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马传染性贫血的定义 2
第二节 马传染性贫血的认知史 2
第三节 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及危害 4
参考文献 5
第二章 病原学 7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8
第二节 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8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 9
一、EIAV的血凝性 9
二、EIAV的细胞嗜性 12
三、EIAV的理化特性 15
第四节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16
一、gag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18
二、pol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20
三、env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22
四、调节蛋白及其编码蛋白 25
五、EIAV的非编码区——LTR 27
第五节 EIAV基因组转录和复制 29
一、病毒侵入 30
二、反转录与整合 31
三、转录与翻译 31
四、包装与释放 33
第六节 EIAV的变异及抗原性 33
一、env基因的变异 34
二、rev基因的变异 38
三、LTR的变异 39
四、S2的变异 42
五、EIAV抗原性 44
第七节 宿主对EIAV的免疫控制 45
一、EIAV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45
二、EIAV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47
三、天然免疫限制因子 48
四、免疫逃避 53
第八节 EIAV的致病机制 54
参考文献 56
第三章 生态学和流行病学 61
第一节 EIAV自然史 62
一、传染源 62
二、传播途径 62
三、易感动物 63
四、流行规律和特点 64
第二节 世界EIA流行情况 65
一、世界EIA流行史(欧美) 65
二、世界EIA流行现状(欧美) 65
第三节 我国EIA流行情况 69
一、我国EIA流行史 69
二、我国EIA流行现状 71
参考文献 72
第四章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75
第一节 临床症状 76
一、一般症状 76
二、临床分型 77
第二节 病理变化 79
一、急性型 79
二、亚急性型 82
三、慢性型 84
参考文献 86
第五章 诊断 91
第一节 临床诊断 92
一、急性型 93
二、亚急性型 93
三、慢性型 94
四、隐性型 94
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 94
一、补体结合反应 95
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 96
三、血清中和试验 98
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99
五、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100
第三节 病原学诊断 100
一、病毒分离 101
二、免疫组化试验 102
三、聚合酶链反应 102
四、马体试验 103
第四节 鉴别诊断 104
参考文献 104
第六章 疫苗研究及应用 105
第一节 EIAV疫苗研究史 106
一、我国EIAV疫苗研究史 106
二、国外EIAV疫苗研究史 110
第二节 我国EIAV减毒活疫苗的研究及应用 112
一、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的制备 112
二、马传贫弱毒疫苗的应用 120
第三节 减毒活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124
一、EIAV强弱毒株基因组的差异分析对致弱和保护机制研究的提示意义 125
二、EIAV强弱毒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差异分析对免疫保护研究的提示意义 127
第四节 EIAV减毒活疫苗对其他慢病毒疫苗研究的启示 135
参考文献 138
第七章 我国EIA的防控、成就及经验 141
第一节 EIA防控的基本策略 142
一、加强管理 142
二、定期检疫 142
三、封锁与净化 143
第二节 我国EIA防控历史及现状 143
一、我国EIA防控历史 143
二、我国EIA防控现状 159
第三节 我国进行EIA防控取得的重要经验 163
一、加强领导,把EIA防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实、抓好,是搞好EIA防控工作的关键 163
二、依靠科技进步,科研同生产相结合是防控EIA的重要途径 165
三、大面积应用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对防控EIA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66
四、扑杀病畜,消灭传染源是有效防控EIA的重要措施 167
五、以产地检疫为主,加强传染源管理是有效防控EIA的重要手段 168
六、大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防控EIA的认识,是做好EIA防控的基础 168
七、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疫病防控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搞好EIA防控的保障 169
附录 171
附录一 马传染性贫血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操作方法 172
附录二 马传染性贫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 175
附录三 马传染性贫血鉴别诊断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