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六经辨治 1
一、太阳病 8
二、阳明病 24
三、少阳病 35
四、太阴病 43
五、少阴病 48
六、厥阴病 57
附:关于六经辨治的九分治法与方药 63
第二章 杂病证治 85
一、痉湿暍病 88
二、狐惑阴阳毒病(咽痛) 95
三、吐衄下血瘀血病(热入血室、蓄血) 98
四、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104
五、胸痹心痛病 109
六、惊悸奔豚气病 111
七、腹满寒疝宿食病(懊?、结胸、痞证、肠痈等) 115
八、呕吐哕下利病(胃反、霍乱) 128
九、痰饮病 138
十、水气病 143
十一、黄疸病 148
十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152
十三、其他(疟病、中风、历节、血痹等) 156
附:关于杂病证治的后世变化与扩展 162
第三章 瘥后调治 166
一、阴阳易差后劳复 167
二、百合病 169
三、虚劳病 172
附:关于热病临床的瘥后调治与护理 175
第四章 伤寒补遗 178
一、正伤寒(六经证治) 181
二、类伤寒(温病鉴别) 207
附:关于热病临床诊疗的进展与四分格局 221
附录 233
一、思考《伤寒论》成书的疾病背景 233
二、窥豹一斑识伤寒 240
三、循名责实考伤寒 247
四、杂病原本出伤寒 252
五、误解种种说伤寒 255
六、烈性传染病及其相关的中医临证 259
七、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再思考 265
八、从六经证治看三焦辨证 271
九、疫疹一得费推敲 275
十、终将伤寒统热病 279
十一、博观约取 取精用宏 284
十二、中医与西医 治人与治病 289
后记 295
参考文献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