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礼树编;谭启玲,周卫军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9157866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本次修订仍包含12章,分别是: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土壤的基本性状,土壤肥力,土壤培肥与利用改良,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础理论,大量元素营养与肥料,中量元素营养与肥料,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复合(复混)肥料及其他新型肥料,配方施肥及施肥与环境。

第一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 1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 1

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1

二、土壤矿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4

三、土壤的颗粒组成 6

四、土壤质地及其利用改良 8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14

一、土壤有机质的特性 14

二、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21

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23

第三节 土壤生物与土壤酶 25

一、土壤生物 25

二、土壤酶 29

第四节 土壤胶体 32

一、土壤胶体的组成及结构 33

二、土壤胶体的性质 34

第五节 土壤溶液 36

一、土壤溶液的组成和提取 37

二、土壤溶液的特性 39

三、土壤溶液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作用 42

四、土壤溶液的动态平衡及其调节 43

复习思考题 45

主要参考文献 45

第二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46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 46

一、土壤形成因素 46

二、土壤形成过程 52

三、土壤剖面 56

第二节 土壤分类 56

一、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 56

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60

第三节 我国土壤资源分布概况 62

一、我国土壤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 62

二、我国土壤分布规律 65

三、我国部分土类的分布和主要性质 67

复习思考题 70

主要参考文献 70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状 71

第一节 土壤的孔隙性 71

一、土壤的相对密度和容重 71

二、土壤孔隙度与孔隙比 72

三、土壤孔隙类型 73

四、土壤松紧和孔隙状况与作物生长 74

第二节 土壤的结构性 75

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75

二、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76

三、土壤结构体的形成 77

四、土壤结构性评价和管理 77

第三节 土壤耕性 79

一、土壤物理机械性 79

二、土壤耕性 81

第四节 土壤酸碱性 83

一、土壤酸度 83

二、土壤碱度 85

三、土壤的缓冲性能 85

四、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87

第五节 土壤电性与离子交换 89

一、土壤电性 89

二、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交换性吸附 90

三、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非交换性吸附 93

四、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交换吸附 93

第六节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94

一、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94

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的关系 95

复习思考题 96

主要参考文献 97

第四章 土壤肥力 98

第一节 土壤养分 98

一、土壤氮素 98

二、土壤磷素 103

三、土壤钾素 106

四、土壤中的钙、镁、硫和微量元素 108

第二节 土壤水分 112

一、土壤水量 112

二、土壤水的能量状态 115

三、土壤水运动 118

第三节 土壤空气 122

一、土壤空气含量和组成 122

二、土壤通气性 123

第四节 土壤热量 124

一、土壤热量平衡 125

二、土壤热学性质 126

三、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127

四、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调节 128

第五节 土壤缓冲性 129

一、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和意义 129

二、土壤的化学缓冲性 130

三、土壤的物理缓冲性 131

四、土壤养分的缓冲性 132

五、土壤对污染的缓冲性 132

第六节 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 132

一、土壤保肥性 132

二、土壤供肥性 134

第七节 土壤肥力因素相互关系 135

一、土壤肥力与肥力因素 135

二、土壤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 136

三、土壤肥力因素协调及调节 137

复习思考题 138

主要参考文献 138

第五章 土壤培肥与利用改良 139

第一节 土壤资源的特点与数量 139

一、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139

二、我国土壤资源总面积 140

三、各土纲的土壤资源比例 140

四、不同地区的土壤资源 141

五、耕地土壤资源概况 141

第二节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问题 143

一、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 143

二、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144

第三节 土壤保护与合理利用 147

第四节 耕地土壤资源的培肥与改良利用 150

一、土壤培肥 150

二、土壤的改良利用 153

复习思考题 157

主要参考文献 157

第六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础理论 158

第一节 植物营养的内容与领域 158

一、植物营养的概念 158

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领域 158

三、植物营养学研究方法 159

第二节 植物的营养元素 160

一、植物的组成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 160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及来源 162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 163

