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3
抉择影响整个生命的历程 5
理念与抉择 5
理念的形成 7
经典改变理念 9
回到教育 10
第一讲 师道的根本问题:为什么做老师 12
一、面对自己 13
教师这个行业是大善业 13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14
幸福就在孩子成长的足迹中 15
二、面对国家 18
“欲栽大木柱长天” 18
国家就在我们的校园、班级 21
史上最难就业季 22
教出多少能贡献社会的人 23
钱学森:我的归宿在中国 25
三、面对学子 28
童年的教育影响人一辈子 28
教育的价值在于把孩子送到未来 29
回归到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30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32
四、师道,是理性,也是良知 38
第二讲 衡量教育优劣的标尺:培养什么样的人 39
一、幸福的三层楼 39
生存、生活、生命世界的关系 41
以生命的圆满作为幸福终点 42
二、帮孩子构建生命的世界 44
古代“一人多家”的培养方法 44
三个世界的现代教育分工 45
三、只要生存与不要生存的博弈 46
四、关注人的本身,培养真正的人 48
第三讲 何者为道 51
一、利他不仅是美德,更是人类理性的选择 51
把孩子带向利他,还是自私? 51
爱人敬人就是利他 52
利他是实现幸福的客观规律 53
二、自私的人为什么失败 54
自私的人,可怕,可怜 54
自私的人,思维模式错了 55
自私的人,成功是失败之母 57
三、利他与心理健康 58
利他令人快乐 58
利他成就种种美德 60
四、传道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先传道,后授业 61
五、师者何以传道 66
依靠经典,学道、行道、明道 66
教育者要率先受教育 68
第四讲 传道的次第:以孝为本 70
一、为什么以孝为本 70
孝是顺天性而教 71
最入孩子心的是孝道 73
二、教孝三步骤 74
教孝第一步,教会孩子感念亲恩 74
教孝第二步,教会孩子明理知孝 77
教孝第三步,教会孩子身体力行,学会帮助父母 78
三、扎住孝根 79
第五讲 知行立心 81
一、“教”和“育”,知和行 82
二、正知极大地影响人生效率 83
三、正知的教育要慎于始 86
幼儿园要先教什么 86
关于少年教育的四句话 87
教育设计要有远见 88
第六讲 建立正知的教育方法一:上所施,下所效 90
一、保护孩子的心 91
从保护眼睛和耳朵入手 91
教育是行为、语言和心念 93
河流一旦污染,则很难清 94
二、师德: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98
三、境教:环境是人格的魔法师 102
四、童蒙养正,正知是人的免疫力 107
五、亲师合作:家长也要有自己的功课 109
六、从源头做起 110
七、人生的得失,看一时,还是看一生? 111
第七讲 建立正知的教育方法二:顺善而教 113
一、深入孩子的心,帮孩子改正错误 113
抓住孩子的上进心,顺善而教 113
引导孩子自己去感知对错的标准 114
二、理性教育:顺其愿而教 116
当孩子自觉时,好习惯才算真正养成 117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要把握住教育的时机 119
三、简单因果句 120
“果”藏在“真善美”里 120
说理与立规矩的区别 122
第八讲 建立正知的教育方法三:浸泡式成长 124
一、诵读经典 124
“刮目相看”的典故 124
经典相伴,登高望远 125
行得越深,对经典的感受越不一样 127
吟诵读书法 129
二、一定要学历史 130
三、唱歌、讲故事和读书 132
四、预则立 134
第九讲 正行的教育方法 137
一、行了才行 137
行的过程形成人的综合能力 138
从知到行,知行合一 139
从小“不力行”,长大就“不行” 141
二、“养子使作善也” 142
亮亮的故事 142
“使作善”三个字的微妙大义 144
现实中的四个误区 146
学会正确的吃苦 148
三、好习惯的养成 149
养成好习惯的意义 149
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152
四、做好班务和家务,在做事中提升心性 155
五、习礼和作乐 159
第十讲 从行到知:长善 163
一、长善的三个益处 163
二、长善的四点注意 165
三、长善的四个方法 169
四、长善的两个内容:自立和利他 173
五、通过长善来救失 174
第十一讲 百学须先立志 178
一、何者为志 178
二、如何立志 180
积小善为大善 180
增广见闻 181
钱伟长:物理得五分,却成了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182
三、立志的六个错误 184
四、老师的责任 188
第十二讲 关于应试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几点看法 190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几点看法 190
二、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 193
附录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198
后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