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草地螟研究进展情况 1
第一节 草地螟的分布与为害情况 1
一、草地螟的分布为害 1
二、草地螟的生态学特性 4
第二节 草地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5
一、加强草地螟的预测预报 6
二、物理防治与人工防除相结合 6
三、化学防治 6
四、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手段 6
第三节 草地螟的天敌资源研究进展 7
一、草地螟寄生蝇的研究进展 8
二、伞裙追寄蝇的研究进展 10
三、草地螟寄生蜂的研究进展 15
四、草地螟阿格姬蜂的研究进展 15
第二章 草地螟的扩繁技术 25
第一节 草地螟的生物学特性 25
一、草地螟生活史 25
二、草地螟生活习性 25
三、草地螟的发生规律 26
第二节 草地螟繁殖技术 27
一、草地螟的采集 27
二、草地螟的室内饲养繁殖技术 28
三、草地螟室内饲养繁殖 30
四、饲养繁殖草地螟的注意事项 31
第三节 草地螟人工饲料配置 31
一、草地螟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31
二、人工饲料的基本营养成分 32
三、人工饲料的质量 33
四、人工饲料的配置与筛选 33
第三章 草地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与应用 47
第一节 草地螟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及寄生方式 47
一、草地螟寄生蝇的种类及寄生方式 48
二、草地螟寄生蜂的种类及寄生方式 52
第二节 草地螟寄生性天敌的生物学特性 55
一、草地螟优势寄生蝇—伞裙追寄蝇 55
二、草地螟优势寄生蜂—草地螟阿格姬蜂 67
第三节 草地螟寄生性天敌的扩繁技术 80
第四章 草地螟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滞育诱导和低温储存技术 86
第一节 天敌昆虫的滞育诱导研究概况 86
一、滞育的类型 87
二、滞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88
三、滞育昆虫的生理生化特点 89
四、天敌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89
第二节 昆虫的耐寒性研究 90
一、昆虫耐寒性的定义 90
二、影响耐寒性的因素 91
三、昆虫滞育与耐寒性关系 91
第三节 伞裙追寄蝇滞育特性及低温冷藏技术 92
一、伞裙追寄蝇的滞育特性 92
二、伞裙追寄蝇低温贮藏技术 97
三、伞裙追寄蝇的滞育调控方法 101
第四节 草地螟阿格姬蜂滞育诱导和滞育茧的冷藏 105
一、滞育状态下草地螟阿格姬蜂幼虫发育时间确定 106
二、温度和光周期对草地螟阿格姬蜂滞育的影响 106
三、草地螟阿格姬蜂感受滞育信号的敏感虫态 107
四、低温贮藏对草地螟阿格姬蜂羽化的影响 108
五、草地螟阿格姬蜂的滞育维持 109
六、草地螟阿格姬蜂的滞育与解除方法 110
第五章 草地螟寄生性天敌昆虫飞行能力的研究 114
第一节 伞裙追寄蝇的飞行能力研究 114
一、伞裙追寄蝇的飞行能力测定 115
二、伞裙追寄蝇的飞行能力与虫龄的关系 116
三、不同世代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的比较 118
四、转主寄主寄生后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的变化 118
五、温湿度对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的影响 119
第二节 草地螟阿格姬蜂的飞行能力研究 130
一、草地螟阿格姬蜂飞行能力与虫龄的关系 130
二、温度和湿度对草地螟阿格姬蜂飞行能力的影响 133
三、草地螟阿格姬蜂能源物质积累及其飞行能耗与动态 136
四、温、湿度对草地螟阿格姬蜂飞行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138
五、草地螟阿格姬蜂飞行能力与环境、能源物质的关系 141
第六章 伞裙追寄蝇的发生规律及复壮技术研究 145
第一节 伞裙追寄蝇的发生趋势及复壮技术国内外现状 145
研究现状 145
第二节 伞裙追寄蝇的退化规律 147
一、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方法 147
二、伞裙追寄蝇的发生规律测定 147
第三节 伞裙追寄蝇繁殖生活力的研究 148
一、繁殖对伞裙追寄蝇生活力和繁殖力的影响 148
二、1~9代伞裙追寄蝇生殖力和生活力指标测定 149
第四节 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152
一、不同营养条件下对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152
二、运动距离筛选对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154
三、伞裙追寄蝇对不同寄主的寄生效能 156
第五节 不同世代伞裙追寄蝇成虫生化物质测定 158
一、不同世代伞裙追寄蝇成虫含水量测定 158
二、不同世代伞裙追寄蝇成虫总脂肪含量测定 158
三、不同世代伞裙追寄蝇成虫甘油含量测定 158
四、不同世代伞裙追寄蝇成虫总糖含量测定 161
第七章 草地螟寄生性天敌昆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 164
第一节 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意义及重要性 164
一、草地螟寄生性天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165
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65
第二节 伞裙追寄蝇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166
一、伞裙追寄蝇种群来源 166
二、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166
三、ISSR引物的合成与筛选 166
四、PCR扩增反应体系 167
五、8个地区伞裙追寄蝇的ISSR-PCR扩增结果 167
六、伞裙追寄蝇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68
七、伞裙追寄蝇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分析 169
八、伞裙追寄蝇种群间的聚类分析 170
