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岩溶水及其开发的环境地质效应》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兴,王少彬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36969445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在广泛总结了陕西渭北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所积累的水文、物探、地质工作成果,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矿井水文、煤田勘查、油气勘探、供水水文地质以及地热钻井成果、研究报告等基础上,对渭北碳酸盐岩地层岩溶发育程度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后,完成的一部比较完整的专业成果。

1 绪言 1

1.1 概述 1

1.2 位置及交通 1

1.3 经济与地理 3

1.3.1 自然地理 3

1.3.2 主要水系 5

1.3.3 地区经济及水文地质条件 11

1.4 岩溶水及以往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 12

1.4.1 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及分类 12

1.4.2 岩溶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13

1.4.3 岩溶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14

1.4.4 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14

1.5 地下水资源 15

1.5.1 渭北岩溶水分布区地下水资源 15

1.5.2 地下水可采资料量 16

2 区域地质 18

2.1 区域地层 19

2.1.1 前寒武系 19

2.1.2 下古生界 22

2.1.3 上古生界 45

2.1.4 中生界 46

2.1.5 新生界 49

2.2 区域构造 52

2.2.1 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53

2.2.2 渭北及其相邻地区构造特征 55

2.2.3 主要断裂构造 58

2.3 渭北岩溶水分布区主要构造形态 74

2.3.1 渭北地区构造划分 74

2.3.2 主要分区构造形态 74

2.3.3 渭北地区岩溶水系统 81

3 岩溶区地质 83

3.1 渭北碳酸盐岩岩石特征 83

3.1.1 石灰岩 83

3.1.2 白云岩 88

3.1.3 不同地史阶段中碳酸盐岩分布特征 92

3.2 岩溶发育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93

3.2.1 渭北地区寒武系及其划分对比 93

3.2.2 渭北地区奥陶系及其划分对比 98

3.3 渭北碳酸盐岩的沉积类型及旋回结构 105

3.3.1 碳酸盐岩的沉积背景 105

3.3.2 沉积类型及其特征 107

3.3.3 碳酸盐岩的岩相旋回结构 109

3.4 岩溶含隔水层段及其特征 113

3.4.1 碳酸盐岩上覆盖层含水性 113

3.4.2 碳酸盐岩含隔水层段的划分及富水性 114

3.5 岩溶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121

3.5.1 岩溶现象及溶蚀构造 121

3.5.2 构造控水特征 127

3.5.3 主要岩溶形态 131

3.5.4 岩溶发育的基本控制因素 137

3.5.5 岩溶发育史 138

4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149

4.1 渭北地区地下水类型及岩溶水系统 149

4.1.1 渭北地区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149

4.1.2 渭北地区岩溶水系统 150

4.1.3 渭北地区岩溶水系统基本特征 157

4.1.4 渭北岩溶地下水的形成与演化 159

4.2 千陇区地下水类型及岩溶水系统 160

4.2.1 边界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 160

4.2.2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60

4.2.3 水化学特征 165

4.2.4 岩溶水的同位素特征 166

4.2.5 岩溶大泉 168

4.2.6 岩溶水富水性分区 170

4.3 岐礼区地下水类型及岩溶水系统 172

4.3.1 边界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 172

4.3.2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74

4.3.3 水化学特征 178

4.3.4 岩溶水的同位素特征 182

4.3.5 岩溶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 188

4.3.6 岩溶大泉 192

4.3.7 岩溶水富水性分区 195

4.4 合耀区地下水类型及岩溶水系统 197

4.4.1 边界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 197

4.4.2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98

4.4.3 水化学特征 202

4.4.4 岩溶水的同位素特征 205

4.4.5 岩溶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 213

