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1
序二 1
凡例 1
概述 1
第一章 自然概况 8
第一节 地貌特征 8
一、成陆过程 8
二、基本特征 8
三、地貌区划 9
第二节 自然资源 9
一、土地资源 9
二、生物资源 12
第三节 气候特征 16
一、日照 16
二、气温 18
三、降水 18
四、风 19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9
一、水灾 20
二、风灾 22
三、旱灾 23
四、雹灾 25
五、低温冻害 27
六、病虫灾害 29
第二章 农业区划与耕作制度 32
第一节 农业区划 32
第二节 耕作制度 33
第三章 种植业 34
第一节 粮棉油作物 34
一、麦子 34
二、水稻 37
三、玉米 42
四、油菜 43
五、棉花 44
六、大豆 45
七、蚕豆 46
第二节 蔬菜 49
一、区域布局 49
二、蔬菜种类 50
三、栽培方式 51
四、设施类型 51
五、露地蔬菜 52
六、蔬菜加工 53
七、品种选育 53
第三节 特种植物 54
一、花卉 54
二、食用菌 55
三、中药材 56
第四节 种子 57
一、品种演变 57
二、种子供应 60
三、种子管理 61
四、种子经营 62
第五节 土壤肥料 63
一、土壤养分及地力分级 63
二、肥料结构 65
三、肥料品种 66
四、施肥技术 68
五、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 69
第六节 农作物保护 72
一、预测预报 72
二、病虫防治 73
三、植物检疫 80
第四章 林果业 81
第一节 林木品种 81
一、品种资源 81
二、品种引进 81
第二节 林业生产 82
一、育苗 82
二、造林绿化 83
三、四旁植树 86
四、道路绿化 86
五、退耕还林 87
第三节 果树果园 89
一、果树 89
二、果园 89
第四节 林木管护 90
一、管护形式 90
二、古树名木拯救 90
三、林权证发放 91
四、省级生态公益林 92
第五节 资源调查 92
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92
二、湿地调查 94
第五章 蚕桑业 95
第一节 栽桑 97
一、桑树品种 97
二、栽培模式 98
三、桑园布局 98
四、病虫防治 99
第二节 养蚕 102
一、蚕品种 102
二、养蚕布局 107
三、家蚕饲养 108
四、蚕病防治及污染治理 108
五、蔟具和上蔟 110
六、新技术、新设备研究推广 111
第三节 蚕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 115
一、品种选育 115
二、三级原种繁育 116
三、一代杂交种生产 116
四、蚕种冷藏 116
五、蚕种繁育基础建设 117
六、蚕种质量管理 118
第四节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119
一、桑园套栽蔬菜 119
二、桑园围栏养鸡 120
三、桑枝条利用 120
四、桑叶利用 121
五、蚕蛹利用 121
第五节 蚕桑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 122
第六章 畜牧业 128
第一节 畜禽 130
一、家畜 130
二、家禽 135
三、特种养殖 141
第二节 良种繁育 144
一、主要品种 144
二、畜禽繁育 145
三、畜禽品种改良 147
四、主要繁育场 148
第三节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 150
一、防疫监督管理 150
二、兽药管理 154
三、饲料管理 155
第四节 疫病防治 156
一、主要疾病 157
二、疾病控制 157
第七章 海洋与渔业 165
第一节 海洋渔业 165
一、海洋捕捞 165
二、海水养殖 167
第二节 淡水养殖 168
第三节 特种水产养殖 170
一、河豚鱼 170
二、鳜鱼 171
三、翘嘴红鲌 171
四、南美白对虾 171
五、鲥鱼、刀鱼 172
第四节 渔业行政执法 173
一、机构与职能 173
二、海洋渔业安全“三化五覆盖” 173
三、海域管理 174
第八章 农村能源 179
第一节 沼气利用 179
一、农村沼气 179
二、户用沼气 180
三、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 180
四、农村沼气物业管理 180
第二节 太阳能利用 181
第九章 现代农业 182
第一节 设施农业 182
一、组织结构 182
二、工作机制 183
三、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调查 183
四、项目申报 184
五、领导视察 186
六、对外交流 187
七、技术支撑 188
八、典型示范 189
第二节 休闲观光农业 190
一、构建组织 190
二、宣传推介 191
三、节庆活动 192
四、考核激励 192
第三节 质量农业 193
一、“三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193
二、农业标准化生产 201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205
第四节 生态农业 208
一、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 208
二、生态农业县创建 209
三、生态县建设 209
四、农业污染源普查 210
第五节 法治农业 211
一、机构与职能 211
二、法制宣传教育 212
三、法治建设 214
四、行政许可 215
五、政务公开 216
六、执法监督 218
七、市场监管 219
八、典型案件 224
第六节 农业信息化 225
一、硬件设施 225
二、网站建设 226
