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共259项) 1
1.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1
2.高千粒重优质水稻恢复系“泸恢8258”的创制与应用 1
3.四川省水稻品种抗瘟性研究及稻瘟病循环治理技术推广应用 1
4.高原粳型胞质内香籼稻新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2
5.长江上游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机理及模式研究与应用 2
6.水稻重大病虫害信息化测报与分区治理模式 2
7.防治水稻重大病害生物杀菌剂的创制与推广应用 2
8.稻瘟病毒性异变监测、水稻品种抗性评价及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3
9.优质多抗高配合力水稻恢复系“内恢99-14”的选育与应用 3
10.高品质香型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与应用 3
11.广适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宜香481”选育与应用 4
12.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应用 4
13.高配合力、高生物产量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乐恢188”的选育与应用 4
14.杂交稻根蘖优化及定抛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4
15.宜香系列优质高产水稻的推广应用 5
16.早熟、高产、高效“皖稻125”的应用 5
17.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 5
18.超级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 6
19.超级稻区域化高产栽培理论及技术应用 6
20.杂交中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6
21.强优势重穗型杂交中稻“冈优188”选育及推广应用 7
22.四川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推广 7
23.四川丘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 7
24.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技术应用推广 8
25.水稻避灾防灾增产配套技术推广 8
26.水稻高品质高配合力骨干不育系“宜香1A”的创制与应用 9
27.优质抗病籼型水稻新材料“绵5A、B”的创制与应用 9
28.高异交性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29A”的选育及应用 10
29.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水稻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 10
30.高产耐寒杂交水稻组合“益农1号”的选育与应用 10
31.水稻稻曲病发生流行与防控技术研究 10
32.高异交性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29A”的选育及应用 11
33.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 11
34.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 11
35.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水稻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 12
36.四川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 12
37.中熟高产杂交水稻“辐优838”的选育与推广 13
38.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与应用 13
39.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13
40.川东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14
41.烯效唑调控水稻的机理与应用 14
42.水稻抗旱性及其节水高效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4
43.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宜香9303”选育及应用 14
44.K型杂交水稻的选育与推广 14
45.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和应用 15
46.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15
47.杂交水稻高配合力强恢复系“绵恢2009”的选育与应用 15
48.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6
49.水稻稻瘟病生防菌的研究与应用 16
50.杂交中稻再生力鉴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6
51.中稻再生稻丰产集成技术应用 16
52.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 17
53.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 17
54.水稻杂糯间栽控病增产技术推广 17
55.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推广 17
56.两熟制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57.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应用研究 18
58.高配合力、广适应性恢复系“辐恢838”的选育与应用 19
59.水稻抛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19
60.软米优质稻“香优61”的示范推广 19
61.籼型新不育系“红矮A”的选育与应用 19
62.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162”选育与应用 19
63.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和应用 20
64.优质、广亲和、高收获指数水稻新恢复系“成恢448”的创制与应用 20
65.水稻高配合力、抗病恢复系“江恢151”选育与应用 20
66.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多57”的示范推广 21
67.再生稻及稻田养鱼技术推广 21
68.籼型新不育系CA的选育与应用 21
69.冬水田杂交中稻高产栽培规律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21
70.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162”选育与应用 22
71.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 22
72.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治理与无公害稻米生产 22
73.优质高效不育系“菲改A”和菲优杂交稻组合选育与利用 23
74.优质、高抗、高效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047”的选育与利用 23
75.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68”的选育及应用 23
76.重穗型杂交水稻超高产新组合“Ⅱ优746”的选育及应用 23
77.水稻雄性不育K型新质源的创制、研究与应用 23
78.杂交优质稻“Ⅱ优92-4”示范推广 24