4.4.6 岩溶大泉 218

4.4.7 岩溶水富水性分区 219

4.5 韩城区地下水类型及岩溶水系统 221

4.5.1 边界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 221

4.5.2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23

4.5.3 水化学特征 226

4.5.4 岩溶水的同位素特征 230

4.5.5 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231

4.5.6 岩溶水富水性分区 235

5 岩溶地热水 239

5.1 以往地热地质工作及开发利用现状 239

5.1.1 以往地热地质、水文地质及物探工作 239

5.1.2 开发利用现状 241

5.2 渭北下古生界裂隙岩溶型热储特征 243

5.2.1 岩溶地热水分布区构造格架 243

5.2.2 岩溶地热水含水层结构 249

5.3 渭北下古生界裂隙岩溶型地热水特征 251

5.3.1 岩溶热储上覆浅表层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251

5.3.2 岩溶地热水发育特征 252

5.3.3 岩溶地热水动态分析 256

5.3.4 岩溶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260

5.3.5 岩溶地热水的水岩作用 264

5.4 渭北下古生界裂隙岩溶地热水年龄同位素特征 269

5.4.1 氚(3H)和碳(14C)、CFC同位素测年机理 270

5.4.2 渭北地区氚(3H)、碳(14C)同位素和氟氯烃(CFC)年龄特征 271

5.4.3 岩溶地热水同位素年龄的空间变化特征 271

5.4.4 岩溶地热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274

5.4.5 同位素表征的地热水储存环境特征 276

5.5 渭北裂隙岩溶地热水的形成与演化 276

5.5.1 岩溶地热水的形成 276

5.5.2 岩溶地热水分布与循环深度分析 277

5.6 岩溶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性质评价 279

5.6.1 理疗热矿水功能评价 279

5.6.2 岩溶地热水主要矿物质理疗作用分析 281

5.6.3 岩溶地热水腐蚀性评价 283

5.7 渭北裂隙岩溶型地热水资源量 284

5.7.1 地热地质条件 284

5.7.2 地热资源评价 287

5.7.3 热储参数 288

5.7.4 地热资源量 288

5.7.5 岩溶地热水资源量 290

6 水质及水资源条件 296

6.1 渭北岩溶水水质 296

6.1.1 岩溶水水质及其变化特征 296

6.1.2 水质评价 300

6.1.3 水质污染程度及开采预测 312

6.2 渭北岩溶水资源量 314

6.2.1 岩溶水资源量计算 314

6.2.2 主要参数的确定及依据 318

6.2.3 岩溶水资源量计算结果 319

6.3 渭北岩溶水资源评价 330

6.3.1 评价内容及评价原则 330

6.3.2 岩溶水资源综合评价 331

6.3.3 岩溶水资源分布及分区 333

6.3.4 岩溶水可采资源评述 338

7 环境地质条件 340

7.1 概述 340

7.1.1 地质环境分类与渭北地区主要地质灾害 340

7.1.2 渭北地区环境水文地质现状 342

7.2 渭北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 344

7.2.1 主要构造带与地震分布特征 344

7.2.2 地形变场特征 345

7.2.3 现今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性 347

7.2.4 垂直位移与区域构造稳定性 352

7.3 渭北地区活动构造带与地质灾害 354

7.3.1 基底及盖层构造特点 354

7.3.2 活动构造带与地质灾害 356

7.3.3 地质灾害与岩溶水关系 359

7.4 渭北岩溶水环境水文地质现状 360

7.4.1 大气降水、地表水污染现状及其污染途径 360

7.4.2 岩溶水的污染现状及污染途径 362

7.4.3 岩溶水污染物及污染因素 367

7.5 渭北未来可能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对策 368

7.5.1 环境与岩溶水的影响 368

7.5.2 地下热水开发对温度环境的影响 374

7.5.3 采矿业、采石场对岩溶水环境的影响 378

7.5.4 岩溶地下水的污染防治 379

7.6 渭北岩溶地下水回灌及其影响因素 380

7.6.1 超采与回灌 380

7.6.2 深层水流场及回灌作用 382

7.6.3 主要地区回灌试验及相关成果 384

8 结束语 397

8.1 主要认识 397

8.1.1 渭北地区岩溶含水层及其划分对比 397

8.1.2 渭北裂隙岩溶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条件 397

8.1.3 渭北可溶岩富水性空间变化规律 399

8.1.4 渭北岩溶水资源赋存与开发研究工作 399

8.1.5 渭北主要矿区矿坑水的再利用 399

8.1.6 渭北岩溶水资源平衡开采 400

8.2 几点建议和意见 400

8.2.1 渭北地区岩溶水研究程度有待提高 400

8.2.2 岩溶水与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统一规划 400

8.2.3 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同步进行 400

主要参考资料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