三、信息化服务 228
四、信息化应用 231
第七节 农业新型业态 231
一、超市农业 231
二、农产品出口创汇 233
三、农业招商引资 234
四、苏台合作 235
第八节 特色农产品 237
一、海安麻虾酱 237
二、海安紫菜 237
三、海安香芋 238
四、海安桑蚕茧 238
五、海安桑蚕丝 239
六、海安鸡蛋 239
七、海安河豚 239
八、海安大米 240
九、海安脆梨 240
十、海安山羊 241
第十章 农业管理 242
第一节 管理职能 242
一、海安县农牧渔业局主要职责 242
二、海安县农业委员会主要职责 243
第二节 内设机构 245
一、海安县农牧渔业局内设机构 245
二、海安县农业委员会内设机构 247
第三节 直属单位 250
一、海安县农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办公室 250
二、海安县农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企业管理办公室 250
三、海安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251
四、海安县植保植检站 251
五、海安县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 252
六、海安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252
七、海安县种子管理站 252
八、海安县林果技术推广站 254
九、海安县农业科技教育指导站 254
十、海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255
十一、海安县农林牧科学研究所 255
十二、海安县农业干部学校 256
十二三、海安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256
十四、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257
十五、海安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257
十六、海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58
十七、海安县家畜改良站 259
十八、海安县农村能源服务站 259
第四节 场圃 260
一、海安县蚕种场 260
二、海安县种畜场 261
三、海安县鱼种场 261
四、海安县棉花原种场 262
第五节 服务体系 262
一、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265
二、畜牧兽医服务网络 270
三、蚕桑、水产、能源服务网络 275
第六节 经济实体 278
一、创办与管理 278
二、发展与改革 279
第七节 农业科技 281
一、农业科技培训 281
二、农业科普宣传 285
三、农业科技成果 289
第八节 专业人才 301
一、高级职称人员 301
二、技术拔尖人才 302
第九节 自身建设 304
一、党风廉政建设 304
二、接受人大、政协监督 310
三、开展工作目标任务考核 313
四、群团组织 314
第十一章 机构沿革 31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16
第二节 人事更迭 321
一、局(委)负责人更迭 321
二、局(委)中层干部更迭 325
第十二章 荣誉 333
第一节 先进集体 333
第二节 先进个人 341
大事记 346
1993年 346
1994年 347
1995年 349
1996年 350
1997年 350
1998年 352
1999年 352
2000年 355
2001年 356
2002年 357
2003年 358
2004年 360
2005年 362
2006年 364
2007年 366
2008年 368
2009年 370
2010年 381
文件选录 392
1、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农业局关于一九九三年中稻抛秧意见的通知(海政办〔1992〕67号) 392
2、中共海安县委海安县人民政府 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延长土地承包期的意见(海委发〔1997〕14号) 395
3、海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一九九八年多种经营“百项投入工程”的通知(海政发〔1998〕30号) 399
4、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农经委关于一九九九年多种经营百项投入工程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海政办发〔1999〕02号) 400
5、海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扩桑扩油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海政发〔2000〕60号) 403
6、海安县财政局、海安县农牧渔业局 关于做好2008年粮食直补工作的通知(海财农〔2008〕30号) 407
7、海安县农牧渔业局、海安县财政局 关于做好2008年国家水稻良种补贴工作的通知(海农〔2008〕106号、海财农〔2008〕39号) 408
8、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省商务厅关于同意设立苏台(海安)农业合作创业园的批复(苏农复〔2010〕9号) 409
编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