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何祚榕 1
序二 彭漪涟 3
专家对“认识逻辑学”的评论 5
自序逻辑的跋涉 12
第一章 逻辑学与认识逻辑学 1
1.1什么是逻辑学 1
1.1.1逻辑学是一门科学 1
1.1.2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3
1.1.3逻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 7
1.2逻辑学的发展演变 7
1.2.1传统逻辑的形成 7
1.2.2数理逻辑方向 7
1.2.3认识逻辑(辩证逻辑)方向 9
1.2.4科学发现的逻辑方向 10
1.2.5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方向 11
1.2.6语言逻辑方向 12
1.2.7逻辑的发展轨迹:纯化与泛化 14
1.3国人教训 16
1.3.1西方逻辑学为何能持续发展 16
1.3.2名辩学衰落的原因 17
1.4逻辑在中国 19
1.4.1西方逻辑学的输入和研究 19
1.4.2黑格尔思辨逻辑的实质 21
1.4.3恩格斯、列宁对传统逻辑与思辨逻辑的批评 22
1.4.420世纪的三次逻辑论战 24
1.5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37
1.5.1传统逻辑是思维成品的解剖学研究 37
1.5.2传统逻辑是思维的工具 38
1.5.3传统逻辑的性质和特点 42
1.6逻辑学是关于思维与认识的科学 48
1.7逻辑学的功能 51
1.7.1接受和表达功能:听说读写的逻辑 51
1.7.2认识功能:创造逻辑 52
1.7.3社会功能:民主、科学和逻辑的内在联系 53
1.8认识逻辑的内容和体系 53
1.8.1科学的逻辑 54
1.8.2认识过程的逻辑 55
1.9认识逻辑学要义 56
第二章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58
2.1事物、语言和思想 58
2.1.1自然、世界与思想 58
2.1.2事物、思想与语言 60
2.1.3思想与语言 61
2.2思想 63
2.2.1思想的内容 63
2.2.2思想的形式 63
2.2.3思想的表现形态 63
2.2.4思想的逻辑形式 65
2.3思想的品质 66
2.3.1实践性 66
2.3.2继承性 66
2.3.3系统性 66
2.3.4问题性 67
2.3.5分析性 67
2.3.6推导性 67
2.3.7抽象性 68
2.4认识世界 68
2.4.1立场和观点 68
附:关于世界观的阶级性 72
2.4.2认识对象:事物的整体、部分、属性、功能、关系、质量与规律 74
2.4.3认识的总规律 76
2.4.4认识过程与认识方法(思想方法) 76
附:关于形而上学方法和知性认识 81
2.4.5认识中的否定与肯定,继承、批判和创造 85
2.4.6认识中的量变与质变 86
2.4.7类比思维、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87
2.4.8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 87
2.4.9关于真理 88
2.4.10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91
2.4.11循序渐进式与灵感突发式 97
2.4.12从无知到有知,从知识到智慧 100
2.4.13记性、悟性与灵性 102
2.4.1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103
2.4.15理论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08
2.4.16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113
2.5改造世界 114
2.5.1创造欲和创造力 114
2.5.2改造自然 115
2.5.3改造社会 116
2.6科学发现 117
2.6.1事物的发现 117
2.6.2规律的发现 118
2.7科学发明 118
2.7.1语言文字的 118
2.7.2工具的 119
2.7.3制度的 119
2.7.4方法的 119
2.7.5精神的 120
2.8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逻辑 120
2.8.1科学发现的逻辑 120
2.8.2科学发明的逻辑 121
第三章 类逻辑 123
3.1思维的对象及认识的发生 123
3.2概念、语言、思想的产生 124
3.3类逻辑 126
3.3.1类概念 126
3.3.2类判断 145
3.3.3类推理 152
3.3.4推理链:类比、归纳与演绎的整合 179
第四章 条件逻辑 187
4.1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 187
4.1.1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187
4.1.2事物间的条件关系 190
4.2因果概念和条件概念 191
4.3因果判断 191
4.4因果和条件类比推理 191
4.5因果归纳推理(穆纳五法) 192
4.5.1契合法(求同法) 193
