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现代图书编辑学的概念 1
二、现代图书编辑学的性质 3
三、图书编辑学涵盖的内容 8
四、图书编辑学研究的对象 9
五、研究图书编辑学的方法 11
第一章 我国图书编辑活动的历史回顾 15
第一节 古代图书编辑活动及其特点 15
第二节 近现代图书编辑活动 2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图书编辑事业 29
第二章 图书编辑工作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35
第一节 图书编辑工作的性质 35
第二节 图书编辑工作的功能 41
第三节 图书编辑工作的规律 46
第三章 图书编辑工作的客体 51
第一节 出版物的特殊性 51
第二节 图书的性质和社会功能 55
第三节 图书的组成和分类 63
第四节 图书形成过程的规律 76
第四章 图书编辑工作的主体 81
第一节 现代图书编辑人员的构成 81
第二节 几种图书编辑的名称含义和作用 84
第三节 编辑的职责 87
第四节 编辑人员的素质 97
第五章 图书编辑工作的几项基本制度 118
第一节 选题策划、申报、审批制度 118
第二节 书稿审读加工制度 125
第三节 书稿校对制度 129
第四节 编辑的资质管理制度 133
第五节 图书评奖的制度 136
第六章 图书编辑的信息工作 164
第一节 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146
第二节 编辑工作的信息内容和收集 151
第三节 编辑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 159
第七章 图书选题策划 164
第一节 选题策划的重要意义 164
第二节 选题策划的基本原则 168
第三节 确定选题的标准 181
第四节 策划选题的策略和方法 188
第八章 编辑的组稿工作 202
第一节 图书的稿件来源 202
第二节 组稿的作用和原则 206
第三节 组稿的内容和程序 212
第九章 书稿的宙读和加工 220
第一节 书稿的审读与选择 220
第二节 书稿编辑加工的作用和原则 228
第三节 书稿编辑加工的内容 233
第四节 图表的编辑加工 242
第五节 书稿的技术性处理 249
第六节 发稿 253
第十章 图书装帧设计 257
第一节 装帧设计概述 257
第二节 图书装帧设计的内容与艺术 263
第十一章 编辑后期工作 281
第一节 校对工作 281
第二节 图书宣传工作 296
第三节 图书的重印与再版 309
附录 316
附录一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316
附录二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328
附录三 图书约稿合同(参考样式) 334
附录四 图书出版合同(参考样式) 336
附录五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340
附录六 图像复制用校对符号 345
参考文献 349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