第三节 植物对营养的吸收 164

一、养分离子向根表的迁移 164

二、植物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 164

三、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 167

四、植物对有机态养分的吸收 168

五、叶部对养分的吸收 168

六、养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69

第四节 植物对养分的运输与利用 169

一、养分的短距离运输 170

二、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170

三、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养分的转移 171

四、养分的再利用 172

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173

一、矿质营养学说与养分归还学说 173

二、最小养分律 173

三、施肥中的报酬递减现象 174

四、作物的阶段营养与施肥 175

复习思考题 176

主要参考文献 177

第七章 大量元素营养与肥料 178

第一节 氮素营养与氮肥 178

一、植物氮素营养 178

二、氮肥种类与性质 183

三、氮肥高效施用的原则 190

第二节 磷素营养与磷肥 193

一、植物磷素营养 193

二、磷肥的种类与性质及其有效施用 197

三、磷肥的施用原则 202

四、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技术途径 204

第三节 钾素营养与钾肥 205

一、植物钾素营养 205

二、钾肥种类与性质 208

三、钾肥的有效施用 210

四、缓解钾肥供应不足的途径 211

复习思考题 211

主要参考文献 212

第八章 中量元素营养与肥料 213

第一节 钙素营养与钙肥 213

一、植物的钙素营养 213

二、钙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15

第二节 镁素营养与镁肥 218

一、植物镁素营养 218

二、镁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19

第三节 硫素营养与硫肥 220

一、植物硫素营养 220

二、含硫肥料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222

复习思考题 224

主要参考文献 224

第九章 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 226

第一节 硼营养与硼肥 227

一、植物硼素营养 227

二、土壤中的硼 230

三、硼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31

第二节 铁营养与铁肥 233

一、植物铁素营养 233

二、土壤中的铁 235

三、铁肥及其合理施用 237

第三节 锌营养与锌肥 237

一、植物锌素营养 237

二、土壤中的锌 240

三、锌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41

第四节 铜营养与铜肥 242

一、植物铜素营养 242

二、土壤中的铜 244

三、铜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45

第五节 钼营养与钼肥 246

一、植物钼素营养 246

二、土壤中的钼 249

三、钼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50

第六节 锰营养与锰肥 251

一、植物锰素营养 251

二、土壤中的锰 253

三、锰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54

第七节 氯营养与含氯肥料 255

一、植物氯素营养 255

二、土壤中的氯 257

三、含氯化肥的施用 257

复习思考题 258

主要参考文献 258

第十章 复合(复混)肥料及其他新型肥料 259

第一节 复合(复混)肥料 259

一、复合(复混)肥料的概念、标志和特点 259

二、复合(复混)肥料的生产和质量指标 261

三、复合(复混)肥料的种类、性质和使用 262

第二节 叶面肥料 269

一、国内外叶面肥的发展概况 269

二、叶面施肥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270

三、叶面吸收养分的机理 271

四、影响叶面施肥的因素 272

第三节 微生物制剂 272

一、微生物制剂的性质及种类 273

二、微生物制剂的作用 275

三、我国微生物制剂的发展趋势 276

四、微生物制剂施用的注意事项 276

复习思考题 277

主要参考文献 277

第十一章 有机肥料 278

第一节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与化肥配合的效果 278

一、有机肥料的作用 278

二、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 280

第二节 有机肥料的类型 282

一、粪尿肥 282

二、堆沤肥 286

三、绿肥 288

四、饼肥 290

五、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 291

六、泥土肥 293

第三节 商品性有机肥料 294

一、商品性有机肥料的现状及前景 295

二、商品性有机肥料的类型 297

三、商品性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 297

复习思考题 298

主要参考文献 298

第十二章 配方施肥及施肥与环境 300

第一节 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300

一、配方施肥的意义 300

二、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301

第二节 配方施肥技术环节 307

一、野外调查 307

二、田间试验 308

三、土壤测试 308

四、配方设计 308

五、校正试验 308

六、配方加工 308

七、示范推广 308

八、宣传培训 310

九、效果评价 310

十、技术创新 310

十一、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设 311

第三节 施肥与环境污染 311

一、氮素污染 311

二、磷素污染 312

三、重金属污染 313

四、施肥与温室气体 314

复习思考题 315

主要参考文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