿童的基本特点及中医养生保健 191

(一)儿童的年龄及分期 191

(二)胎儿期母亲要做好的几件事 193

(三)古代医家谈母乳喂养 195

(四)小儿吃出来的病——食积 196

(五)什么是小儿疳积 197

(六)儿童应防流行性腮腺炎 199

(七)预防近视应从儿童开始 201

(八)小儿咳嗽的合理施治 202

第5部分 中医药常识 205

一、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特点 205

(一)以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 205

(二)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殊方式——辨证论治 207

(三)中医临床治疗以天然药物为主 207

(四)中医药治病的方法灵活多样 208

二、找中医治病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209

(一)首重医师的医德 209

(二)了解医生的专业专长 211

(三)观察医生的医疗作风 211

(四)不轻信游医宣传,不迷信秘方神效 211

三、中药的一般知识 212

(一)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212

(二)中药的来源 212

(三)中药的命名 213

(四)中药的性能 213

(五)中药的一般运用 215

四、中药炮制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218

(一)炮制的目的 218

(二)常用的炮制方法 219

五、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222

(一)中药正确的煎煮方法 223

(二)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225

六、常用中药的鉴别 226

(一)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226

(二)白附片、白附子 227

(三)川贝母、浙贝母 227

(四)竹叶、淡竹叶 228

(五)大茴、莽草 229

(六)京大戟、红大戟 229

(七)白豆蔻、草豆蔻 230

(八)半边莲、半枝莲 231

七、家庭常备中成药 231

(一)家庭常用内科中成药 232

(二)家庭常用外科中成药 246

(三)家庭常用五官科中成药 252

(四)家庭常用妇科中成药 255

(五)家庭常用儿科中成药 258

第6部分 中医药应急知识 262

一、中医现场急救 262

(一)危重伤员的急救 262

(二)创伤的中医急救 268

(三)烧烫伤的中医急救 273

(四)中暑的处理 274

(五)被蛇咬伤的紧急处理 275

(六)痉挛的急救 276

(七)虚脱的急救 277

二、中医药防治自然灾害后常见病方案 277

(一)烂裆 277

(二)湿疮 278

(三)腹泻 280

(四)感冒 282

第7部分 附篇 285

一、中医药政策法规 285

(一)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方针政策 285

(二)有关中医药的法律法规 287

(三)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88

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 297

(一)从科学含义及东西方文化比较认识中医的科学性 297

(二)理解中医本质需把握中医的五种属性 302

三、中医药学发展简史 308

(一)人类早期的中医药文明 309

(二)先秦与秦汉时期 310

(三)魏晋隋唐时期 316

(四)宋金元时期 318

(五)明清时期 320

(六)近现代中医的发展 324

四、亚健康 324

五、民族医药 328

(一)藏医药 328

(二)蒙医药 329

(三)维吾尔医药 330

(四)傣医药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