79.水稻节本增效技术推广 24
80.杂交水稻库源结构和物质分配研究及其在再生稻上的应用 24
81.杂交水稻“Ⅱ优6078”选育及其推广应用研究和重穗型育种研究 25
82.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和应用推广 25
83.水稻高配合力、高异交率新质源不育系“K17A”选育与应用 25
84.水稻旱育抛秧高产高效技术推广材料 25
85.稻粒黑粉病菌侵染水稻不育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及综合防治新技术 25
86.再生稻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26
87.水稻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 26
88.水稻旱育大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26
89.优质高产粳型香糯新品种“凉丰香糯”和“香糯1303”的选育及推广 26
90.抗病、高产杂交水稻“冈优多系1号”选育及利用 27
91.杂交水稻“Ⅱ优838”的选育和利用 27
92.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应用 27
93.水稻旱育秧、中稻/再生稻配套增产技术 27
94.高产多抗优质杂交水稻迟熟新组合“K优5号”的选育与应用 27
95.丰抗兼备再生力强的杂产稻新组合“汕优149” 28
96.杂交水稻迟熟呈不完全显性恢复系“HR195”的选育及应用 28
97.强恢高配合力优良恢复系“CDR22” 28
98.水稻综合育种技术与新质源“川恢802”的培育应用研究 28
99.水稻旱育秧和抛秧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8
100.水稻旱育稀植及配套增产技术 28
101.重穗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冈优501” 29
102.名特优质稻米系列开发研究 29
103.抗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多系1号”选育和利用研究 29
104.稻瘟病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29
105.印水型新质源水稻不育系“Ⅱ-32A”的选育及其在四川的应用研究 29
106.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汕优多系1号”“冈优22”)推广 30
107.杂交水稻旱育秧高产配套技术 30
108.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501”“二汕优501” 30
109.再生稻的生态和高产技术研究 30
110.水稻旱育秧高产配套技术引进与推广 31
111.中籼杂交稻高产稳产新组合“冈优22” 31
112.水稻优良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31
113.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及配套增产高效技术 31
114.川东南稻田多熟种植制度及施肥制度评价 32
115.长江流域稻麦高产区多元多熟及稻麦两熟高产高效种植新技术 32
116.水稻旱育秧技术引进、研究及推广 32
117.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 32
118.杂交稻稻粒黑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32
119.粉锈宁防治水稻中后期真菌病害应用技术研究 32
120.杂交稻“辐优63”及不育系“辐74”的选育 33
121.水稻旱育秧稀植节本技术 33
122.杂交水稻不育系“11-32-8A”的提纯保纯超高产制种技术 33
123.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施用赤霉素两季增产技术及机理研究 33
124.杂交水稻“冈优12” 33
125.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22” 34
126.四川两熟稻田晚秋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 34
127.四川无融合生殖水稻(SAR-1) 34
128.早稻新品种“泸早872” 34
129.新型调节剂在杂交中稻高产栽培中的应用与推广 34
130.杂交稻“D优63”的应用推广 35
131.杂交水稻“D优10” 35
132.杂交水稻“汕优63”的应用推广 35
133.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的研究和利用 35
134.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稳产新技术研究 35
135.水稻主要病虫害复合经济阈值及综合治理研究 36
136.成都市百万亩山丘坝水稻大幅度平衡增产技术推广 36
137.苏南、川西高产稻区区域农业发展关键技术 36
138.不同生态区(川西)杂交水稻高产系统模式栽培研究与应用 37
139.水稻新品种“蜀丰108”“蜀丰109” 37
140.川西平原少免耕稻作高产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37
141.四川省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及其施硅增产效应的研究 37
142.四川省水稻需水量等值线图研究 37
143.水稻节水栽培高产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7
144.杂交中稻增育再生稻的研究和应用 38
145.盆东北山区100万亩水稻低产变中产 38
146.川西杂交水稻高产模式栽培 38
147.川南丘陵区杂交中稻规范化栽培 39
148.云南稻种资源鉴定评价利用研究 39
149.川南再生稻大面积大幅度增产 40
150.四川盆地杂交中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40
151.糯稻新品种“辐糯402”的选育和推广 40
152.四川省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模式 40
153.成都平原稻田新三熟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40
154.稻蝗的预测模型及防治技术 41
155.四川省稻萍鱼综合丰产技术 41
156.四川水稻生态类型区定向引种气候适应性研究 41
157.四川省不同生态稻区水稻低产变中产 42
158.杂交水稻“二汕63”“八汕63”的选育 42
159.杂交稻“D优64” 42
160.都江堰灌区杂交中稻灌排技术的研究 42
161.成都市40万亩水稻中产变高产 43
162.籼亚种内品种间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 43
163.杂交稻“D优63” 43
164.高产、多抗、优质早稻新品种“泸红早一号”的选育及利用 43
165.四川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推广 43
166.川南百万亩水稻低产变高产 44
167.水稻新品种“辐415”及辐射育种选择方法的研究 45
168.高产糯稻品种“辐糯101” 45
169.水稻半旱式栽培及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45
170.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对策 45
171.全国籼型杂交水稻区域试验及其结果应用 45
172.成都平原稻田耕作制的定位研究 45
173.水稻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及其利用 45
174.四川省水稻黄苗(黄矮病)的诊断及其防治关键 46
175.双季稻抗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46
176.四川稻区水稻褐鞘症发生原因及防治研究 46
177.优质稻种“涪江二号”的选育 46
178.四川盆地中稻产量气象预测预报研究 46
179.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系统对策 46
