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中华诗词》编辑部 1
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中华诗词学会 4
诗词格律的四大美人&李汝伦 13
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杨叔子 23
忧患、悲悯及沧桑感——论新诗不可丢了自家的金饭碗&公刘 28
论生新&周笃文 31
美与刺&刘征 36
简论近体诗格律的正与变&霍松林 39
深化改革 与时俱进——2003年9月13日在中华诗词学会浏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孙轶青 61
反常得趣——诗词审美小札&石理俊 74
适应新的时代 推进诗韵改革——《中华新韵(十四韵)》产生的前前后后&赵京战 78
意象示现&张其俊 83
诗的用典与注释——《贺敬之诗书二集》序&贺敬之 88
试析律诗的起承转合叙述手法&翁银陶 91
在悖理中达情&韩成武 95
臧克家大师与中华诗词文化复兴&杨金亭 98
中华诗词需要科学批评&《中华诗词》编辑部 113
诗词创作精品意识浅谈&星汉 115
诗词创作的“金字塔”原理&杨逸明 118
谈诗的意境&蔡厚示 126
当代诗词能够反映现代生活和现代意识&雍文华 131
叶嘉莹的诗词道路&尽心 136
弘扬传统,大力推进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陶文鹏 141
诗性写作的几点思考&袁忠岳 148
求真论&丁芒 151
突破线性序列的言语策略&林星煌 156
哲理诗的艺术特征&陈中寅 160
诗教,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梁东 164
“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丁国成 169
论诗中意象的引发性&李文庆 180
诗国&袁行霈 185
略论中国咏物诗的写法类型&张涤云 188
化美为媚&张鹄 195
给诗词插上翅膀&刘征 197
旧体诗与新文言&杨金亭 198
从竹枝词谈到诗体创新问题&郑伯农 200
声韵改革不容否定——驳一篇所谓的《宣言》&彤星 213
以血肉亲情唤醒自然&田子馥 218
诗法漫说&尹贤 222
好花看到半开时&李元洛 224
再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马凯 231
格律从意 境界至尊——破译近体诗格律的密码&毕振东 243
当前旧体诗情思的三种倾向&盛海耕 250
学诗,需要关注五“度”&任遂虎 257
谈谈《中华诗词》的“新诗之页”&刘章 262
词的审美特色和艺术手法&李建勋 264
浅谈诗美&杨光治 269
珍重诗缘&张福有 274
“自由曲现象”的启示&张四喜 276
漫谈聂绀弩旧体诗的艺术特色&寓真 281
创建有中国特色新诗体——《诗国》“南通诗会”主旨发言&顾浩 293
诗词语言张力初探&刘庆霖 297
“巴人”信口唱“阳春”——广西民歌手诗词创作初探&钟家佐 305
诗词之深入浅出&林峰 310
毛泽东诗论初探&兰书臣 312
诗词的文学性不应回避&蔡世平 320
咏物诗词的美感特征&溪翁 324
画意诗情入梦来——诗意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畅谈的伟大中国梦&李文朝 329
运用现实题材 彰显核心价值观&刘克万 331
此意竟萧条 行歌非隐沦——谈谈杜甫的人格精神&郑欣淼 333
海外风物入诗词&李树喜 343
马凯关于中华诗词的观点综述&易行 345
论空间感&周啸天 355
“错觉”入诗,妙趣横生&宁源声 358
通感效果,妙不可言&胡迎建 360
国士与巨人&李元洛 362
浅谈诗歌的气场&李增山 369
毛泽东诗词的当代价值与历史地位&李捷 374
作诗须有我&武正国 378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同志《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解读&高昌 380
半人半仙,亦庄亦谐——刘征诗词漫论&袁忠岳 384
选美与割爱&余光中(中国台湾) 393
附录:中华新韵(十四韵)&《中华诗词》编辑部 397
编后语&丁国成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