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编务·甘为人梯自得其乐 3
促销增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3
观念也是生产力 4
给子孙留下一片荫凉 5
都为调产加把柴 6
让“冷板凳”热起来 7
坚守阵地 8
路灯不亮不是小事 9
为什么会失盗 10
老张哭得有理 11
为他们痛心 12
从乞丐身上发现了什么 13
种啥不种啥谁说了算 15
证件打假 刻不容缓 17
呼家湾模式的实质 18
悲剧不能重演 20
苦心与爱心 21
人民调解制度好 22
综合新闻版告读者·田园风景独好 24
星期刊发刊词·与您共享美好生活 25
星期刊改版致读者·期望与您走得更近 26
星期刊再改版致读者·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27
《星期刊》第200期致读者·总有一种力量在感动着我们 28
二 述评·换个视角看吕梁 33
红枣产业—— 33
创作谈:为吕梁红枣产业鼓与呼 33
红枣能否红遍神州 35
用什么眼光看红枣战略 37
红枣业需要什么样的龙头老大 39
从“天骄”之梦说开去 41
天骄之“骄” 43
从“梦想”到“现实” 47
其他产业—— 48
吕梁煤姓甚名谁 48
旅游业应该热起来 50
旅游业如何热起来 52
土豆,一项潜力巨大的产业 54
三 专题·见证一座城市的成长 60
城市建设—— 60
决策是灵魂 60
规划举龙头 62
共建著华章 64
管理显风流 66
结构调整—— 68
一叶知秋 68
煤乡不能单姓煤 69
煤乡优势不能丢 71
非煤产业异军突起 73
文化建设—— 75
先进文化建设这一手不能软 75
构建载体 占领阵地 76
打造产业 培育精品 78
强化渗透 引导方向 80
率先发展—— 82
为孝义市率先发展加油 82
跻身三晋十强 打造全国百强 83
七年调产改变孝义命运 86
像发展城市那样发展农村 88
孝义是棵“金梧桐” 90
转型发展—— 92
构建和谐 看孝义如何破题 92
率先发展 93
生态立市 96
文化强市 99
吹响资源型城市转型集结号 102
四 专题·长达五年的追踪采访 107
吕梁的骄傲 107
宣传吕梁的名片 纪念抗战的大礼 109
抓住合拍机遇 吕梁借船出海 112
拍摄最好的抗战题材电视剧 113
献给纪念抗战的大礼打造宣传吕梁的名片 116
名导演走上吕梁山 120
用作品说话 122
五 人物通讯·走近人物心灵 127
博采众长 大胆创新 127
老厂长的忧虑 128
向贫困宣战 130
情有独钟 132
驾科技船闯市场海 134
与众不同的人 135
星星之火 138
创业,需要奋斗和奉献 144
穷“财神爷”巧当家 147
一人富不算富 149
我们翻身了 152
一次迟到的采访 154
另一种追求另一种价值 158
张为民:我把扶贫当事业 163
山庄窝铺擎旗人 166
六 工作通讯·记录时代变迁 173
基础设施—— 173
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173
心系吕梁第一路 175
笔墨难写英雄事 179
到吕梁第一路看树 183
大路交响曲 186
邮电新乐章 189
电力四重奏 192
扶贫攻坚—— 194
此山欢声笑语多 194
来自贫困山区的报告 196
扶贫攻坚的楷模 200
谁带农民闯市场 204
为啥扶 怎么扶 扶什么 207
企业发展—— 210
改制只是手段 发展才是目标 210
“羊羔”步入青草地 212
香飘“德义园” 214
如何在竞争中长盛不衰 216
为了大地的丰收 218
站在巨人肩上起舞 222
煤气工程—— 224
十六年“怀胎”“艰难分娩” 224
这是一项民心工程 226
质量就是生命 228
十七年好梦终成真 230
综合工作—— 234
吕梁财政喜与忧 234
农村党支部如何实践“三个代表” 236
走向市场的城市土地 242
新机制引领新农村建设 248
打造吕梁科学发展的助跑器 251
2012,温暖吕梁 259
七 消息·努力让“易碎品”永恒 271
革命前辈王森千里赠书寄深情 271
国务委员彭珮云在我区视察指导工作 272
拍卖“四荒”使用权 治山治水效益高 276
地委行署召开孝义现场会部署农村三项工作 278
吕梁96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要“换装” 281
吕梁:政府牵线银企“联姻” 282
履责任不炫富 严律己不挥霍 283
吕梁解决55万件群众诉求 284
八 小言论·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 287
《周末闲话》寄语读者 287
莫小瞧“九品官” 288
演好配角 289
再认识“窗户”与“苍蝇”的关系 290
入世之后我们面临什么 291
是谁在吕梁的窗口上抹黑 293
快乐与痛苦 294
老师要慎言 295
举手之劳缘何不“劳” 296
要“接访”还是要“截访” 298
九 评论·报纸有大小评论无大小 301
评论员文章—— 301
时代呼唤英雄 301
官僚主义贻害无穷 官僚主义非反不可 302
“谁不公开谁下台”感言 303
爱心撑起一片天 305
为什么非调不可 306
崇高的事业 神圣的使命 308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309
全力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 310
社论—— 314
要抓住机遇 不能坐失良机 314
要特事特办 不能四平八稳 317
辉煌的四十五岁 319
扶贫攻坚就是最大的政治 321
烈士精神永不灭后来诸君多努力 323
夯实基础 再上台阶 325
香港 我们相约同行 327
“四荒”地盛开改革花 329
明确目标 重点突破 落实责任 330
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 332
祖国万岁 335
掀开吕梁新的一页 336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339
“三大活动”要一抓到底 342
十 获奖作品·几朵浪花而已 347
勿忘艰苦奋斗 347
是天旱还是地旱 349
附梁衡点评“论”不惊人死不休 349
共产党人信什么 351
逞强太旧路 353
决战太行山 356
农金兵,向您致敬 359
红枣业需要什么样的龙头老大 362
打好“吕梁牌” 364
“打工经济”带富一方百姓 367
民营企业,为啥不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 368
群众动嘴 干部动腿 369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372
放下官媒架子 对接群众需求 传播吕梁声音 讲好吕梁故事 374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系列评论—— 377
要舍得投入 377
用足科技魔力 378
政策必须到位 379
再造刮金板 380
齐心协力保农业 381
维护稳定局面系列评论—— 382
充分发挥“神经末梢”作用 382
全力净化社会空气 383
关心群众生活改进工作作风系列评论—— 384
为人民服务是永恒的主题 384
大事乎小事乎 386
软环境建设系列评论—— 387
软环境要与硬环境同步发展 387
软环境也是生产力 388
损害发展环境者该严肃惩处 390
人人都是软环境 392
十一 散文随笔选录 394
难忘井冈山 394
不平凡的凡人 396
一生的财富 399
我们出彩报了 401
我们的报纸出电子版了 403
母亲 404
关于我那小山村的记忆 406
2010年7月21日,儿子大学毕业 408
领教“老美”讲政治 410
怀念一条小河 411
十二 业务论文选录 414
坚持“三贴近”创新舆论引导艺术 414
于细微处体现“三贴近” 419
别让“盼”记者变成“怕”记者 421
提升品位 避免误区 425
假记者探源 427
苦练“内功”久久为功 430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四点思考 435
电视新闻怎么做才能接地气 439
我心如昨(后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