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血小板基础知识 3
第一章 血小板生成、调节、分布、寿命及转归 3
第二章 血小板的形态结构 12
第三章 血小板生化及血小板血型 27
第一节 血小板生化 27
第二节 血小板血型 41
第四章 血小板生理功能与活化 48
第一节 血小板生理功能 48
第二节 血小板信号传导与活化 67
第二篇 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异常相关疾病 77
第五章 血小板增多症 77
第一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77
一、发病概况 77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78
三、临床表现 80
四、实验室检查 8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81
六、治疗 83
七、预后 84
第二节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8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84
二、临床表现 86
三、实验室检查 8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86
五、治疗与预后 86
第六章 血小板减少 87
第一节 医源性血小板减少 87
一、大量输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87
二、低温麻醉所致血小板减少 87
三、电离辐射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87
四、体外循环所致血小板减少 88
五、假性血小板减少 88
六、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88
七、疫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89
第二节 生成障碍所致血小板减少 90
一、骨髓损伤 90
二、先天性缺陷 91
三、无效生成 104
第三节 分布异常所致血小板减少 104
一、脾功能亢进 104
二、骨髓纤维化 109
三、肝脏疾病 115
第四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115
一、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115
二、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23
三、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50
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动物实验研究 171
第五节 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174
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74
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187
三、妊娠合并ITP 194
四、DIC 198
第七章 血小板功能异常 208
第一节 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 208
一、血小板-血管壁互相作用缺陷(黏附异常) 210
二、血小板-血小板相互作用异常(聚集异常) 218
三、血小板分泌异常和血小板颗粒异常 225
四、血小板信号传导缺陷和分泌异常(原发性分泌缺陷) 234
五、血小板细胞骨架调节缺陷 245
六、黏性血小板综合征(sticky platelet syndrome,SPS) 247
第二节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 248
一、骨髓增殖性疾病 249
二、异常球蛋白血症 251
三、体外循环 252
四、尿毒症 253
五、肝脏疾病 261
六、药物相关 262
第三篇 实验诊断方法 271
第八章 血小板计数 271
一、镜下目视法 271
二、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 272
三、临床意义 272
第九章 血小板形态 275
一、瑞特染色下的血小板形态 275
二、位相显微镜下血小板形态 275
三、荧光显微镜下血小板形态 275
四、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形态 276
第十章 血小板抗体检测 278
一、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latelet associated Ig,PAIg) 279
二、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 283
三、同种抗血小板抗体 288
第十一章 血小板功能试验及凝血活性、代谢产物检测 297
一、血小板黏附试验(platelet adhesion test,PadT) 297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 299
三、血小板释放试验(platelet release test) 301
四、血小板功能仪(PFA-100) 306
第十二章 流式细胞术在血小板疾病中的应用 309
一、全血及洗涤血小板的流式检测 309
二、流式细胞术在血小板疾病中的应用 311
第四篇 治疗药物 319
第十三章 造血因子 319
一、血小板生成素 319
二、白介素-11 319
第十四章 免疫干预 321
一、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治疗原则 323
二、紧急治疗 323
三、成人ITP一线治疗 324
四、成人ITP二线治疗 326
五、其他免疫干预方法 330
六、ITP的疗效判断 341
第十五章 中医治疗 342
一、病因病机 342
二、治疗 344
第十六章 血小板输注 350
一、血小板制品获取 350
二、血小板输注适应证 351
三、血小板输注无效 352
第十七章 血浆置换术 354
一、机制及原理 354
二、置换液 355
三、适应证 355
四、不良反应 357
第十八章 血小板疾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359
一、血小板减少症 359
二、血小板增多症 361
参考文献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