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旦论方法——认知与思维 3
1.概述 3
1.1 开场白 3
1.2 说旦道论——《旦论》 7
2.列数 19
2.1 任意的一列数 19
2.2 性 30
3.运算 36
3.1 并与分 37
3.2 倒列数抽出嵌入 38
3.3 数与列数 40
3.4 列数基本运算 42
3.5 列数关系 46
4.规范化 49
4.1 配对元素项 49
4.2 规范化 50
4.3 极限 极值 52
5.配对 55
5.1 配对基本运算 57
5.2 幂对数开方 61
5.3 混合运算 62
5.4 知尾与不知首尾列数的配对运算 63
6.方程 64
6.1 分解关系 64
6.2 解系 71
6.3 简单列数方程 74
6.4 简单列数不等式 80
7.函数 85
7.1 函数列数 85
7.2 列数函数 86
8.素数 92
8.1 整数列数 92
8.2 素数问题 97
9.主观运算 112
9.1 运算过程 112
9.2 主观与客观 119
9.3 优选 125
10.平面 129
10.1 列数图 129
10.2 点和线 134
10.3 周长与面积 137
第二部分 旦论思想——列数时空观 163
11.空间 163
11.1 空间粒 165
11.2 空间粒的表面积和体积 170
11.3 列数空间 173
12.时间 187
12.1 概述 187
12.2 空间截面 188
12.3 客观存在时间 190
12.4 时间计量 191
12.5 有效性 193
12.6 科学之源 195
12.7 人类科学 198
13.粒 202
13.1 基本态 202
13.2 附态 206
13.3 基本粒量恒定不变 基本粒的基本能量恒定不变 210
13.4 计量 212
13.5 粒无穷 213
14.融作用 216
14.1 概述 216
14.2 融作用条件 218
14.3 融作用过程 219
14.4 融作用现象 221
14.5 融作用影响粒的态 226
14.6 宇宙的诞生 228
14.7 空间中的融作用 229
14.8 融作用表现为行为 235
15.移 238
15.1 概述 238
15.2 分离的移 240
15.3 移的时间维向 243
15.4 受约束的移 248
15.5 速度 249
16.不能跨越时间 255
16.1 时间错觉 255
16.2 客观原因 256
16.3 前因后果 258
16.4 速度对时间的影响 262
16.5 回不到历史也去不了未来 264
17.人类 268
17.1 人类是空间精灵 268
17.2 主观能动态 271
17.3 人类时间维向 274
17.4 命门 275
17.5 民生 277
17.6 民生的形式 280
17.7 人的价值 285
17.8 群 288
17.9 群的附态现象 290
17.10 民生经济 293
17.11 民生信用 299
17.12 民生目标 303
17.13 财政与金融 306
17.14 民生风险 308
17.15 非物质民生 312
17.16 人类生命 314
17.17 人类制度 317
17.18 人的权利、义务 321
17.19 文明 323
17.20 主客观性 327
17.21 人类永恒 329
附录一:旦论方法应用示例 333
附录二:旦论曲词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