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卷》导论 1
一、区域性通史的定位与体例 1
二、通史编写的学术基础 2
三、区域性通史的几个学术问题 4
四、区域性通史与地方文化特质 7
《古代卷》综述 11
一、石家庄地区石器时代文化的肇兴 11
二、商民族祖先的发祥地 12
三、商周文明的华彩篇章 13
四、春秋战国时期独特的鲜虞、中山文化 15
五、秦汉时期恒山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成就 16
六、魏晋北朝时期常山郡的动荡与民族融合 18
七、隋唐五代时期恒赵诸州的兴衰 20
八、宋金元时期真定府一带的科学文化成就 22
九、明清时期真定府一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24
第一章 远古文化的曙光 27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 27
一、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27
二、旧石器时期的文化特征 29
第二节 新石器文化的发展 30
一、滹沱河中游新石器文化遗址 30
二、石家庄地区的新石器早期文化 31
三、仰韶文化在石家庄的分布 32
四、石家庄的龙山文化遗址 35
五、新石器时期石家庄地区的社会文化特征 37
第二章 先秦时期 40
第一节 石家庄地区的先商历史与商代的方国、部族 40
一、先商民族起源与“契都蕃” 40
二、藁城台西遗址与中商历史 42
三、石家庄境内商代的方国和部族 44
四、商代的社会生活 57
五、商代的经济 65
六、商代方国部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70
第二节 西周春秋时期石家庄一带的方国 72
一、西周昭王、穆王与房国 72
二、西周軧国、北戎、房国与方雷氏 73
三、春秋时期晋国与鲜虞族的对峙 75
第三节 商周春秋时期石家庄地区的文化 83
一、商周时期的思想观念与占卜文化 83
二、文化与艺术 84
三、医学成就 86
第四节 中山国的兴亡 87
一、春秋后期和战国初年的中山国 87
二、中山国鼎盛时期 89
三、中山国的都城 91
四、中山国的经济 96
五、中山国的社会生活 106
六、赵灭中山 113
第五节 先秦时期的著名人物 115
一、商之始祖契 115
二、晋国中兴名臣栾书 116
三、中山国中兴之君——中山武公 118
四、中山国政治家——李悝 118
五、灵寿侯乐羊 120
六、军事家乐毅 120
第三章 秦汉时期 124
第一节 秦朝的统一与秦代的郡县 124
一、秦王嬴政灭赵战争 124
二、六合一统,天下归秦 127
三、秦朝的恒山郡及其属县 128
四、秦朝维护统一的举措 131
五、平定百越与岭南移民 134
第二节 秦末农民起义与恒山郡周边的战争 135
一、秦始皇病逝经井陉西归 135
二、秦末河北的反秦斗争 137
第三节 西汉的统一与河北中部的郡国 138
一、秦灭亡后河北的割据 139
二、韩信灭赵背水之战 140
三、刘邦平定河北 142
四、西汉的政区 144
五、恒(常)山国 147
六、真定国 152
七、钜鹿郡和中山国所辖诸县 153
第四节 两汉之际的政治形势与战争 154
一、王莽篡汉与新朝的建立 154
二、新莽时期的常山郡和真定郡 155
三、新莽时期河北的农民起义 156
四、新莽覆灭与王郎赶刘秀 157
五、刘秀在鄗称帝 162
第五节 东汉的郡国与坞堡 164
一、真定国与常山郡 164
二、东汉后期的坞堡 166
三、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与常山郡的战乱 167
第六节 秦汉时期恒山郡一带的社会与经济 169
一、秦汉时期恒山郡的人口与民族 169
二、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73
三、秦汉时期恒山等郡的经济 175
第七节 秦汉时期常山真定一带的文化 184
一、教育 184
二、文学 185
三、金石碑刻 186
四、雕塑艺术 191
五、书法篆刻艺术 192
六、陶瓷艺术 193
七、玉器艺术 194
八、音乐 195
九、山岳文化 196
十、建筑文化 201
第八节 秦汉时期常山、真定的著名人物 209
一、南越王赵佗 209
二、真定赵氏美人 215
三、东汉光武皇后郭胜通 216
四、东汉开国元勋耿纯 218
五、蜀汉名将赵云 221
六、黑山军领袖张燕 224
第四章 魏晋北朝时期 226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政权更替与战争 226
一、曹魏时期的征战与政区 226
二、西晋时期的常山城和房子城 228
三、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战乱 230
第二节 北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政权与民族关系 239
一、北魏时期政治中心的变迁 239
二、东魏、北齐时期石家庄地区政区的调整 241
三、魏晋北朝时期常山等郡的民族融合 243
四、魏晋北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豪族大姓 245
第三节 北朝时期常山一带的经济 248
一、均田制的推行与农业生产的恢复 248
二、纺织业、畜牧业和商业 250
三、北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人口 254
四、安乐垒地位的不断提高 256
第四节 魏晋北朝时期常山一带的文化与科技 257
一、文学 257
二、经史之学 258
三、乐舞艺术 264
四、宗教 266
五、佛教艺术 272
六、墓葬 277
七、科学技术成就 280
第五节 魏晋北朝时期常山一带的著名人物 283
一、魏文帝皇后甄氏 283
二、佛教高僧释道安 285
三“良守”杜纂 287
四、数学家甄鸾 288
