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研究 3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麻黄汤简述 3
一、麻黄汤的来源 3
二、麻黄汤的组成及用法 4
第二节 麻黄汤的功效与主治 4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4
二、麻黄汤的功效与主治 30
第三节 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31
第四节 麻黄汤的衍生方 33
一、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34
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35
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伤寒论》) 37
四、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 38
五、麻黄附子甘草汤及麻黄附子汤 39
六、大青龙汤(《伤寒论》) 40
七、小青龙汤(《伤寒论》) 42
八、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 45
九、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46
十、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 47
十一、越婢汤(《金匮要略》) 48
十二、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49
十三、越婢加半夏汤(《金匮要略》) 50
十四、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 51
十五、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
十六、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
十七、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52
十八、续命汤(《金匮要略》) 53
十九、文蛤汤(《金匮要略》) 53
二十、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54
二十一、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金匮要略》) 54
二十二、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论》) 55
二十三、桂枝二麻黄一汤(《伤寒论》) 56
二十四、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论》) 57
二十五、葛根汤(《伤寒论》) 58
二十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 60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 64
中篇 临床研究 71
第一章 内科病证 71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 71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71
二、强直性脊柱炎 76
三、项背肌筋膜炎 77
四、急性风湿热 79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82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82
二、支气管哮喘 86
三、外感高热 90
四、肺炎 92
五、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期咳嗽 94
六、喉源性咳嗽 95
七、肺胀 98
八、中晚期肺癌咳嗽 101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 103
一、胸痹 103
二、缓慢型心律失常 105
三、高血压病 107
四、急性肺水肿 108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 111
一、急腹痛 111
二、顽固性呃逆 112
三、顽固性腹胀 113
四、乙型肝炎ALT升高 114
五、胃痛 118
六、便秘 120
七、慢性胆囊炎 123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 124
一、特发性水肿 124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 127
三、肾病综合征伴胸腔积液 130
四、小便不通 133
五、肾性水肿发生腹水 134
第六节 神经系统疾病 136
一、梅尼埃病 136
二、中风 137
三、颈性眩晕 141
四、脑外伤性眩晕 143
五、病毒性脑炎 145
六、煤气中毒 147
七、周围神经病变 148
八、多寐症 150
九、面神经麻痹 151
十、刚痉 153
十一、口渴症 154
第二章 外科病证 158
第一节 乳腺管闭塞 158
第二节 逆行射精 159
第三节 慢性前列腺炎 161
第三章 妇科病证 164
第一节 继发性闭经 164
第二节 继发性痛经 165
第三节 妊娠咳嗽 167
第四章 儿科病证 170
第一节 小儿遗尿 170
第二节 小儿病毒性肠炎 172
第三节 百日咳 173
第五章 男科病证 177
第一节 阳痿 177
第六章 皮肤科病证 179
第一节 无汗症 179
第二节 花粉症 180
第三节 皮肤瘙痒症 183
第四节 扁平疣 187
第五节 环形红斑 188
第六节 鸡眼 189
第七章 耳鼻喉科病证 192
第一节 突发性耳聋 192
第二节 分泌性中耳炎 194
第三节慢性咽炎 195
第八章 推拿科病证 198
第一节 落枕 198
第二节 颈椎病 199
第三节 肩关节周围炎 201
第九章 周围血管病证 205
第一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05
下篇 实验研究 211
第一章 麻黄汤制剂研究 211
一、实验部分 211
二、讨论 213
第二章 麻黄汤中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214
一、麻黄 214
二、桂枝 217
三、杏仁 218
四、甘草 220
第三章 麻黄汤全方药理研究 223
一、解热作用 223
二、发汗及促进腺体分泌作用 224
三、抗炎作用 225
四、抗病毒作用 226
五、镇咳作用 226
六、祛痰作用 226
七、扩张支气管及平喘作用 227
八、抗过敏作用 228
九、抗高血糖作用 228
十、免疫调节作用 229
十一、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 229
十二、抑制癌细胞转移作用 229
十三、抗低体温作用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