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参考资料 第20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戏剧家协会武汉分会编
  • 出 版 社:中国戏剧家协会武分会
  • 出版年份:1965
  • ISBN:
  • 页数:473 页
图书介绍:

高举毛泽东文艺思想伟大红旗 为革命现代戏迅速地全部地占领舞台而奋斗 《湖北日报》社论 1

欢呼小型革命现代戏的新成就&文艺报评论员 4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学习笔记&赵寻 14

革命现代戏以什么题材为主?——从戏剧革命同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的关系谈起&舒宇 22

农民喜爱小型革命现代戏&沈容 33

富于时代特色的小喜剧——从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下乡节目谈起&中国戏曲研究院评论组 38

小戏的革命战斗传统&张庚 郭汉城 51

小戏大有可为&赵寻 56

小型革命现代戏的巨澜&秦牧 61

无产阶级的硬骨头风格——话剧《英雄工兵》观后&管正之 67

战士豪情 时代颂歌——试评话剧《英雄工兵》&石乐 冰夫 72

光辉的工人阶级英雄形象——推荐好戏《电闪雷鸣》&赵寰 78

电闪雷鸣 光昭日月&梁信 84

赞《朝阳》&所云平 88

颂自力更生,歌“四个第一”——话剧《豹子湾战斗》观后&骆峰 93

在“和平”与“友谊”的背后——简评话剧《针锋相对》&黄芥田 98

艰苦奋斗 无往不胜——看话剧《永葆青春》&凯风 102

革命精神 青春常在——谈《永葆青春》的主题思想&学评 106

一出动人的小喜剧&冯康男 109

炽热的笑声——评话剧《春雨》&丁群 112

无限风光在险峰——看话剧《在险峰》&文勇 115

发人深思的二比零——评话剧《勇往直前》&萧玉 119

攀登共产主义思想的制高点——歌剧《欧阳海》观后&鲁文 123

进军的锣鼓——评歌剧《山村锣鼓》&陈龄斌 128

文化革命出闯将——浅谈歌剧《山村锣鼓》&南笙 132

把更多的小型革命现代戏送到农村去——介绍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队的演出 《人民日报》编者按 136

