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热研究探讨中医与西医的共性和特性 北医基金 2015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月华,李良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5913211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讨论人体寒热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异常的共性和特性,体现出中、西医理论等在人体功能变化和各阶段的病理变化之间可能的交融互促。全书共分十七章,大致6大部分,反映了近些年来寒热证的研究进展,中西医施治与中西药药理的异同点。

第一篇 寒证、热证研究概述 2

第一章 寒证、热证的临床观察及研究 2

第一节 寒证、热证的临床观察 2

一、热证的临床观察 2

二、寒证临床观察 5

第二节 热证的功能研究 7

一、实热证 7

二、虚热证研究 10

三、热证动物模型 11

第三节 寒证的功能研究 12

一、中枢功能抑制占优势 13

二、交感神经系统 13

三、副交感神经系统 13

四、5-羟色胺系统 14

五、内分泌系统 16

六、寒证动物模型 17

第四节 寒证、热证的病理变化 18

一、热证的病理变化 18

二、寒证的病理变化 19

第五节 寒证、热证的基因、系统生物学研究 21

一、虚寒证基因变化 21

二、动物实验 22

三、治疗后对基因影响 22

四、寒证、热证的相关生物网络研究 23

第二章 寒证、热证与西医疾病诊断 26

第一节 中医寒、热证型功能指标变化总观 26

一、中医热证、寒证功能变化 26

二、西医的应激反应 28

第二节 中医寒、热证型病理指标变化总观 30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辨证总观 32

