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纺织技术历史回顾 1
二、织造技术的演进 1
三、织造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 2
四、纺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
第一章 络筒 5
第一节 络筒概述 5
一、络筒的目的 5
二、络筒的要求 5
三、络筒工艺流程 6
第二节 络筒基本原理 7
一、筒子的卷绕成形 7
二、筒子的卷绕密度 10
三、筒子的传动分析 11
四、纱圈的重叠和防叠 11
第三节 络筒张力 12
一、络筒时纱线张力的作用及要求 12
二、络筒张力的分析 13
三、影响络筒张力的因素 16
四、均匀络筒退绕张力的措施 18
五、国内外络筒机张力自动控制系统 20
第四节 清纱 21
一、清纱的目的 21
二、纱疵分类和清纱要求 21
三、清纱器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21
第五节 络筒接结 23
一、有结接头 23
二、无结接头 24
第六节 自动络筒机 25
一、质量保证体系 26
二、高速卷绕系统 27
三、智能化及电控监测系统 27
第七节 络筒工艺设计 28
一、络筒速度 28
二、导纱距离 30
三、张力装置 30
四、清纱装置 31
五、筒子卷绕密度 32
六、筒子绕纱长度 32
七、结头形式及打结要求 33
第八节 络筒操作技术与质量管理 33
一、普通槽筒式络筒机操作技术与质量管理 33
二、自动络筒机操作技术与质量管理 35
三、络筒疵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防止方法 37
第二章 捻线 39
第一节 花式线的种类和特点 39
一、细纱机生产的花色纱和花式纱 39
二、花式捻线机生产的花式线 41
三、绳绒机生产的花式线 47
第二节 普通捻线机 48
第三节 花式线的纺制 49
一、花式线原料的选择 49
二、双罗拉花式捻线机及其应用 50
三、三罗拉断丝线捻线机 53
四、双色花式捻线机 54
五、空心锭花式捻线机 55
第四节 倍捻机 56
一、倍捻机的加捻原理 56
二、倍捻机的种类 56
第五节 捻线的工艺、质量与操作管理 57
一、捻线工艺设计 57
二、捻线操作管理 59
三、捻线疵点及其形成原因 60
四、捻线疵点的注意事项 62
第三章 整经 63
第一节 整经方法和工艺流程 63
一、整经方式 63
二、整经机的工艺流程 64
第二节 筒子架 65
一、筒子架分类 66
二、常用典型筒子架 66
三、回转式筒子架 67
四、组合车式筒子架 68
五、横动式筒子架 69
第三节 整经张力 69
一、整经张力分析 69
二、均匀整经片纱张力的措施 72
三、张力装置 74
第四节 分批整经机 76
一、传动系统 76
二、启动系统 76
三、制动系统 77
四、断头自停装置 78
五、测长和满轴自停装置 80
六、经轴加压装置 81
第五节 新型分批整经机 81
一、新型分批整经机的特点 81
二、几种新型整经机简介 82
第六节 分条整经机 84
一、传动系统 85
二、分绞装置 85
三、卷绕成形装置 86
四、断头自停装置 88
五、测长及满绞自停装置 89
六、织轴再卷机构和上落轴机构 89
第七节 新型分条整经机 89
一、新型分条整经机的技术特点 89
二、新型分条整经机的传动 90
第八节 整经卷绕原理 92
一、分批整经卷绕原理 92
二、分条整经卷绕原理 94
三、整经卷绕密度 95
第九节 整经工艺设计 97
一、分批整经工艺设计 97
二、分条整经工艺设计 98
三、整经产量计算 100
四、整经质量控制 100
第四章 浆纱 102
第一节 浆纱概述 102
一、浆纱的目的 102
二、浆纱基本原理 102
三、对浆纱工序的要求 103
第二节 黏着剂 103
一、淀粉 104
二、纤维素衍生物 107
三、聚乙烯醇 108
四、丙烯酸类浆料 109
五、新型浆料 111
第三节 浆液的辅助材料——助剂 112
一、分解剂 112
二、柔软剂 112
三、浸透剂 113
四、抗静电剂 113
五、润滑剂 114
六、中和剂 114
七、防腐剂 114
八、吸湿剂 114
九、消泡剂 114
十、增重填充剂 115
十一、溶剂 115
十二、新型助剂 115
第四节 调浆 115
一、调浆配方的制订 115
二、浆液配方实例 117
三、浆液的调制 120
四、浆液的输送 121
