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
1.1.1 研究问题 1
1.1.2 研究意义 3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4
1.2.1 研究内容 4
1.2.2 研究框架 6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7
1.3.1 研究方法 7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
第2章 文献综述 11
2.1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的理论基础 12
2.1.1 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 12
2.1.2 异质性贸易理论 14
2.1.3 异质性企业建模技术 17
2.1.4 异质性偏好效用函数 17
2.2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均衡区位的影响因素 18
2.2.1 运输规模经济、交通基础设施与均衡区位 19
2.2.2 贸易自由化、贸易成本与企业区位 20
2.2.3 消费者异质性偏好与企业区位选择 21
2.2.4 区域政策与企业区位选择 23
2.2.5 环境政策与企业区位选择 24
2.3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企业生产率及其分布 25
2.3.1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企业生产率 25
2.3.2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生产率分布 27
2.4 企业异质性空间选择对空间区位均衡的影响 28
2.5 异质性企业假设下的最优化问题 29
2.5.1 内生企业异质性假设下垄断竞争最优化 30
2.5.2 VES效应函数下的垄断竞争最优化 31
2.6 企业异质性空间选择的福利效应 31
第3章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的内在机理分析 33
3.1 企业同质性假设下企业空间选择的机理分析 34
3.1.1 同质性企业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 34
3.1.2 同质性企业空间选择的主要特征 38
3.2 企业异质性假设下企业空间选择的机理分析 42
3.2.1 企业异质性的定义与衡量 42
3.2.2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的一般理论 45
3.3 对比分析 51
3.4 本章小结 52
第4章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的环境污染效应研究 53
4.1 问题的提出 53
4.2 理论模型 57
4.2.1 基本假设 57
4.2.2 短期均衡 61
4.3 环境规制时的长期均衡 65
4.3.1 环境规制与“排挤效应” 66
4.3.2 环境规制与环境污染量 67
4.4 实证模型、数据和结果 69
4.4.1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69
4.4.2 实证结果 71
4.5 本章小结 73
第5章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的城镇化效应研究 75
5.1 问题的提出 75
5.2 理论模型 79
5.2.1 基本假设 79
5.2.2 一般均衡 81
5.3 数值模拟 85
5.3.1 异质性劳动力的工资 85
5.3.2 异质性劳动力的房租 89
5.3.3 城市空间结构的均衡状态 89
5.4 城市空间结构:反事实与对比分析 96
5.4.1 反事实分析:技术优势相同 96
5.4.2 反事实分析:无知识溢出 98
5.4.3 对比分析 100
5.5 本章小结 103
第6章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的城市生产率溢价效应研究 105
6.1 问题的提出 105
6.2 文献综述 107
6.3 大城市企业生产率溢价的理论基础:双城框架 111
6.3.1 基本框架:集聚效应、选择效应与分类效应 111
6.3.2 异质性企业生产率溢价的非对称性:竞争效应的作用 114
6.3.3 计量识别 115
6.4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115
6.4.1 数据处理及变量说明 116
6.4.2 TFP估算结果 119
6.5 大城市生产率溢价之谜的实证解读 121
6.5.1 城市内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基本情况 122
6.5.2 计量模型设定 124
6.5.3 回归结果 129
6.5.4 稳健性检验 134
6.6 本章小结 140
第7章 本书结论与启示 142
7.1 本书结论 142
7.1.1 引入企业异质性假设的空间经济学模型结论 142
7.1.2 环境规制下的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及环境污染效应结论 142
7.1.3 知识溢出情形下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城镇化效应结论 143
7.1.4 城市竞争情形下的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企业生产率溢价效应结论 143
7.2 政策启示 144
7.2.1 推行地区合作的环境治理政策 144
7.2.2 依靠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来推动城镇化 144
7.2.3 城市发展在避免过度集聚时应发挥城市集聚效应的作用 145
附录1 第4章公式推导 146
附录2 第6章附表 148
附录3 1998~2007年分行业中心和外围核密度估计图 152
参考文献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