可爱的新人——看《烘房飘香》《打铜锣》《补锅》&余里 138

小、巧、新、深——看《扒瓜园》《斗书场》《游乡》&艺兵 140

色彩绚丽的艺术花朵——谈《彩虹》《一袋麦种》《三朵小红花》&蒋芷 142

革命前辈的召唤——《红松店》《枪之歌》观后&杨眉 144

新的思想 新的艺术——看《双教子》《借牛》和《送粮》&萧苗 146

下乡的好戏——看河南的三个小戏&凤子 148

两条弦子,八个回合——越调《斗书场》观后&杜埃 152

三出精彩的湖南花鼓小戏&舒天楚 155

传统表演技巧的继承和革新——从《游乡》《补锅》《借牛》谈起&景孤血 159

谈《借牛》的表演艺术&白云生 164

红心代代传——评楚剧《双教子》&吴岗 169

试谈《双教子》的艺术革新&江渊 173

两棵红松&林蓝 176

山不在高——谈歌剧《红松店》&贺青 179

英雄气节励人心——看《红松店》和《枪之歌》&郑伯农 182

岭南新花向艳阳——看《三朵小红花》《一袋麦种》《彩虹》&曾游 185

一场引人深思的“争夺战”——评彩调《三朵小红花》&一兵 189

赞《彩虹》&南丁 193

一场巧事寄深意——谈广东汉剧《一袋麦种》&一新 196

感人至深的一出小戏 评祁剧《送粮》&李耀先 199

传枪先要传思想——看河南省京剧团演出的《传枪》&余昂 202

人欢马叫 诗情洋溢——兼谈常香玉同志的表演艺术&秉箴 205

评《山乡风云》&陈残云 210

革命的粤剧艺术的新探索——评《山乡风云》的演出&秉箴 216

前进路上——京剧《豹子湾战斗》观后&凯风 224

京剧《豹子湾战斗》的特色&白桦 228

贫农下中农的颂歌——喜看汉剧《太阳出山》&冯康男 233

生动感人的贫农形象&夏雨 237

革命熔炉炼新人——喜看楚剧《海英》&李久安 241

新人新歌——看楚剧《海英》&挥健 244

光辉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评京剧《地下火焰》&阎金锷 248

谈豫剧《打牌坊》&张鹏 252

一团革命的火花——看湘剧《山花颂》&林阳 255

有特色的改编和演出——评京剧《带兵的人》&钱博 257

喜看京剧《苗山颂》&梁信 261

胜利在望的兴奋——向河霞致礼&萧获 264

淡墨画出《万山红》&贺青 268

英雄面前没困难——看豫剧《杏花营》后&蒲文 272

广东纺织厂工人座谈《永葆青春》 277

发扬老传统 精神变物质——武汉工人笔谈《永葆青春》 279

一出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好戏——武汉市郊区部分农民座谈汉剧《太阳出山》 282

不能忘记依靠贫下中农——汉剧《太阳出山》观后&汉桥区解放公社黄浦大队党支部书记邓德福 285

说新唱新 以新代旧 看歌剧《山村锣鼓》有感&汉桥区岱山公社岱山大队文化室委员邓桂云 287

连队指导员笔谈话剧《英雄工兵》 289

要敢于战胜困难——北京部队某部三连指导员&严登文 289

把思想工作做到家——北京部队某部坦克九连指导员&张厚模 290

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北京部队某部三连指导员&马青山 292

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北京部队某部炮兵四连指导员&蒋万灵 293

自力更生革命精神的颂歌——武汉部队部分同志座谈京剧《豹子湾战斗》 296

看《欧阳海》想欧阳海 学欧阳海&“欧阳海班”班长邱成宝 299

激、流、勇、进——访问参加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的剧作者们&《羊城晚报》记者 302

导演的甘苦——访问参加中南区观摩演出戏剧的导演们&《羊城晚报》记者 308

舞台设计的春天&榕立 313

舞台美术的“简”和“精”&东方晓 318

有继承,又有革新——访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的戏曲音乐&万方乐 322

主题的形成和体现——《英雄工兵》创作中的一点体会&万川 325

话剧《电闪雷鸣》的诞生&闵敏 335

歌颂工人阶级中“最可爱的人”&湖北省话剧团创作组 339

从《山乡风云》谈粤剧姓“粤”&谢芝兰、林榆 342

粤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探索——《山乡风云》导演的几点体会&林榆 356

从生活真实谈到艺术真实——豫剧《人欢马叫》的创作体会&许文 364

我是怎样写《借牛》的&刘高 370

吃透上下两头 搞好三者结合——写《双教子》的体会&孝感县创作组 374

现实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谈创作曲剧《游乡》的体会&赵淑忍 377

《扒瓜园》的诞生&陈洁 381

为农民创作革命的花鼓小戏&李果仁 385

新内容需要新形式——导演湖南花鼓戏《补锅》的体会&张建军 388

改造了思想 搞高了艺术——中南区来京汇报演出的部分演员座谈下乡体会&《人民日报》缪俊杰 王传伟整理 392

漫谈戏曲表演艺术的继承与革新——中南区戏剧会演观摩散记&阳友鹤 397

角色的诞生——扮演雷凯忠的体会&叶向云 402

认真演好配角——扮演吴大娘的零星体会&常香玉 406

演纯厚嫂 学纯厚嫂&陈伯华 414

一段不平易的路程&红线女 417

从扮演桂花所想到的&王玉珍 422

要带着阶级感情演戏&马金凤 425

实践的第一课——学演王凤来&姚璇秋 428

我演刘大伯&李罗克 432

我演丁勇&高盛麟 434

我演丁勇的体会&金景城 437

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色&沈云陔 440

从“下乡节目”谈起&闻道迟 443

十人一台戏&林蓝 446

轻武器的威力&丁成 449

小戏赞&吴岗 451

小戏三议&景孤血 周晓兰 453

虚实之间&林蓝 458

气质何处来&欣秋 461

仍然要有生活&黎少岑 463

有无之间——观摩学习札记&顾乐真 465

颂“闯将”&石冰 468

老演员敢拼 新演员敢闯&江渊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