180.水稻缺锌坐篼的防治研究与应用 47
181.四川省杂交稻制种高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47
182.我国稻瘟病生理小种及抗稻瘟病抗原筛选 47
183.四川盆西平原黄壤性水稻土肥力特征及培肥措施的研究 47
184.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最佳组配 47
185.川东南水稻低产农业气象问题研究 47
186.中熟杂交稻“D优1号” 48
187.国外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和抗三病二虫鉴定研究与利用 48
188.水稻温室两段培育多蘖壮秧的新技术 48
189.水稻氮肥全层一次基施技术及推广应用 48
190.绵阳地区500万亩中稻单产过千斤技术研究 48
191.高温地区杂交中稻开花期高温危害的对策及高产栽培技术 48
192.川西平原常规中稻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48
193.大糯新品种“成糯24” 49
194.四川省杂交稻制种“增穗攻粒不剥苞”高产省工新技术 49
195.水稻温室小苗两段多蘖壮秧的新技术 49
196.四川地方稻种资源的遗传评价与利用 49
197.用杀虫双代替“六六六”制剂防治稻田害虫的效果和使用技术的研究 49
198.川东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避灾稳产高产栽培技术 49
199.杂交水稻制种不剥苞喷施“九二○”增产技术 50
200.川西地区水稻二化螟防治策略 50
201.“糯选一号”的选育和推广 50
202.四川盆地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50
203.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群体结构研究 50
204.杂交水稻中苗薄膜育秧及栽培技术 50
205.水稻浅栽技术 51
206.水稻分期追肥法的研究 51
207.川西南水稻二化螟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 51
208.宜宾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应用 51
209.杂交水稻高产综合技术的推广 51
210.川东南平丘区百万亩水稻示范片 52
211.我国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及其在测报上的利用 52
212.稻麦高产施肥技术 52
213.水稻氮肥全层一次基施技术 52
214.水稻品种按其抗稻瘟病的特性分类 52
215.中稻良种“2134” 52
216.早稻早中熟良种“1107” 52
217.“川新糯”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53
218.晚稻良种“宜晚五号” 53
219.抗稻瘟病中籼良种“辐射94” 53
220.籼型杂交水稻 53
221.杂交水稻夏季制种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53
222.川西平原百万亩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53
223.中稻良种“泸科3号” 54
224.水稻坐兜与锌的关系研究 54
225.高温干旱对杂交稻开花结实的影响 54
226.免耕栽插13万亩晚稻增产 54
227.成都市水稻二化螟防治指标试验研究 54
228.温室酸性营养液育秧技术研究 54
229.水稻良种“内中152” 55
230.水稻主要性状遗传传递规律的研究 55
231.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预测及防治研究 55
232.“温室育小苗、秧田攻蘖”两段育秧法 55
233.适宜中稻茬的短期绿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及肥效研究 55
234.水稻显纹纵卷叶螟性诱素的发现及其合成与田间应用研究 56
235.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及其分别 56
236.四川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56
237.南充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区系分布 56
238.稻显纹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防治 56
239.籼型糯稻“川新糯” 56
240.籼型糯稻“宜辐糯一号” 57
241.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57
242.米苏基点改进水稻生产技术实现稻田持续增产 57
243.水稻早稻三先矮一号 57
244.应用14C跟踪测定熏蒸剂“氯化苦”在稻谷中的残留 57
245.杂交水稻“汕优二号” 57
246.研究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规律(1979年全县平均亩产92.5公斤) 57
247.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经验 58
248.杂交水稻成片制种获高产 58
249.杂交水稻氮肥需用量的研究 58
250.冈型杂交水稻及其不育系 58
251.水稻优良品种“泸双1011”的选育 58
252.水稻多蘖壮秧高产栽培技术 58
253.水稻温室无土育秧技术推广应用 59
254.冈型杂交水稻的选育和利用 59
255.稻麦三熟跨“三纲”综合试验 59
256.早籼稻“蜀丰1号”及其再生稻 59
257.杂交水稻制种千亩高产试验 59
258.四川省委试验田水稻高产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59
259.确定杂交稻制种播差期的有效积温差数法 59
二、玉米(共96项) 60
1.丘陵山地玉米“五改”密植高产高效技术及推广应用 60
2.新型优良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YA8201和YA8204的选育与应用 60
3.高配合力、优质、多抗、广适玉米自交系“绵723”选育与应用 60
4.中国玉米标准DNA指纹库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61
5.突破性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成单30”选育与利用 61
6.丘陵山地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及集成应用 61
7.矮生玉米优异种质创制与利用 62
8.“豫综5号”和黄金群玉米种质创制与应用 62
9.西南玉米育种重要目标性状的分子鉴定与利用 62
10.西南糯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与甜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63
11.热带玉米种质改良创新与育种利用 63
12.甜糯玉米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63
13.西南山区玉米骨干品种“川单14”的应用推广 64
14.热带玉米种质改良创新与育种利用 64
15.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65
16.太空诱变创制玉米强优势组合亲本及新型雄性不育系 65
17.温-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YA3237和YA3729选育与应用 65
18.西南玉米丰产高效生产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 65
19.玉米热带种质创新与西南山区高产优质广适新品种的选育应用 66
20.多熟制下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优质栽培及青贮技术研究与应用 66
21.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 66
22.高配合力优质多抗耐密玉米自交系“698-3”选育与应用 66
23.突破性优质玉米新品种“南玉4号”“农华7号”和“隆单9号”选育及应用 67
