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作家与学者访谈 1
跨国文学与跨文化交流——澳大利亚小说家尼古拉斯·周思访谈录&张丽丽 1
重读《世界文学史》(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笔谈之三 8
宏观、博大、科学的文学史——读《世界文学史》第二卷下册&薛晓 8
世界文学史的建构——评《世界文学史》第四卷下册&韩玉 13
欧洲文学研究 18
《红与黑》男主角于连形象研究&胡晓昕 18
当代英国女性戏剧的政治化&陈静 22
雪莱的“希腊”:美的载体与自由的象征&何宏伟 26
追溯自我:对D·H·劳伦斯《羽蛇》的原型解读&王玮 30
解读《弗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的生态思想&张运恺 36
论《微暗的火》中的对位叙事&尹家兵 42
美洲文学研究 47
从《太阳照常升起》看杰克的自我建构&曹叔荣 47
论马斯特斯《匙河集》中的反城市化倾向&袁源 52
兼收并蓄——《超能陆战队》的美国文化因素&李向欣 孙学棋 59
安娜·卡斯蒂洛的小说《守护者》中的“混血”信仰意识&陈峣 62
民族抗争的颂歌与史诗——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兰斯顿·休斯政治诗歌再探&郭耀忠 68
亚非文学研究 72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围城》&戴波 耿晓华 72
论周敦颐文道合一的逻辑理路&张献第 78
库切笔下的动物形象&徐显静 82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87
原乡的印记与多重的对话——论《失去的金铃子》的时空建构&董福升 87
论欧阳昱《淘金地》的苦难意识&袁循 95
异域之美——邂逅《K—英国情人》男主人公的异国恋情&徐海华 104
雌雄同体:互文视域下的《魔旦》、《女勇士》、《蝴蝶君》&郭海霞 马岢原 107
比较文学研究 116
如何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第43首为例,并附拙译20首(英汉对照)&蒋坚霞 116
德国文化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兼评《冯至评传》&李羚瑞 130
从彼特拉克的劳拉到屈原的“香草美人”:两种情感体验的终极化境&贾晶 135
不同的女性,相同的命运——论莎士比亚悲剧《泰脱斯·安特洛格斯》&张卉 141
两种《梦里花落知多少》&孙彩云 145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外国文学 149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嘉莉妹妹&马礼霞 149
《建筑师》伦理解读:“十”字架上的苦难与救赎&王金黄 153
书生与强盗——解读《迷惘》中的伦理叙事&霍英 157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的《儿子与情人》&高永红 163
地方文学与世界文学 170
陶醉于诗歌的碧水青山——姚文静的诗歌艺术&程玉新 170
我也要开花&卢苇 175
残红褪尽的诗情和意象世界&彭双文 180
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184
外国文学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的对话问题——以艾略特《荒原》与《四个四重奏》为个案&邹建军 184
英语专业本科生文学研究能力培养个案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剧兴英语剧社为例&仇云龙 贾雨蒙 195
水文化:外国文学新视阈&李小驹 199
汉语十四行诗研究 205
自性自足的现代浪漫诗——读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黄惠 205
我们如何才可能诗意地栖居——论《江汉之雾》中的生态情怀&涂慧琴 210
大圆之美——论邹惟山十四行诗中的太极智慧&叶雨其 215
图书评论与学术动态 222
季羡林《沙恭达罗》译本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建树 222
主客相融,意为我见——解读乔治·布莱的批评意识&张方方 232
中国古典文献学家眼中的希拉里——重读张三夕著《20世纪的“最后性文本”》&曾大兴 238
美国非主流思想的多维度阐释——读《当代美国非主流文学思想调研》&王羽青 241
以诗证史——《冯至评传》&孙凤玲 246
关于“翻译诗学的空间意识”的对话&予祺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