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1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起源 2
第二节 蓝细菌与陆生生物的进化 5
第三节 生物的系统发生 11
参考文献 16
第二章 微生物基本类群概述 17
第一节 真细菌域 17
第二节 古生菌域 26
第三节 真核生物域——真核微生物 29
参考文献 31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菌种的富集分离 32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32
第二节 基础培养基的配制 35
第三节 有机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 39
第四节 真菌培养基 41
第五节 微生物物种生态学 42
第六节 微生物的富集分离 44
参考文献 48
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及其遗传调控 49
第一节 初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50
第二节 次生代谢途径的遗传调控 65
参考文献 77
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性变异 79
第一节 基因突变与生物所处具体环境无关 79
第二节 自发突变的突变率 81
第三节 自发突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88
第四节 基因的诱发突变 92
第五节 诱变剂的类型 99
参考文献 100
第六章 诱变剂及其使用 102
第一节 物理诱变剂及其诱变机制 103
第二节 实施诱变前要处理的若干共性问题 108
第三节 物理诱变剂的使用方法 111
第四节 化学诱变剂及诱变机制 113
第五节 DNA损伤的修复 120
第六节 化学诱变剂的使用方法 126
第七节 诱变剂的复合处理 130
第八节 诱变剂和剂量选择问题 131
参考文献 133
第七章 微生物诱变育种 135
第一节 微生物初生代谢产物的诱变育种 135
第二节 次生代谢产物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153
参考文献 165
第八章 噬菌体与生物控制 166
第一节 噬菌体及其生活周期 167
第二节 用作生物控制因子的噬菌体 181
第三节 噬菌体抗性菌株的筛选 186
参考文献 193
第九章 原核生物基因的横向转移 195
第一节 DNA转化作用 195
第二节 噬菌体转导作用 200
第三节 接合作用和质粒生物学 203
第四节 非常见有机化合物降解的生物学机制 213
第五节 接合作用在生物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221
参考文献 226
第十章 转座子与分子育种 228
第一节 转座子 229
第二节 两种转座作用机制 231
第三节 转座子质粒的构建 234
第四节 转座子质粒载体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36
第五节 离体转座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240
参考文献 248
第十一章 微生物杂交育种 250
第一节 微生物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过程 251
第二节 酵母菌的有性杂交育种 251
第三节 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与杂交育种 256
第四节 曲霉菌的杂交育种 264
第五节 抗生素产生菌的杂交育种 268
参考文献 272
第十二章 原生质体融合与杂交育种 274
第一节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发明 275
第二节 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因子 276
第三节 原生质体融合与基因组重组概述 277
第四节 原生质体融合和遗传重组最佳条件的确定 300
第五节 微生物育种的最终方案 306
参考文献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