24.高配合力、大穗、多抗、广适玉米自交系“08-641”选育与应用 67
25.高配高产多抗玉米自交系“18-599”“166”选育及应用 67
26.玉米超常早播及吨粮双千种植模式 67
27.突破性玉米杂交种“川单21”的选育和应用 68
28.丘陵区套作玉米旱害机理及其抗旱节水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68
29.优质、多抗、超高产玉米杂交种“川单15号”的选育及应用 68
30.“川单11号”“川单13号”优化配套高产栽培模式及示范推广 68
31.四川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检疫及防除研究 69
32.玉米新型雄性不育材料的创造、研究与应用 69
33.玉米系列化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69
34.四川地方种质和美国玉米种质“三高”自交系“21-ES”和“18-599”“156”选育研究 69
35.高产抗逆玉米杂交种“成单18号”选育与应用 70
36.中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南玉3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70
37.玉米杂交种“华玉4号” 71
38.玉米品种“郑单14号(豫玉18号)”选育 71
39.玉米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71
40.玉米抗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 71
41.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成单14号”引种、试验和推广 71
42.我国西南山区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雅玉2号”选育研究 71
43.四川盆地丘陵干旱区玉米地膜覆盖配套增产技术推广 72
44.国审玉米品种“郑单14号(豫玉15号)”选育 72
45.丰抗兼优玉米杂交种“川农单交9号” 72
46.玉米的抗病性评价、主要病害及控制技术研究 72
47.杂交玉米新品种“宜单6号”及配套技术示范 72
48.玉米新组合“渝玉一号”及亲本自交系“8817”选育 73
49.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成单14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73
50.盆中旱区玉米抗逆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73
51.高产、优质、多抗玉米“雅玉2号”推广 73
52.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74
53.玉米优良新组合及综合配套技术推广 74
54.高配、多抗、高产玉米自交系“材11-8” 74
55.玉米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新自交系“48-2”和“S37(苏37)” 74
56.丰抗兼优玉米杂交种“川农单交9号” 74
57.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开发利用研究 75
58.玉米品种资源对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的抗逆性鉴定 75
59.玉米鼠耳病、纹枯病、铭心虫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75
60.高产、抗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成单11号” 75
61.玉米杂交种“成单13号” 75
62.山区育种用玉米优良自交系“S37(苏37)” 75
63.高寒山区米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推广 76
64.玉米杂交种选育——玉米新品种“绵单一号” 76
65.玉米杂交种“成单12号” 76
66.玉米姊妹种配制改良单交技术 76
67.玉米群体改良与育种实践相结合的系列研究 76
68.玉米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氨基酸、脂肪酸、a-生育酚)鉴定与评价 76
69.西南丘陵玉米抗逆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77
70.杂交玉米“中单二号”应用推广 77
71.雅安地区杂交玉米优化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77
72.杂交玉米优化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77
73.杂交玉米制种高产、稳产技术研究 77
74.玉米姊妹种配制改良单交技术 78
75.川西北高寒民族地区杂交玉米综合增产技术 78
76.玉米杂交种“川农三交2号” 78
77.川中丘陵杂交玉米综合增产技术 79
78.特早熟玉米杂交种“阿单五号”“阿单六号”的选育、推广 79
79.四川盆东南、盆西北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79
80.玉米钻心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80
81.数量遗传应用基础与玉米主要性状遗传规律及配合力研究 80
82.玉米杂交种“中单二号”亲本优质高产繁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80
83.四川省玉米杂交种区域化选育布局及配套应用技术 80
84.抗逆性强的中早熟杂交玉米新品种“一矮三”单交种 80
85.四川省玉米杂交种区域化选育布局及配套应用研究 80
86.丘陵、山区玉米优良杂交种“三合单交” 81
87.玉米丝黑穗病侵染规律和防治的研究 81
88.玉米杂交种“成单4号”及其栽培技术 81
89.玉米杂交种“金单一号” 81
90.玉米温室无土育苗栽培法研究 81
91.选育玉米“阿单号”新品种 81
92.玉米连作稻玉米增产技术 82
93.玉米杂交优势的利用连续三年获得全县大面积高产试验 82
94.玉米杂交种“康顶一号” 82
95.玉米矮化育种和“南矮一号”“南矮二号” 82
96.“77×330”玉米单交种 82
三、麦类(共153项) 83
1.小麦近缘资源发掘及种质创新与利用 83
2.丰产多抗内麦系列品种选育与推广 83
3.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 83
4.抗病高产小麦品种“绵麦41”等的选育与应用 83
5.小麦、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与产品研制及应用 84
6.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 84
7.高产、抗病、广适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84
8.小麦种质资源中重要育种目标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 84
9.高抗条锈病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85
10.小麦族Ns染色体组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与资源创新 85
11.四川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85
12.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及育种利用 86
13.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86
14.西南小麦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86
15.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制 87
16.贵农系列小麦抗病种质的创制和应用 87
17.小麦重要育种目标性状基因的鉴定与利用 87
18.中国-CIMMYT小麦合作育种研究与新品种培育 88
