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家庭与童年 7
从山东到河北 7
家庭变故 10
逆境求学 12
第二章 师大与清华 18
师大岁月 18
难忘的清华 22
初显地质天赋 30
选择北平地质调查所 32
第三章 野外勘探的磨炼 36
大同煤田区域地质调查 36
东北地质队 全国有色金属勘查 38
山西五台山区域地质调查 42
429地质队 大冶铁矿普查勘探 44
304地质队 锦屏磷矿普查勘探 50
黑色金属处的短暂工作 52
第四章 在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 55
铁矿地质研究 55
编制储量规范 57
综合地质普查方法的研究 59
三年的干校生活 63
第五章 援外地质工作 66
援助巴基斯坦,推荐沉积相研究方法 67
援助苏丹,勘探出百万吨铬铁矿 68
再援苏丹,红海山区资源量评价 76
第六章 矿产资源合理勘查理论研究 79
“双控论”与“合理域” 79
参与起草《矿产资源法》 82
提出固体矿产资源合理勘查程序 83
第七章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及超(特)大型矿床研究 85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85
超(特)大型矿成矿背景研究 95
大型-特大型矿床地质预测研究 99
第八章 50载奋斗,硕果累累 102
国际交流 102
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112
著书立说 113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9
第九章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122
老(危)矿山深部找矿咨询项目 122
编制世界矿产资源图 127
70年奋斗 再获荣誉 135
耄耋之年 研究不止 137
结语 裴荣富学术成长因素分析 139
附录一 裴荣富年表 149
附录二 裴荣富主要论著目录 166
附录三 裴荣富对青年地质工作者的忠告 175
参考文献 178
后记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