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体育、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1
(一)体育的基本概念 2
(二)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5
1 体育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6
(1)增强体质,强国强种 6
(2)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6
(3)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 7
(4)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7
(5)为社会提供、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 7
2 体育的派生功能和作用 8
(1)体育的交流功能和作用 8
(2)体育的经济功能和作用 9
(3)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10
(4)体育的娱乐功能和作用 10
(5)体育的政治功能和作用 10
(三)中华体育精神 12
第二章 当代中国体育的基本理论 17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当代中国体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17
1 体育工作要体现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18
2 体育工作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9
3 体育工作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4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体育理论体系 25
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7
2 以人为本明确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28
3 在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9
4 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来评价体育工作 30
5 要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体育的权利 30
第三章 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32
1 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 32
2 坚持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34
3 坚持社会主义体育的公益性和举国体制 35
4 坚持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35
5 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发展战略 36
6 坚持改革开放,主动与国际体育发展趋势和国内社会改革相适应 37
第四章 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所处的基础社会条件 39
(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发展体育事业 3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体育的基本特征 43
(三)体育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44
(四)当代中国体育所取得的成就及发展基础 47
1 在各级政府中设立了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机构 47
2 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一系列体育法律法规 49
3 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 50
4 群众体育不断取得发展与进步 51
5 高水平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2
6 体育自身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体育产业不断发展 54
7 体育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55
8 体育科研、教育、新闻和出版得到了发展 57
第五章 正确认识和处理体育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59
(一)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59
(二)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63
(三)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69
第六章 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 74
(一)把握趋势、掌握规律、认识特点是搞好体育工作的前提 74
(二)当代体育运动发展已成明显分化趋势 76
(三)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84
1 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86
(1)系统化 87
(2)科学化 88
(3)商业化 89
2 竞技体育的规律与特点 90
(1)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91
(2)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与特点 96
(3)要特别重视大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98
(四)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100
1 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101
(1)大众化 103
(2)科学化 104
(3)产业化 105
2 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几个要点 106
(1)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 106
(2)贵在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07
(3)以活动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108
(4)有一定的体育设施器材保证 109
(5)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 109
(6)根据不同需要,积极培育群众体育市场 110
第七章 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 113
(一)社会主义的体育是全面发展的体育 113
(二)各类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115
(三)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主要方面 117
1 处理好体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他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 118
2 处理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120
3 处理好夏季体育项目与冬季体育项目协调发展的关系 122
4 处理好夏季体育项目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124
5 处理好奥运会与全运会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125
6 处理好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131
7 处理好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132
8 处理好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133
(四)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135
第八章 中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38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138
(二)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措施 141
1 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体育基础设施 141
2 利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宣传 142
3 不失时机地加大西部和农村体育的发展力度 143
4 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145
5 积极调整体育事业发展的内部结构 145
6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148
第九章 当代中国体育改革的若干基本理论 151
(一)关于当代中国体育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152
1 在体育改革中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的观点 154
2 体育改革是社会改革“随动系统”的观点 157
3 改革是动力、不是目的的观点 158
4 在体育改革中要有勇气面对挫折甚至失败的观点 161
5 在体育改革中要有勇气敢于坚持原有优势的观点 163
6 体育改革具有独特性的观点 165
7 在体育改革中要善于创新的观点 166
8 在体育改革中要善于捕捉时机的观点 168
9 市场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观点 169
(二)影响体育体制改革的三个主要因素 173
1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决定着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175
2 体育体制改革的渐进性和滞后性 177
第十章 体育适应市场经济与体育进入市场 181
(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 181
(二)体育进入市场 183
(三)“适应”与“进入”的关系 186
第十一章 体育社会化 188
(一)体育社会化的基本概念 188
(二)体育社会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190
(三)体育社会化的若干政策和措施 194
1 加强体育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培养人们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 194
2 依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体育组织网络 195
3 培养和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196
4 建立便民、利民和亲民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场所 197
5 用产业化的方式推动体育社会化,转变体育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198
6 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体育活动 199
7 坚持发挥政府推动体育社会化的主导作用 200
第十二章 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及现代体育的成因 202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 203
(二)成因之一: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需要体育 204
(三)成因之二:体育观念的变化,促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 206
(四)成因之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 209
(五)成因之四:人和人类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使体育成为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211
第十三章 体育产业化 214
(一)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化的基本概念 215
(二)体育产业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220
(三)推动体育产业化发展应采取的宏观政策与措施 223
1 为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育社会化条件 224
2 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 225
3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226
(四)清醒地认识体育产业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经济作用 231
第十四章 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36
(一)效益的基本概念 236
(二)体育社会效益的理论依据 238
(三)讲究经济效益是我国体育工作方式转变的一场革命 239
(四)体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240
第十五章 体育工作效益的评价 244
(一)体育工作效益评价的基本思想 244
(二)体育部门投资效益评价的可行性 245
(三)体育工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247
1 体育工作投入的指标体系 248
2 体育工作产出的指标体系 248
3 体育工作效益评价的方法 249
第十六章 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52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体育工作理念 253
(二)出色地做好体育本职工作 255
主要参考文献 259
结语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