19.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 88
20.人工合成小麦优异基因发掘与“川麦42”系列品种选育推广 88
21.四川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88
22.小麦育种核心亲本“SW3243”的创制及育种应用 89
23.高产抗病小麦内麦系列品种推广 89
24.人工合成小麦优异基因发掘与“川麦42”选育推广 89
25.矮败小麦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90
26.大穗型丰产优质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90
27.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内麦8号” 90
28.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选育、推广及产业化示范 90
29.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川麦107”及其慢锈性研究 91
30.麦类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研究 91
31.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调控机理与应用 91
32.中国青藏高原野生及栽培大麦的分子多样性研究 91
33.国际合作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川麦30”示范推广 92
34.高产、稳产、慢锈型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107” 92
35.小麦节本增效及秸秆有效利用工程技术 92
36.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的收集、鉴定、保存、遗传评价和利用研究 93
37.小麦近缘植物易变山羊草抗禾谷类根线虫特性及其抗性基因转移研究 93
38.小麦簇远缘杂种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93
39.冬春杂交小麦育种新途径及高产优质抗病“川麦30”系列品种的选育 93
40.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嘉陵三号”选育研究 94
41.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选育 94
42.小麦生化与分子标记应用研究 94
43.源于节节麦的抗穗发芽优异小麦新种质“RSP” 94
44.小麦族生物系统学与种质资源研究 94
45.小麦收获指数的研究及其在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94
46.优质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川农麦1号” 95
47.“绵农4号”小麦品种推广 95
48.小麦高亲和性多基因综合体研究 95
49.麦类近缘属抗赤霉病基因资源 95
50.“繁6”及其衍生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及对策研究 95
51.小麦异种属基因库的建立及物种生物系统学研究 96
52.导入黑麦基因创制的小麦多小穗新材料“10-A”及其遗传育种研究 96
53.《四川小麦》专著 96
54.小麦高亲和材料“J-11”的研制、遗传及应用研究 96
55.小麦新品种“绵阳26号”及配套技术推广 96
56.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0、31号”的监测及防治对策研究 96
57.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嘉陵二号”选育研究 97
58.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23号” 97
59.多抗、丰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绵阳26号” 97
60.“绵农4号”小麦新品种选育 97
61.小麦优良品种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97
62.“绵农2号”及其种妹系小麦品种推广 98
63.小麦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98
64.高产优质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绵阳25号”的选育 98
65.小麦优良种质“77中2882”的研制和应用研究 98
66.青稞新品种“康青三品” 98
67.钴圃生育期活体慢照射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西辐七号” 99
68.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遗传学研究及其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99
69.1982~1994年小麦抗条锈病等多种病害抗性鉴定及抗源筛选利用研究 99
70.耐湿、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宜宾六号”的选育与利用 99
71.“绵农2号”“绵农3号”小麦新品种选育 99
72.小麦新品种“80-8”示范推广 100
73.钴圃生育期活体慢照射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西辐七号” 100
74.小麦综合增产技术——小麦多效唑浸种及其配套技术 100
75.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及应用 100
76.丘区小麦高产配套技术指标化的研究与推广 100
77.小麦远缘杂交及人工合成的11个新种 100
78.染色体工程新方法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01
79.中国大麦的起源、分类及其遗传特性研究 101
80.绵阳系列小麦新品种及高产配套技术应用推广 101
81.小麦新品种“绵阳21号”等推广 101
82.成都市小麦规范化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102
83.“绵农1号”小麦新品种选育 102
84.2BJ-2型疏株密植人力小麦播种机示范推广 102
85.小麦新品种“76-4”选育及良繁 103
86.盆中丘陵小麦综合增产技术 103
87.“绵阳21号”等小麦新品种推广 103
88.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22号” 104
89.小麦增产综合机械化技术 104
90.高产饲料大麦新品“威24” 104
91.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西辐四号”和“西辐五号”的选育及利用 105
92.饲料型高产良种“威24”大麦示范推广 105
93.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 105
94.“80-8”小麦品种选育及运用 105
95.四川稻茬麦免耕高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106
96.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21号” 106
97.小麦增产综合机械化技术 106
98.2BR-2型人力小麦播种机 106
99.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及其结果的应用 106
100.广汉小麦综合丰产技术 106
101.早播早熟、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绵阳20号” 107
102.我国主要产麦区小麦品种的烘焙品质和蒸煮品质的研究 107
103.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体系 107
104.β射线引变育成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川辐一号” 107
105.“川Q811-85”小麦品种内在质量基限标准 107
