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3
二、市井百态 11
蜗牛的触角和它的路 13
一次经历 13
酒友物语 14
老态 17
写于杨绛先生忌日 19
名人故里 19
可疑的包裹 20
女孩的跑姿 21
专注之“美” 21
李卓吾聚友论人性 22
晨起,夫妻对话 23
悟道,乐在其中矣! 31
三、心驰梦华 35
雾日惊梦 37
梦游“万种风情园” 47
活在历史与自然中的“梦人” 49
梦见多多 51
假日历险记(断章) 55
个人史(断章) 59
有关文学与写作的断想 65
梦里都在做学问 67
四、空谷足音 73
体验团队旅游研究关键词总括 75
理论,是关于实践的学问 83
两种学术路线 84
治学须先有个根本观点 84
学问须有个主儿,又须抛了这主儿 85
学问的根柢须不脱离社会 85
学问次第 86
什么叫“有学问”? 91
学贵有方;学贵有专;学贵有恒;学贵有疑 93
人能被谁俘虏? 96
与佛教远,与佛学过,与儒学亲 97
偶出入于佛老,终归心于儒学 100
筌蹄之执与放空心灵 106
墙有洞,则寇至;心无主,则虑多 109
胡兰成《禅是一枝花》嘉言集句 111
门里门外:国学的不同遭遇 112
天花板的晕轮效应 115
偶感 115
旅日偶悟 117
社会人生六境界 117
成功者与英雄 118
“人生无意义” 119
心静如湖水 119
天地之化 120
人与自然 120
静夜拾记 121
给欲望找个出口 123
汉字“凸”之奥妙 125
上课心得:景观与地方性 131
读书之法 134
李贽之“读书乐” 135
劝人勿读书 136
阅读的污染,污染的阅读 137
读书的盲、哑、聋 139
旧书情结及书缘、人缘 143
普世价值并非单指西方价值 147
教育过程中的权威 148
东方朔之《诫子书》 148
中国当下教育之失 149
黄梨洲看明代教育 150
教育的宗旨何在? 150
主体间性漫谈 151
学位论文开题时要回答的两个“问题” 154
“于今有学者乎?” 155
与人行止 156
路过,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156
师生之间 162
少年勿仿老年态,少年少年作少年 163
教人至难 165
其实我们只需要坐下来 165
漫话科研与创意 168
一个看似有点学术味道的梦 174
再辨“理论”与“学术” 179
有感于商榷文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88
“批评与反批评” 194
批评的辩证法 196
隔空辩解 197
《旅游学刊》“旅游研究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198
为“绿柚智识”庆生 199
答问:理论与实践 199
答问:关于“审美劳动” 202
答问:黑色旅游是愉悦吗? 206
五、识海钩沉 211
求知之舟 213
何谓常识? 215
《金刚经》与知识 219
培根的四假象 221
老子谈知识 221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之我解 224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之我解 226
知识絮语 228
诡谲的第二系统 238
六、哲园沉思 245
美诺与小奴隶 247
尼采的上帝其实只是睡了 247
尸体,活伴,牧羊人,羊与镰刀 248
哲人、丫鬟与教书匠 249
哲学知识不是创造的,是发现的 252
知识无不涉及本体论与认识论 253
东西方哲学的默契与隔阂 254
现象学与科学:两个公式 255
尼采的学问三境界 256
尼采的魅力 258
工具化生存 258
那个我 259
宗教的光明与晦暗 260
关于佛教的对话 261
语言的世界 262
“史记”小故事今绎 263
语言之殇 265
七、尾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