4.5.2差异法(求异法) 193
4.5.3契合差异并用法(求同求异并用法) 194
4.5.4共变法 195
4.5.5剩余法 196
4.6条件判断及条件演绎推理(假言判断及其推理) 197
4.6.1关于条件判断 197
4.6.2充分非必要条件判断及其推理 199
4.6.3必要非充分条件判断及其推理 200
4.6.4充要条件判断及其推理 201
4.6.5非充要条件判断及其推理 203
4.6.6负条件判断推理 204
4.6.7纯条件推理 204
4.7条件(因果)推理链:因果类比、因果归纳与条件演绎的整合 205
4.8条件(因果)逻辑与条件(因果)科学 206
第五章 数逻辑 209
5.1数学的形成 209
5.2数学和科学 210
5.3数学和逻辑 211
5.4数逻辑中的推理和推理链 213
第六章 整体逻辑 216
6.1整体和逻辑 216
6.1.1事物都是整体 216
6.1.2整体、部分、结构和功能间的逻辑关系 217
6.2研究整体的方法 219
6.3整体概念 223
6.4整体判断 226
6.4.1整体判断 226
6.4.2功能判断 227
6.4.3整体综合判断 229
6.5整体推理 229
6.5.1整体类比推理 229
6.5.2整体归纳 230
6.5.3整体演绎 231
6.6整体逻辑的推理链 240
6.7整体研究的不同侧面 240
6.7.1正确理解整体和部分的组合规律 240
6.7.2正确理解整体的发展、变化的规律 242
6.7.3正确发挥整体的功能 242
6.7.4从部分推测整体的存在或从整体推测部分的存在 243
6.7.5研究整体或部分出现或消失的条件 244
6.7.6优化部分、调动整体的功能潜力 244
6.7.7发现、发明新的整体、部分或功能 248
6.7.8预测未来 248
6.8整体逻辑与整体科学 249
6.9类逻辑、条件逻辑、数逻辑和整体逻辑的整合 250
第七章 表达逻辑 253
7.1表达与逻辑 253
7.2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55
7.2.1说——口头表达 255
7.2.2写——书面表达 257
7.2.3说和写间的不平衡性 258
7.2.4言尽意和言不尽意 259
7.3表达的意义 260
7.3.1表达是人类文化的母亲 260
7.3.2表达是思维的体操 261
7.4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261
7.4.1表达的内容 261
7.4.2表达的方式 262
7.5论说文的逻辑 266
7.5.1说理论证中的心理问题、语言问题和逻辑问题 266
7.5.2学术论文的要求 268
7.5.3学术论文的价值 271
7.5.4学术论文的类型和构成 272
附:关于“逻辑规律”的讨论 291
7.5.5非论证因素 306
7.6文学作品的逻辑 310
7.6.1作品是一个整体 310
7.6.2现实与理想 310
7.6.3情与意 312
7.6.4文学的意境和典型的创造 313
7.6.5典型:个别和一般的内在统一 314
7.6.6偶然和必然 316
7.7文章结构的逻辑 317
7.8文章语言的逻辑要求 320
7.9文章的修改 326
第八章 接受逻辑 328
8.1接受与逻辑 328
8.1.1接受的方式——听和读(看) 328
8.1.2语言的接受和思想的接受 331
8.1.3记忆与理解 331
8.2接受的目的 335
8.3接受的原则 336
8.3.1忠实原则 336
8.3.2怀疑原则 336
8.3.3问题原则 337
8.4接受的观念 338
8.4.1开放观 338
8.4.2价值观 339
8.4.3效率观 340
8.4.4系统观 340
8.5接受的辩证法 343
8.5.1分和总 343
8.5.2多和少 344
8.5.3博和专 344
8.6文章的逻辑分析 345
8.6.1概念和判断的运用 345
8.6.2推理的运用 347
8.7论说类文章的逻辑分析 350
8.8记叙类文章的逻辑分析 354
第九章 创造逻辑 356
9.1创造和逻辑 356
9.2认识逻辑和科学发现的逻辑 358
9.3同一规则:此逻辑非彼逻辑 359
9.4对爱因斯坦自白的解读 360
9.5归纳派和演绎派是相通的 361
9.6演绎派长短说 362
9.7归纳派的得失说 364
9.8休谟问题和归纳的形式化研究 365
9.9科学发现的逻辑 367
9.9.1事物发现的逻辑 367
9.9.2规律发现的逻辑 367
9.10科学发明的逻辑 368
9.10.1语言文字的发明 369
9.10.2工具的发明 370
9.10.3方法的发明 370
9.10.4制度的发明 371
9.10.5精神的发明 371
9.11类比:“开路先锋”、“探索尖兵”、“发现之母” 373
9.11.1类比的认识作用 373
9.11.2类比的应用 375
9.12创新思维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379
9.12.1基础——知识和经验 379
9.12.2动力——爱好、兴趣 380
9.12.3起步——问题 380
9.12.4展开——分和合 382
9.12.5中介——假说 384
9.13科学发现案例的逻辑分析 386
参考资料 391
附件一:中国名辩精华 401
附件二:张盛彬著作目录 415
后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