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超越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的超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齐爱民,赵敏,齐强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3691065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法律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及保护宗旨,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并探讨了现有知识产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发源地利益保护的模式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建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知识产权理念及模式建构。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及传承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法律思路。

序言 1

引言:生存与毁灭 1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 4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4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6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概念之比较 13

一、民间文艺 13

二、传统知识 15

三、民间文化遗产 16

四、民俗 17

五、物质文化遗产 18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9

一、活态性 19

二、独特性 20

三、多元性 21

四、传承性 23

五、地域性 24

六、集体性 26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性质和构成要件 2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性质 28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件 29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宗旨 34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34

一、“共同财产”保护理念 35

二、国家主权保护理念 37

三、开放式保护理念 38

四、知识产权保护理念 40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宗旨 42

一、保存遗产 43

二、发展文化多样性 44

三、促进传统文化的回归 46

四、促进开发利用 48

五、确认发源地权利 49

第三章 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之合理性 52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之必要性 52

一、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53

二、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有利于发源地经济的发展 55

三、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57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之可行性 6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是信息 6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性 65

三、知识产权制度的开放性 67

第四章 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反思 69

第一节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69

一、国际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69

二、国家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75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83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83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探索 84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案例 86

第五章 现行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90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模式 91

一、著作权保护模式概述 91

二、著作权保护模式下的制度建构 92

三、著作权保护模式之得失评判 100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 102

一、商标权保护模式概述 102

二、商标权保护模式下的制度建构 103

三、商标权保护模式之得失评判 111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利权保护模式 113

一、专利保护模式概述 113

二、专利权保护模式下的制度构建 114

三、专利权保护模式的得失评判 128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 131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概述 131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下的制度建构 133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之得失 141

第六章 专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143

第一节 专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提出 143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45

一、真实性原则 145

二、整体性原则 147

三、可持续性原则 149

四、国家主权原则 152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上的权利制度 155

一、权利确认制度 156

二、权利主体 158

三、权利内容 161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使用 168

五、保护期限 169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 17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的设立及职能 170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的完善 172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模式 174

第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惯法保护 176

一、习惯法的制度支撑 176

二、习惯法的现实作用 178

第七章 知识产权合作框架下的利益分享机制 181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合作现状及其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181

一、我国知识产权合作现状 18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的必然性及现存问题 182

第二节 利益分享机制的概况 185

一、利益分享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185

二、知情同意原则 18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分享机制的必要性 187

第三节 实现利益分享的具体途径 189

一、合作开发方式 189

二、合资开发方式 190

三、投资发源地方式 191

四、联营方式 192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互换的方式 193

六、免费或低价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果方式 195

七、版税补偿方式 195

展望 198

参考文献 199

附录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5

附录二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16

附录三 生物多样性公约 222

附录四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41

附录五 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4号)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