五、史学家魏收 289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 292
第一节 隋朝恒赵诸州的政治经济形势 292
一、改革行政建制,稳定地方统治 292
二、隋朝中后期恒赵诸州的政区 294
三、隋朝恒赵地区的人口 295
四、隋炀帝时期恒赵地区的徭役与战乱 297
五、隋末恒赵及周边地区农民起义 298
第二节 唐朝前期恒赵诸州的政治军事形势 299
一、大夏政权的兴亡 299
二、唐朝前期的征战 301
三、唐朝前期地方行政建置的确立 302
四、唐朝前期恒赵的人口 304
第三节 安史之乱与成德军的藩镇割据 305
一、安史之乱在河北 306
二、成德军的藩镇割据 311
三、成德军的动乱 321
第四节 五代时期镇赵诸州的纷乱 325
一、后梁、后唐时期河北中部的政治军事形势 325
二、后晋时期镇赵地区的动乱 333
三、契丹对恒赵诸州的掠夺 336
四、后周时期镇赵诸州的政治经济形势 341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恒赵诸州的经济 345
一、农业 345
二、水利建设成就 347
三、冶金业 347
四、纺织业 348
五、交通 350
六、酒业 352
七、商业贸易 354
第六节 隋唐五代时期恒赵诸州的文化 356
一、学术成就 356
二、碑碣石刻 361
三、文学艺术 384
四、恒赵诸州的宗教文化 393
五、建筑 409
第七节 隋唐五代时期恒赵诸州的著名人物 425
一、安济桥建设者李春 425
二、古文运动先驱李谔 426
三、唐代诤臣魏徵 427
四、文学家崔行功 431
五“模棱宰相”苏味道 431
六、唐代文学家李峤 433
七、书法家李阳冰 434
八、诗人李颀 434
九、散文名家、无神论者李华 435
十、大历诗人李嘉祐、李端 436
十一、赵郡三李——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 438
十二、诗豪刘禹锡 444
十三、散文家、哲学家李翱 446
十四、临济禅师义玄 447
十五、后唐末帝李从珂 448
十六、史学家贾纬 448
第六章 宋金时期 452
第一节 北宋时期真定府的政治与经济 452
一、河北西路的确立 452
二、欧阳修、沈括主政河北西路 457
三、北宋时期真定一带的人口 462
四、北宋时期真定一带的经济 465
五、北宋末年的抗金斗争 473
第二节 金代真定一带的政治与经济 476
一、金朝的政治经济大势 477
二、金朝真定一带的人口和民族 480
三、金朝真定地区的行政区划 483
四、金朝真定一带的经济 484
第三节 宋金时期真定地区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87
一、建筑艺术 487
二、冶金铸造技术 490
三、医学成就 491
四、文学 492
五、书院与教育 495
六、碑碣艺术 496
七、陶瓷艺术 499
八、绘画艺术 500
九、宗教文化 501
第四节 宋金时期真定一带的著名人物 504
一、勇武大将高怀德 504
二、北宋开国功臣曹彬 505
三、慈圣光献曹皇后 508
四、学者宋绶 509
五、真定高僧怀丙 509
六、北宋名臣范仲淹 510
七、北宋大臣贾昌朝 512
八、韩亿父子两代重臣 514
九、金朝文学家蔡松年、蔡珪 517
十、边塞诗人周昂 518
十一、文学评论家王若虚 518
十二、补土派医学大师李杲 519
第七章 蒙元与明朝时期 522
第一节 蒙元时期真定一带的政治格局 522
一、蒙古南下定鼎大都 522
二、真定路的建置 525
第二节 蒙元时期真定路的社会经济 528
一、发展农耕 528
二、开发农业,兴修水利 529
三、工商业的发展 533
第三节 明代真定府的政治军事 540
一、明初政治大变局 540
二、行政区划 542
三、真定府的卫所军屯 544
四、明末农民起义 549
第四节 明代真定府的经济 552
一、移民垦田开荒植树 552
二、水利资源的开发 560
三、农业的发展 563
四、真定工商业的发展 566
第五节 元明时期的科技文化 573
一、真定的元曲和壁画 573
二、数学、史学成就 576
三、兴盛的教育文化 577
四、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 581
第六节 元明时期真定府的著名人物 592
一、文功武治史天泽 592
二、科学家李冶 594
三、藁城董俊两代要臣 595
四、建筑家安玉 596
五、元曲名家白朴 596
六、教育家安熙 597
七、西域学者真定瞻思 597
八、元末起义军首领韩山童 598
九、元代清官苏天爵 598
十、明代廉史石珤 599
十一、东林名士赵南星 600
十二、爱国名士梁梦龙 602
第八章 清代前期 604
第一节 清前期真定府的政治、军事形势 604
一、清军入关,李自成真定惨败 604
二、清前期真定府的驻军 605
三、清代前期真定府的行政区划与城市 607
第二节 清前期真定府的经济 610
一、圈地运动对真定府的影响 610
二、土地、赋税制度的改革 615
三、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621
四、水利建设 626
五、商业贸易 631
六、手工业 633
第三节 人口和民众生活 634
一、真定府的民族与人口 634
二、民众生活 637
三、真定府的自然灾害 638
第四节 教育文化艺术 641
一、教育 642
二、艺术鉴赏与著述 648
三、民间艺术 649
四、石刻艺术 651
五、建筑 655
六、宗教文化 656
第五节 清前期真定府的著名人物 669
一、著名鉴赏收藏家梁清标 669
二、真定廉吏王原膴、王原直 670
三、一代清官魏双凤 671
四、获鹿名士魏壮、魏观 671
五、深泽学者王植父子 672
六、高邑循吏李渭父子 673
八、探花孙仪汤 674
九、武进士孙清元 674
十、平叛、禁烟名将郭继昌 675
十一、平叛战将武光琳 675
十二、井陉义士梁绿野 676
石家庄古代大事年表 680
《石家庄市通史·古代卷》后记 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