106.高产优质抗锈小麦新品种“绵阳15号” 108
107.川南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 108
108.高产、早熟、抗病小麦新品种“川辐一号”的选育及利用 108
109.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绵阳11号” 108
110.全国小麦品种资源抗赤霉病性鉴定研究 108
111.绵阳地区小麦单产过250公斤综合技术研究 109
112.四川省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技术 109
113.四川省小麦条锈菌越夏规律调查研究 109
114.粉锈宁样种防治小麦锈病研究 109
115.小麦新品种“绵阳12号” 110
116.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绵阳11号” 110
117.川西平原小麦高产途径及技术关键 110
118.小麦锈病新农药“FXN” 110
119.小麦品种资源抗赤霉病性鉴定研究 111
120.防治小麦条锈病新农药氟硅脲的研究、生产及应用 111
121.小麦新品种“攀麦一号” 111
122.推广“绵阳11号”,促进小麦增产 111
123.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条中22号、23号、24号、25号的发现和研究 111
124.四川省1973~1982年小麦品种(系)抗病性(条、叶锈、白粉、赤霉、叶枯)联合鉴定及抗源筛选与利用 111
125.井岗霉素防治小麦纹枯病 112
126.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12
127.推广稻麦高产施肥技术 112
128.中熟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19号” 112
129.四川地区小麦条锈菌越夏规律调查研究 112
130.小麦新品种“宜麦五号” 112
131.黑翅土白蚁为害小麦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112
132.温江地区石灰性土壤上小麦锰肥试验研究 112
133.小麦品种抗锈鉴定抗源品种选育“有锈病19号”鉴定,“拜米佰6447”应用技术试验 113
134.高产小麦新品种“川育6号” 113
135.野燕麦防除的研究 113
136.小麦新品种“绵阳11号” 113
137.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113
138.小麦小撬窝蔬株密植栽培法 113
139.小麦播种新技术——深沟高厢,点沟点播 114
140.组织大面积用氟硅酸防治小麦条锈病示范推广成功 114
141.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经验 114
142.小麦良种“繁六”“繁七”的选育 114
143.川西平原小麦迟播高产稳产技术 114
144.栽培大麦的起源和种系发生的研究 115
145.小麦新品种“西昌反修麦”“秋小麦76-4” 115
146.小麦黄色花叶病的研究 115
147.小麦大面积高产试验 115
148.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115
149.磁化水在小麦、水稻上的增产试验 115
150.小麦新品种“川育5号” 116
151.大粒型小麦新品种“金沙江号” 116
152.小麦品种“绵阳4号” 116
153.青稞良种“809” 116
四、油菜(共48项) 117
1.川油系列新品种丰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 117
2.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17
3.油菜花粉中提取天然芸苔素内酯综合利用绿色新工艺 117
4.优质丰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蓉油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118
5.川油系列新胞质三系杂交种选育及推广 118
6.甘蓝型油菜JA系列不育系的创制及应用(神龙奖) 118
7.稻油轮作区油菜免耕直播高产增效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119
8.油菜重大病害发生流行与防控技术研究 119
9.四川油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创新及标准体系建立与应用 119
10.高配合力优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南A7”选育与应用 120
11.甘蓝型油菜JA系列不育系的创制与应用 120
12.甘蓝型油菜新材料“7MB-1”与核三系育种方法的创制及应用 120
13.甘蓝型油菜新材料“绵7MB-1”与核三系育种方法的创制及应用 121
14.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新材料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121
15.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121
16.油菜资源收集利用与新种质创造研究 121
17.甘蓝型中熟丰抗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蓉油4号”选育研究 122
18.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蓉油3号”的选育研究 122
19.油菜增株控氮避病高效技术研究 122
20.德阳市优质油菜综合丰产技术示范推广 122
21.提高低温敏感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制种杂交率的途径研究 122
22.我国油菜种质资源搜集研究与利用 123
23.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79.7”的发现、研究与利用 123
24.甘蓝型无蜡粉油菜新材料的研究 123
25.高产、早熟、抗病油菜新品种“川油11” 123
26.丘陵区油菜高产良种及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推广 123
27.川西平原稻茬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124
28.油菜新品种“绵油94”的选育 124
29.油菜综合增产技术——50万亩油菜规范化高产栽培 124
30.多抗(耐)性油菜新品种“中油821” 124
31.单双低油菜高产保优栽培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124
32.绵竹县油菜高产配套技术推广 125
33.成都市10万亩油菜技术推广 125
34.油菜良种繁殖配套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125
35.广汉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125
36.油菜早熟高产新品种“绵油26”选育 126
37.油菜新品种“金油15”的选育 126
38.孤雌生殖杂交油菜系列研究 126
39.县为单位的油菜良种繁殖技术 126
40.早熟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江油19选” 126
41.油菜新品种“3038” 127
42.油菜新品种“21006” 127
43.高寒山区大面积机种小油菜成功 127
44.油菜优良品种“川油九号” 127
45.油菜孤雌生殖的研究 127
46.三熟制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127
47.甘蓝型油菜良种“宜油六号” 128
48.油菜良种“西南302”的选育 128
五、薯类(共45项) 129
1.优质专用甘薯绵薯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129
2.马铃薯不同世代脱毒生长发育特性与高效扩繁关键技术 129
3.马铃薯专用新品种“西薯1号”“西芋2号”的选育及应用 129
4.优质专用型绵薯系列甘薯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129