第五节 浆液质量的检验与管理 122
一、浆液质量的检验 122
二、调浆质量控制与管理 124
第六节 浆纱设备 125
一、浆纱机的分类 125
二、典型浆纱机的工艺流程 126
三、浆纱机的主要机构 128
第七节 上浆工艺 137
一、上浆工艺配置 137
二、浆纱主要工艺参数实例 139
第八节 浆纱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139
一、上浆率的控制和检验 140
二、回潮率的控制和检验 144
三、伸长率的控制和检验 145
四、增强率、减伸率、增磨率、毛羽降低率、浸透率、被覆率和浆膜完整率的检验 146
第九节 浆纱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148
一、浆纱机产量 148
二、浆纱疵点形成原因及影响 149
三、新型浆纱技术 150
四、新型浆纱工艺 153
五、浆纱机的发展趋势 156
第五章 穿结经 158
第一节 综框、钢筘和经停片 158
一、综框 158
二、钢筘 160
三、经停片 161
第二节 穿经 162
一、手工穿经 163
二、半自动穿经 163
三、自动穿经 165
第三节 结经 166
一、自动结经机的使用方法 166
二、自动结经机的主要机构 167
第六章 纬纱准备 170
第一节 有梭织机用纬纱的准备 170
一、有梭织机用纬纱的形成 170
二、有梭织机用纬纱的准备工序 170
第二节 无梭织机用纬纱的准备 171
一、喷气引纬、喷水引纬对纬纱的要求 171
二、片梭引纬、剑杆引纬对纬纱的要求 171
第三节 纬纱给湿与定捻 171
一、纬纱给湿与定捻的目的和要求 171
二、纬纱定捻方法 172
第七章 开口 175
第一节 开口运动的目的和开口机构的分类 175
一、开口运动的目的 175
二、开口机构的分类 175
第二节 开口的基本理论 176
一、梭口的概念 176
二、开口方式 176
三、梭口清晰度 177
四、经纱的拉伸变形 178
五、开口工艺 179
第三节 简单开口机构 180
一、凸轮开口机构 181
二、连杆开口机构 183
第四节 多臂开口机构 184
一、消极式拉刀拉钩式多臂开口机构 185
二、积极式拉刀拉钩多臂开口机构 186
三、电子式多臂开口机构 188
第五节 提花开口机构 189
一、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 189
二、复动式提花开口机构 192
三、电子式提花开口机构 194
第八章 引纬 196
第一节 有梭引纬 196
一、梭子 196
二、有梭引纬工艺过程 196
三、有梭引纬机构及其工作原理 198
第二节 剑杆引纬 199
一、剑杆引纬工艺过程 199
二、引纬工艺参数 199
三、引纬方式的分类 201
四、典型的剑杆引纬机构及其工作原理 202
第三节 片梭引纬 203
一、片梭织机的引纬过程 204
二、片梭引纬工艺参数及调整 205
三、片梭结构及特点 205
四、片梭引纬的分类和特点 206
五、片梭引纬机构和工作原理 206
第四节 喷气引纬 208
一、喷气引纬工艺过程 208
二、喷气引纬的特点及分类 208
三、典型喷气引纬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09
四、喷气引纬工艺参数及调整 211
第五节 喷水引纬 213
一、喷水引纬工艺过程 213
二、喷水引纬的特点及分类 214
三、喷水引纬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15
四、喷水引纬工艺参数选择和调整 216
第九章 打纬 218
第一节 打纬机构概述 218
一、打纬机构的主要作用 218
二、打纬机构的工艺要求 218
三、打纬机构的分类 219
第二节 曲柄连杆打纬机构 219
一、四连杆打纬机构 219
二、六连杆打纬机构 222
第三节 凸轮式打纬机构 222
一、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222
二、圆筘片打纬机构 223
三、螺旋式打纬机构 223
第四节 打纬与织物的形成 224
一、打纬期间经纬纱的位移 224
二、织物形成过程和织物形成区 226
三、打纬区 227
四、打纬角 229
第十章 卷取 230
第一节 卷取机构概述 230
一、卷取机构的作用与要求 230
二、卷取机构的类型 230
第二节 间歇式卷取机构 231
一、卷取机构及工作原理 231