一、中医辨证总观 33

二、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总观 34

第四节 西医病与中医辨证 35

第三章 寒、热的证候传变与功能背景 38

第一节 寒、热证的传变 38

一、临床观察 38

二、动物实验 39

三、免疫功能的变化 40

四、证候随疾病的发展而传变 40

第二节 证的脏腑传变研究 41

一、三焦证候 41

二、脏腑传变与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41

三、西医也有多器官同病的综合征(传变) 42

第三节 证的传变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关系 43

第四节 寒、热的功能背景及病理背景 44

一、阳热-交感型 44

二、阴寒-副交感型 45

三、调节寒、热证功能背景的意义 45

第五节 寒、热的本质及寒、热证研究的意义 46

一、寒热本质 46

二、寒、热证的研究的启发 47

第二篇 正常人中枢功能的共性概观 50

第四章 神经型、体质与功能状态 50

第一节 正常人体神经型的研究 50

一、世界神经型的分类 51

二、正常人类分型 52

第二节 正常人体的功能状态研究 52

一、体质的研究 53

二、体质的分类 53

三、植物神经平衡指数(Y值)的测量 54

四、动物群体的功能状态 54

第三节 内外环境变化对功能状态的影响 55

一、先天因素 55

二、年龄对人体的影响 55

三、外环境的影响 57

第四节 讨论 60

一、神经型-体质 60

二、功能状态 60

第五章 中枢功能状态与反应性 62

第一节 中枢的功能 62

一、神经元功能 62

二、神经的可塑性 63

三、中枢可塑性的改变影响功能状态 65

第二节 内外环境变化对功能反应性影响 66

一、不同年龄的功能反应性 66

二、外环境对功能状态的影响 67

第三节 功能反应性的实验研究 68

一、ACTH的刺激反应 68

二、胃黏膜出血 69

三、体温调节 69

四、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70

第四节 疾病状态下功能反应及中药调节 71

一、冷加压试验对肾阴虚、肾阳虚的影响 71

二、运动、卧立、冷加压对心气虚、心阴虚的影响 71

三、促甲状腺激素(TRH)刺激反应 72

四、中药对功能状态调节 72

第五节 功能状态的临床意义 73

一、正常人体功能状态调节 73

二、不同功能状态对疾病发展的影响 74

三、中药的调节功能状态的作用值得推广 74

第六章 中枢的自身平衡能力 76

第一节 高级中枢的功能平衡调节 76

一、皮质活动 76

二、边缘系统 77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自主神经的整合作用 79

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 79

二、下丘脑的神经通路 80

三、神经对免疫的调节 81

四、分子水平的调节 81

第三节 病态时自身调节平衡能力 82

一、自主神经之间的平衡调节 82

二、分子之间的平衡调节 84

三、代偿功能 85

四、内源性保护 85

第四节 讨论 87

一、正常人体的自身调节平衡能力 87

二、疾病状态下自衡力的调节 87

三、如何调动自衡力治病是治疗的新课题 88

第三篇 疾病发展中功能、病理、治疗的共性和特性 92

第七章 清除病因与调节功能状态 92

第一节 内、外因引起的疾病 92

一、怒伤肝 93

二、肝脾不和 93

三、抑郁症 94

四、焦虑 95

五、燥证 95

六、治疗 95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的关系 97

一、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97

二、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99

三、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00

第三节 功能状态对免疫功能和病原体清除的影响 101

一、阳热与交感状态 101

二、阴寒与副交感状态 102

第四节 中、西医治疗对免疫功能影响 102

一、西医治疗 103

二、中医治疗 104

第五节 讨论 107

一、情绪性外因的治疗 107

二、病原体外因的治疗 107

第八章 功能状态与发热 109

第一节 西医的发热机制 109

一、发热过程 109

二、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 111

三、发热途径 111

第二节 中医发热理论与真寒假热 112

一、中医对发热的论述 112

二、真寒假热证中医论述 112

第三节 实热证与真寒假热证的治疗 113

一、实热证 114

二、安宫牛黄丸的应用 114

三、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热证 114

第四节 真寒假热证临床观察 115

一、产后发热 115

二、白血病(气虚发热) 115

三、癌症发热(气虚,阳虚证发热) 116

四、手术后发热 116

五、功能性发热 116

六、长期用激素 117

第五节 真寒假热证的研究 117

一、临床虚证观察 118

二、虚证动物模型的神经递质研究 118

三、神经递质对发热的影响 118

第六节 寒凉和温热药对热证、真寒假热治疗 120

一、实热证治疗 120

二、真寒假热的治疗 121

第七节 真寒假热的机制探讨 122

第九章 水湿与炎症 125

第一节 正常人体水盐代谢与常见病 125

一、体液与内外环境的交换 126

二、水盐代谢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126

三、水肿 128

四、脱水 128

五、燥证 129

第二节 中医湿证的现代研究 129

一、中医理论 129

二、湿与炎症 130

三、微循环与水湿 130

四、湿证的寒化与热化 131

五、湿与血瘀 131

六、西医病中探讨中医湿证的诊断 132

第三节 功能状态与中医治疗方法及疗效 133

一、阳热-交感状态 133

二、阴寒-副交感状态 135

第四节 器官、局部炎症与祛湿 136

一、器官炎症的吸收 136

二、局部炎症与祛湿 137

第五节 五苓散类药物研究 139

一、单味药研究 139

二、五苓散方剂研究 140

第六节 水湿的治疗 140

一、西医治疗 140

二、中医治疗 141

第十章 血瘀证与血栓病 145

第一节 血液与循环的生理功能 145

一、神经对血液循环的调节 145

二、微循环 145

三、血液凝固机制,血栓形成 146

四、血小板 146

五、抗凝系统 146

第二节 中医血瘀证理论 147

一、血瘀证的寒、热 147

二、血瘀证的诊断 147

第三节 血瘀证现代研究 148

一、炎症与血瘀 148

二、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瘀 149

三、血液流变学与血瘀 150

四、微循环与血瘀 151

五、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153

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53

七、肝血流图研究 153

第四节 血瘀证的中西医治疗比较 154

一、热性血瘀证 154

二、寒凝血瘀 156

第五节 血瘀证治疗 157

一、西医对炎症和血栓的治疗 158

二、中医的治疗 158

第十一章 症瘕积聚与纤维化和硬化 162

第一节 西医对器官纤维化和硬化的论述 162

一、神经的影响 162

二、转化生长因子(TGF-β) 164

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164

四、肌成纤维细胞 164

五、细胞外基质(ECM) 164

六、器官纤维化的逆转 165

第二节 中医的现代研究 166

一、阳热-交感状态的影响 166

二、血瘀与纤维化 167

三、纤维化逆转研究 168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效果比较 170

一、肺脏的治疗 170

二、肝纤维化治疗 171

三、肾纤维化治疗 173

第四节 中西医药物治疗 174

一、西医治疗药物 174

二、中医抗纤维化的治疗 174

第五节 讨论 177

一、理论指导治法 177

二、器官纤维化、硬化与血瘀 177

三、活血化瘀药对纤维化、硬化的治疗 177

四、复方药的作用 178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 178

第十二章 包块与肿瘤 180

第一节 西医对肿瘤的研究 180

一、肿瘤的发生 180

二、肿瘤的结构 181

三、肿瘤细胞的周期活动 181

四、肿瘤与炎症 182

五、肿瘤与免疫 182

第二节 中医对肿瘤的论述 183

一、中医理论 183

二、中医对肿瘤的治疗 183

第三节 中医肿瘤的现代研究及活血化瘀法的争议 184

一、神经的影响 184

二、微环境与肿瘤 185

三、血瘀证与肿瘤 186

四、活血化瘀药对肿瘤的作用 187

第四节 西医对肿瘤的治疗 188

一、西医的治疗 188

二、常用抗肿瘤药物 189

第五节 中西医疗效比较 189

一、纯中药治疗 189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190

三、化疗加中药 191

四、手术结合中药及化疗 191

第六节 特殊病的中医治疗 192

一、硬皮病 192

二、瘢痕 193

三、红斑狼疮 193

四、白血病 194

五、白塞综合征 195

第七节 中医对癌症、难治病的治疗与讨论 196

一、中医对肿瘤的治疗 196

二、中药对肿瘤病的调节作用 197

三、其他难治病 197

第四篇 诊断——病证结合 202

第十三章 诊断——病证结合 202

第一节 中、西医诊断特点 202

一、中医辨证简介 203

二、西医的诊断 204

第二节 病、证的传变 205

一、病-证的纵向和横向传变 205

二、中、西医的脏腑传变 206

第三节 脏腑传变对肾的影响 207

一、肾病的诊断 207

二、慢性肾炎的研究 208

三、肾的神经调节 208

四、多种病是肾病发生的诱因 209

第四节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209

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渊源 210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 210