5.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130
6.马铃薯周年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推广 130
7.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131
8.基于集团杂交基因聚合的紫色甘薯选育与应用 131
9.马铃薯抗病优质高产凉薯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131
10.川西南山地马铃薯气候生态及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131
11.薯类原料高效乙醇转化技术 132
12.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132
13.马铃薯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133
14.进境马铃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及标准化病毒检验检疫技术研究 133
15.甘薯分子标记育种体系创建与高淀粉品种“川薯34”选育及应用 133
16.马铃薯高产高效综合生产技术推广 133
17.进境马铃薯标准化病毒检测技术研究及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133
18.高干多抗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及优质高效保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134
19.马铃薯繁育、生产和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 134
20.高产抗病耐贮藏甘薯新品种“南薯99”的选育与应用 134
21.马铃薯生态农学研究——种薯和作物管理 134
22.丰产耐旱优质饲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绵薯4号” 134
23.高产、早熟、抗病毒病马铃薯“川芋早”“川芋39”“川芋4号”新品种的选育 134
24.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135
25.甘薯新品种“南薯88”及高产配套技术应用推广 135
26.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凉薯14”的选育与应用 135
27.推广抗病马铃薯癌种病良种丰产栽培技术 135
28.四川省甘薯综合标准 136
29.甘薯新品种“南薯88”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36
30.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实用技术体系 136
31.甘薯新品种“渝薯34”选育 136
32.高产、早熟、抗病白铃薯新品“川芋56” 136
33.遂宁市“南薯88”综合丰产技术 137
34.高淀粉红苕新品种“绵粉一号” 137
35.甘薯新品种“南薯88”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37
36.100万亩红苕良种丰产片获得增产 137
37.质优、抗病、高产红苕新品种“胜南” 138
38.全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的整理与编目 138
39.马铃薯癌肿病调查和防治试验研究 138
40.“徐薯18”的推广 138
41.高产、适应性广的红苕新品种“川薯27” 138
42.推广红苕良种“徐薯18”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139
43.红苕平温地窖 139
44.红苕高产一条龙的综合技术研究的推广应用 139
45.马铃薯高倍繁殖法 139
六、蔬菜(共51项) 140
1.瓜类作物轻简高效双断根嫁接技术研究与应用 140
2.四川盆地夏秋季茄果类蔬菜安全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140
3.泡制辣椒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140
4.四川蔬菜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 141
5.萝卜雄性不育系创制、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141
6.苦瓜、鱼腥草系列品种选育及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41
7.特色蔬菜腌制加工新技术及其复合肉品开发的研究 142
8.高原特色蔬菜冷链产贮运销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142
9.四川主要果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142
10.绿色生态食品野生薇菜开发利用与人工培育技术研究 143
11.辣椒资源收集、评价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143
12.攀西早春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43
13.辣椒新品种川椒系列选育及推广应用 144
14.川南早春蔬菜优质高效集成技术与应用 144
15.辣(甜)椒雄性不育转育及三系配套育种研究 144
16.早熟优质南瓜杂交品种甜栗的选育与应用 145
17.碧秀苦瓜嫁接及稀植强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145
18.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145
19.蔬菜重大病虫害关键控制技术与无公害蔬菜生产 145
20.无公害蔬菜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46
21.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146
22.洋葱新品种“西葱1号”“西葱2号”的选育与激光育种方法研究 146
23.无公害冬尖原料综合配套增产技术示范推广 146
24.保护地蔬菜综合生产技术 147
25.冬瓜、茄子杂一代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147
26.反季节蔬菜综合增产技术 147
27.淡季蔬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 148
28.“竹海长裙”竹荪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48
29.蔬菜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148
30.攀枝花市早春蔬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 148
31.秋淡蔬菜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148
32.反季节蔬菜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149
33.“夏白59”及其亲本繁殖技术的研究 149
34.成都市蔬菜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149
35.蔬菜种质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 150
36.蔬菜良种的引进与推广 150
37.《四川蔬菜品种志》 150
38.主要农作物及蔬菜种子生活力鉴定标准图谱 150
39.大白菜甘兰雄不育系选育 150
40.罐藏番茄新品种“辐育14号” 151
41.攀西地区米易县立体农业早市蔬菜开发研究 151
42.番茄新品种“蓉丰二号”的选育 151
43.番茄优良新品种“春丰” 151
44.蔬菜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 151
45.辣椒烟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151