二、纬密计算与变换齿轮 232
第三节 连续式卷取机构 233
一、变换齿轮调节纬密的连续式卷取机构 233
二、无级变速器调节纬密的连续式卷取机构 235
第四节 电子式卷取装置 236
第五节 边撑 237
一、针刺式边撑 237
二、圆盘式边撑 238
三、全幅边撑 239
第十一章 送经 240
第一节 送经机构概述 240
一、送经机构的要求 240
二、送经机构的类型 240
第二节 机械式积极送经机构 241
一、内侧式积极送经机构 241
二、新型织机送经机构 246
第三节 电子送经装置 250
一、电子送经原理 250
二、送经机构 250
三、经纱张力感应装置 251
四、经纱送出装置 253
第四节 双轴制送经 254
一、高低式双轴送经 254
二、并列式双轴送经 255
第十二章 织机辅助装置 257
第一节 断纬自停装置 257
一、电气式断纬自停装置 257
二、机械式断纬自停装置 261
第二节 断经自停装置 262
一、电气式断经自停装置 262
二、机械式断经自停装置 263
第三节 多色供纬装置 264
一、剑杆织机的多色供纬 264
二、片梭织机的选纬 266
三、喷气织机的选纬 268
四、混纬 269
第四节 织机的传动 269
一、织机传动的类型 269
二、无梭织机的传动与启动、制动 270
三、有梭织机的传动与启动、制动 271
第十三章 织造参变数 273
第一节 织造参变数的分类和要求 273
一、织造参变数的分类 273
二、织造参变数的要求 273
第二节 经纱的上机张力 274
一、经纱上机张力与织造过程及织物质量的关系 274
二、上机张力的确定原则及控制 276
三、各类织物的上机张力配置及调整 277
第三节 经位置线 279
一、经位置线与织造过程及织物质量的关系 279
二、后梁高度的确定原则及控制 281
三、各类织物的后梁高度 282
第四节 开口时间(综平度) 283
一、开口时间与织造过程、织物质量的关系 284
二、开口时间的确定 286
第五节 引纬时间 288
一、有梭织机引纬时间 288
二、无梭织机引纬时间 289
第六节 织机各机构工作的配合 292
一、有梭织机各机构工作配合及实例 292
二、无梭织机工作配合及实例 294
第十四章 织造操作技术与质量控制 297
第一节 操作技术的基本知识 297
一、对织造操作技术的要求 297
二、织机各部按钮使用方法 297
三、信号灯显示 298
四、巡回操作 298
五、目光运用 299
六、机下打结 299
第二节 有梭织机的操作技术 300
一、有梭织机操作技术的基本特点 300
二、巡回操作 300
三、布面检查 301
四、经纱检查 301
五、机械检查 302
六、断经处理 302
七、断纬处理 303
第三节 无梭织机的操作技术 303
一、无梭织机操作技术的主要特点 303
二、各种无梭织机的操作技术 304
三、巡回操作 308
四、布面检查 308
五、经纱检查 309
六、机械检查 310
七、断经处理 310
八、断纬处理 310
第四节 织造质量指标与控制 311
一、织造质量指标 311
二、织造质量控制 312
第十五章 下机织物的整理 314
第一节 整理的要求和内容 314
一、整理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314
二、整理工作的内容 314
第二节 整理工艺及设备 314
一、验布 315
二、刷布 315
三、烘布 316
四、折布 316
五、分等 319
六、整理的产质量指标及计算 322
第三节 织疵分析 324
一、常见织疵种类 324
二、各类织机常见主要织疵 325
三、织疵成因分析 325
第四节 不同种类织物的加工要求 330
一、棉型织物的加工流程 330
二、毛织物加工流程 331
三、真丝织物加工流程 332
四、合纤长丝织物加工流程 332
五、苎麻织物加工流程 332
六、绢织物加工流程 332
七、特种织物加工流程 333
第十六章 机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34
第一节 机织技术的发展现状 334
一、新型织机的技术特点 334
二、新型织机的发展现状 336
第二节 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 337
一、剑杆织机 337
二、喷气织机 338
三、喷水织机 338
四、片梭织机 339
参考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