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的学术空间 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列耀,颜敏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76412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国内外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交互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的学术空间;本书稿试图梳理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关系历史和互动方式,探究汉语传媒介入海外华文文学创作、评论和诗学建构的广度与深度,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以期引发海外华文文学界对传媒问题的重新思考和深入探究。

序言: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转型 1

第一章 境内文学期刊与“媒介”视角 1

第一节 文学现场:“选择性传播”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4

第三节 时代语境、受众需要与文学传播 6

第四节 媒介与文学:载体或结构性因素 9

第二章 境内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 12

第一节 “华文文学”传播的重要媒介 12

一 首起之功 12

二 传播优势:速度与流量 15

三 刊中有书:引导方向 16

第二节 “华文文学”的结构性因素 18

一 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的大众化 18

二 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的经典化 19

三 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的学科化 21

第三节 传播的基本阶段与主要趋势 25

一 窗口期(1979—1984年) 25

二 高峰期(1985—1988年) 30

三 转型期(1989—1993年) 36

四 整合期(1994—2002年) 42

第四节 期刊策略与“华文文学” 49

一 学术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华文文学》研究 50

二 纯文学视野下的“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研究 58

三 大众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台港文学选刊》 67

四《四海——世界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及其限度 76

五 征文评奖中的“中国意识” 84

第三章 作为“引桥”的《香港文学》 88

第一节 《香港文学》在“殖民地”语境中的崛起 88

一“殖民地”语境中的文化氛围 88

二 刘以鬯与《香港文学》的诞生 91

三《香港文学》的办刊宗旨 96

第二节 《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 98

一《香港文学》与香港作家 98

二“香港品牌”新动作 104

第三节 《香港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 109

一《香港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关注 109

二 凸显“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文学 112

三 推介北美华文文学“经典” 120

四 新动向:亦编亦谋“弱势”区域华文文学发展 126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副刊与1990年代马华文学 133

第一节 参与的政治:华文报纸与华人话语权 133

一“为承认而斗争”:华人社会与华文报纸 133

二 时间帷幕:《星洲日报》、《南洋商报》 135

三 文艺副刊:夹缝中的文化空间 139

第二节 马华报纸副刊与作家代际演变 141

一 副刊改版与秩序重构 141

二 文学专辑、专栏与“新生代” 144

三 文坛论争与副刊运作 147

第三节 马华报纸副刊与新生代写作 150

一 文艺副刊与新生代诗人 150

二 栖身于副刊的新生代小说 155

三 副刊“换帅”与新生代散文 159

四 副刊语境中的文学论争 164

第四节 “花踪”与新生代群体的崛起 168

一《星洲日报》与花踪文学奖 168

二“花踪”与新生代的成长 171

第五节 反思1990年代马华报纸与新生代文学的关系 175

一 依附或互动? 175

二 抵抗与妥协:艰辛与悲情的“文化表演” 180

三 互动之后的深层思考 182

第五章 《美华文学》与北美华文文学 184

第一节 从《美华文化人报》到《美华文学》 184

一《美华文学》的前身:《美华文化人报》 185

二《美华文化人报》的更名与《美华文学》的发展 186

三《美华文学》的网络化 189

第二节 《美华文学》的编者、作者和读者 193

一《美华文学》的编辑 193

二《美华文学》的作者 196

三《美华文学》的读者 198

第三节 《美华文学》的发展与贡献 200

一 小说、散文与诗歌:百花园中的三株奇葩 200

二 传记文学与评论:敢与奇葩争奇斗艳 207

三《美华文学》与北美华文文学的传播 213

四《美华文学》与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 215

第六章 北美华文网络与“华文文学” 218

第一节 近二十年北美新移民网络写作 218

一“借船出海”:在英文网络系统中发泄苦闷 218

二“造船环游”:在汉化视窗系统中回望故国 220

三“四海欢腾”:全球华文网络中的多元创作 221

第二节 代表性网络作家与作品 223

第三节 开放性写作与文学新变 229

一 新文体类别:诗歌对吟与小说接龙 230

二 新写作手法:对写、戏拟、续写、仿作 231

三 开放性文学文本结构 232

四 开放性文本与北美华文文学的新与变 233

第四节 跨媒体:网纸两栖写作 235

第七章 消费语境下的大众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以虹影为例 238

第一节 “媒眼”中的“宠儿” 238

一“墙外开花” 238

二“墙外开花墙里也香” 239

三 新的评论权威诞生 240

四 纸质媒体:书籍的包装与营销 241

五 影视媒体:文学作品与“梦工厂”的联姻 244

六 网络媒体:文学官司、文学事件的复制、强化、放送 247

第二节 “文眼”中的“弃儿” 250

一 畅销元素与模式化写作 251

二 眼球效应与想象力束缚 255

三 生产效应对文学立场的逼迫 259

第三节 “符号化”的虹影 262

一“个性”追求与偶像气质 262

二 符码化背后的创作危机 264

第四节 当下语境中的虹影现象及其启迪 266

第八章 传媒在海外华文文学场域的重新定位 269

一 从理论预想回到文学现场 269

二 研究范式更新的可能性 271

三 创作意义的清理与突围 274

结论 279

后记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