三、同病异治的临床应用 210

四、异病同治的药物选择 211

第五节 病证结合的诊断 212

一、病证结合诊断特点 212

二、辨证与辅助检查结合 213

第五篇 中西医治疗的特点 216

第十四章 中药复方特点 216

第一节 寒凉、温热药的早期研究 216

对中枢神经递质的调节 216

第二节 中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节 218

一、中枢神经递质的调节 218

二、周缘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220

三、免疫功能调节 221

第三节 中药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221

第四节 中药对基因的调节 222

一、神经系统 222

二、内分泌 223

三、免疫 223

四、凋亡 223

第五节 寒热药的其他功能及检测方法 224

一、寒热药对产热功能影响 224

二、温热药抑制解偶联蛋白(UCP)表达促进代谢 224

三、肝的基因表达 224

四、代谢组法测定 224

五、寒热药对寒热体质调整作用 225

第六节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与方证对应问题 225

一、中药组方特点 225

二、方证对应 225

三、西药与药性的关系 227

第七节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 228

一、复方药和单味药提取物 229

二、中枢兴奋物质和抑制物质的研究 229

三、血液内新物质 229

四、药物的吸收与功能状态的关系 229

五、药物成分与微量元素 230

第八节 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 230

一、早期的研究 230

二、复方的分析及研究 231

第九节 综合治疗 231

第十节 单体药物治疗 232

一、单体及单体复合物的研究 233

二、单体药物的给药方法 233

三、单体药应该注意的问题 234

第十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 235

一、药物作用 235

二、用药方法 236

三、以病用药 236

第十五章 中医的治疗方法 240

第一节 西医在疾病各过程的治疗概括 240

一、清除病因 240

二、炎症治疗 240

三、血栓治疗 240

四、器官纤维化治疗 241

五、肿瘤的治疗 241

第二节 中药治疗复方总观 242

第三节 清除病因 243

第四节 调节整体功能平衡 244

一、阳热-交感型 244

二、阴寒-副交感型 244

第五节 调节水盐代谢——水湿 245

一、调节水盐代谢 246

二、常用药物 246

第六节 血瘀证的治疗 246

第七节 调节消化功能——脾胃 248

第八节 纤维化、硬化与癌瘤 248

第九节 中西药结合问题 249

一、西药治疗的特点 249

二、中医治疗特点 250

第十六章 疾病的预防与功能状态 252

第一节 预防医学的发展 252

一、世界预防医学的总趋势 252

二、现代的预防医学 253

三、中医的预防医学 253

第二节 体质因素引起疾病的预防 255

一、中医体质理论 255

二、阳抗体质人易发病 256

三、阴虚质人易发病 256

四、阳虚质人易发病 257

第三节 年龄变化引起疾病的预防 258

一、青春期 258

二、月经前期 258

三、更年期 258

四、老年期 259

第四节 外环境变化引起疾病的预防 259

一、季节变化 259

二、情绪对人体的影响 261

第五节 养生学 262

一、顺应 262

二、养性(形神兼养)——修养道德、调摄精神 262

三、动静结合 262

四、培元 262

五、食养 262

六、药物养生 263

七、术养 263

第六节 中医术养的特点 263

一、针灸的治疗 263

二、推拿 264

三、气功 264

四、养生与康复结合 264

第七节 中药及中医的预防特色 265

一、正常人体养生 265

二、不同时期调节功能平衡预防疾病 265

第六篇 共性、特性概观 268

第十七章 中西医的共性和特性的简单概括 268

第一节 人体的整体观与局部研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268

一、古典的医学发展 268

二、解剖学的发展 269

三、双向发展的意义 270

第二节 宏观认识对医学发展的贡献 270

一、针灸的启示 270

二、机体反应与刺激性质的关系 271

三、人类群体的宏观类型——神经型 272

第三节 人体功能平衡 272

一、中西医对人体功能平衡的论述 272

二、中枢功能状态 273

三、中枢的功能状态的可变性 274

四、中枢的自身调节平衡能力 274

第四节 寒证、热证的功能背景与西医研究比较 275

一、热证的功能背景与急性应激反应 275

二、寒证功能背景与慢性应激反应 276

三、发热与功能状态 276

第五节 证的传变 277

一、证的纵向传变 277

二、交感神经系统在生理和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78

三、脏腑的传变 279

第六节 诊断 279

一、病、证结合的诊断 279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280

三、同病异治的临床应用 280

第七节 治法的共性和特性 281

一、清除病因 281

二、调节整体功能状态平衡 281

三、病理变化治疗的中医特点 282

四、调整脾胃功能 282

第八节 药物的共性和特性 283

一、药效的研究 283

二、中西医药物的特性 284

第九节 预防疾病的共性和特性 285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