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的发展史 1
第一讲 结构的历史 1
结构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2
结构在世界的发展历史 13
第二讲 结构的丰碑 31
中国古代的结构大师 32
世界土木工程古代标志性人物 36
近现代结构大师和大作 41
百年来工程结构大作举例 63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5
第三讲 结构与安全 75
强度 76
机动 80
失稳 84
第四讲 结构可靠性 91
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92
安全度和可靠度 96
结构的平衡、形状、刚度和强度 101
第五讲 结构的平衡 101
力的定律和力的平衡 102
力与变形—结构的本构关系—线性与非线性 106
第六讲 结构与形状 111
几何的力量 112
传力的路线 119
截面的受力 122
第七讲 结构的变形 125
结构的强度与刚度 126
力是按刚度分配的 127
弯矩分配法 128
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 129
框架和剪力墙或筒体的共同工作 131
连续梁的弯矩重分配 137
结构的能量、动力、延性和性能 141
第八讲 结构与能量 141
运动方程 142
能量原理和有限元法 144
动力方程—反应谱 147
第九讲 结构的延性 157
延性是结构抗震设计的核心问题 158
混凝土的开裂和劈裂 158
混凝土的约束和非约束 160
延性与耗能 165
轴压比—剪压比—剪跨比 167
性能设计和延性系数 168
结构的模型和概念设计 177
第十讲 结构与模型化 177
结构的单质点和多质点杆件模型 178
结构的杆系和三维模型 186
单独基础的计算模型 190
箱形基础与地基的共同工作 194
第十一讲 结构与设计 199
设计理念的回归 200
概念设计的条理化 203
设计的大局观——心中有数 206
概念设计要有切合实际而又创新的设计概念 210
等代结构计算法 214
结构的学习与创新 221
第十二讲 结构的感悟 221
路漫漫其修远兮 22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23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30
曾经沧海难为水 235
结构与建筑的不解之缘 247
创新的追求——下笔如有神 250
真善美 天地人 253
读后与后记 258
一本透视工程结构的好书 258
一本结构学通论的好书 262
深入浅出 获益匪浅 266
灯火阑珊处 270
一本与众不同的工程结构著作 274
后记 278
参考文献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