九、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170
十、伞裙追寄蝇遗传多样性的结果分析 170
第三节 草地螟阿格姬蜂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172
一、种群来源及测试方法 172
二、基因组DNA提取 174
三、ISSR引物的筛选 174
四、PCR扩增反应体系 175
五、7个地区草地螟阿格姬蜂PCR扩增结果 176
六、草地螟阿格姬蜂种群内遗传多样性 176
七、草地螟阿格姬蜂种群间遗传分化 177
八、草地螟阿格姬蜂种群间的聚类分析 178
九、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178
第八章 草地螟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 183
第一节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 183
一、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 183
二、昆虫性信息素的提取收集 184
三、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概述 185
第二节 草地螟性信息素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186
一、昆虫性信息素的收集提取方法 186
二、草地螟性信息素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188
第三节 草地螟性信息素粗提物及其活性测定 188
一、草地螟性信息素的粗提 188
二、草地螟性信息素的活性测定 189
三、草地螟性信息素的活性测定结果 190
第四节 人工合成草地螟雌蛾性信息素的初步筛选 191
一、方法 191
二、雄蛾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 192
三、田间试验 196
第五节 草地螟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的EAG反应 198
一、方法 198
二、草地螟雄蛾对雌娥性信息素的EAG反应 199
三、草地螟各性信息素组分的EAG反应 200
四、ABE最佳比例的剂量反应 202
第六节 草地螟性信息素合成与利用 202
一、草地螟性诱剂的合成 202
二、田间筛选与诱蛾活性试验 203
三、利用人工性信息素田间诱捕方法 204
四、草地螟性诱剂的应用前景 205
五、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206
第九章 草地螟病原微生物—白僵菌的研究与应用 208
第一节 白僵菌的研究概况 209
第二节 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210
一、白僵菌的形态特征 210
二、营养条件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210
三、白僵菌的遗传多样性 211
第三节 草地螟感病虫体特征及病原菌的鉴定 211
一、草地螟感病虫体的特征 211
二、草地螟病原菌的鉴定 211
三、草地螟球孢白僵菌的致病力 212
四、Bb-0801菌株对草地螟幼虫的致病过程分析 214
第四节 不同营养条件对草地螟球孢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216
一、不同碳源对各菌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216
二、不同氮源对各菌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218
三、不同碳氮比对各菌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221
四、不同微量元素对菌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223
第五节 白僵菌的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225
一、白僵菌总基因组DNA提取 225
二、I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226
第六节 球孢白僵菌对草地螟幼虫的毒力测试 230
一、方法 230
二、草地螟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症状 231
三、各菌株的致病力效果 231
四、菌株S3的毒力测定 233
第七节 白僵菌与印楝素复配对防治草地螟的增效作用 235
一、方法 235
二、白僵菌与印楝素配合的试验分析 237
三、植物源农药与白僵菌混合施用的优点评价 238
第十章 草地螟绿色控害技术体系的建立 242
第一节 草地螟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242
一、草地螟绿色控害体系建立的基础 242
二、草地螟绿色控害研究现状 243
三、草地螟绿色防控体系建立的总体实施策略 244
第二节 草地螟绿色防控体系的配套技术 245
一、白僵菌防治技术 246
二、寄生性天敌防治技术 246
三、性诱剂防治技术 246
四、虫菌互补防控技术 246
五、白僵菌+性诱剂防控技术 246
六、白僵菌与化学农药或植物源农药混用防控技术 246
第三节 草地螟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建立 247
一、草地螟害虫综合防治技术集成方案 247
二、草地螟害虫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247
三、建立草地螟虫源区和重灾区综合控制技术体系 252
四、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草地螟发生程度的预测 253
五、草地螟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 253
第十一章 草地螟生物防治技术专利 256
第一节 草地螟生物防治实用新型专利 256
一、一种草地螟扩繁装置 256
二、一种粘虫虫卵收集装置 258
三、寄生性昆虫的繁殖和收集装置 260
四、一种野外昆虫收集装置 263
第二节 草地螟生物防治发明专利 265
一、草地螟性诱剂的提取合成 265
二、一种调控草地螟阿格姬蜂滞育的方法 267
三、一种扩繁伞追裙寄蝇的方法 270
四、一种调控草地螟天敌——伞裙追寄蝇滞育的方法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