46.辣椒人工干制研究 151
47.甜菜引种、采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152
48.罐藏番茄品种“蜀早三号” 152
49.海椒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152
50.番茄栽培技术的改革 152
51.大白菜雄性不育的选育研究 152
七、茶(共50项) 153
1.茶叶蒸汽热风杀青关健技术研究与应用 153
2.桑叶茶的杀青方法 153
3.四川新型黑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153
4.茶树新品种“特早213”选育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53
5.茶树新品种引选育及应用推广 153
6.茶叶追溯要求绿茶 154
7.川茶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及应用 154
8.高粟香型条形绿茶加工新工艺新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154
9.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155
10.茶叶保绿增香加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155
11.茶园生态环境安全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55
12.茶树特色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及应用研究 155
13.名茶品质的形态效应及应用研究 156
14.名优茶机制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156
15.四川省名山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 156
16.茶园生态无公害治理技术研究 156
17.茶树无性系栽培及机械采茶技术 157
18.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 157
19.夏秋季名优茶开发研究 157
20.扁形、卷曲形名茶新工艺及系列产品开发 157
21.四川茶叶微量元素变化规律及其品质相关性研究 157
22.提高春茶产量的剪采调控技术研究 158
23.荥经大坪山千亩茶园速成丰产技术研究 158
24.茶树品种品质化学鉴定技术 158
25.四川桑树品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58
26.茶叶吸附芳香成分的规律 159
27.永川秀芽名茶工艺及开发研究 159
28.乐山丘陵台地茶叶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 159
29.茶园综合诊断及施肥技术 159
30.四川桑树品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60
31.茶树良种引种区域性试验 160
32.茶园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160
33.茶园种植方式密度研究——茶树成年高产期研究 160
34.红茶新品种“蜀永二号” 161
35.改造低产茶园措施规范研究 161
36.云南大叶茶北移四川盆地大面积推广 161
37.因土配方施肥提高黄壤区茶叶品质、产量 161
38.无公害茶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61
39.利用德氏纯绥螨防治茶跗线螨的研究 161
40.红茶新品种“蜀永一号” 162
41.红碎茶LTP机新工艺技术 162
42.四川乌龙茶工艺研究 162
43.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应用研究 162
44.推广应用茶叶栽培加工技术 162
45.茶半跗线螨预测和防治技术 162
46.试验推广茶叶精制具为生产服务 162
47.《茶树修剪》 163
48.茶园种植方式密度研究——茶树幼龄速成期研究 163
49.南桐基点推广茶叶技术的成效 163
50.提高红碎茶品质的研究——花香红碎茶研制成功 163
八、烟(共9项) 164
1.烟草营养均衡与肥料优化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164
2.四川烟叶品质特征挖掘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64
3.川渝烟叶原料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工业可用性研究 164
4.清甜香型烤烟优质、高效、节能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164
5.四川烟草主要病虫害的流行、预警及防控体系研究 165
6.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65
7.四川烟叶良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165
8.四川省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 165
9.烟草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165
九、蚕桑(共72项) 166
1.多用途桑树新品种选育及桑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66
2.良桑嫁接扦插育苗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 166
3.人工四倍体新桑品种“团桑6号”“团桑11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 166
4.高效省力智能养蚕设备研制 166
5.高附加值蚕桑副产物综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 167
6.家蚕多元化品种选育及高新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167
7.环保节能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研究制 167
8.桑树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与应用 168
9.从蚕沙中连续逆流提取叶绿素新工艺技术 168
10.桑蚕茧质量智能测试新技术及设备 168
11.丰产、优质、高光效生态型新桑品种“川桑98-1”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168
12.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168
13.四川蚕桑区域布局优化与蚕品种更新换代研究及推广应用 169
14.蚕茧质量检测技术与评茧仪器研究 169
15.优质蚕种生产新技术研究 169
16.蚕茧收烘新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 169
17.新桑品种“激7681”高效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 169
18.鲜茧标准配套检测新技术与设备研究 169
19.四川省地方标准《蚕种质量》《蚕种检验规程》 170
20.茧体透视仪研究及应用 170
21.蚕茧优质丰产技术综合配套开发 170
22.家蚕集团磨蛾检测技术的研究 170
23.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 170
24.SL92-160型热风旋转蚕茧干燥设备研究 171
25.蚕种场原蚕基地建设配套技术研究及推广 171
26.桑叶浸消防微技术研究与推广 171
27.蚕用消毒剂“养蚕欢”的研制与应用 171
28.普通蚕种微粒子病成品检疫研究 171
29.鲜茧茧层含水率测定仪研究 171
30.桑品种“川852”选育及应用 172
31.家蚕夏秋用品种锦“75.8140×绫B.54A”的选育 172
32.JHY-8901型桑蚕茧好蛹鉴别仪 172
33.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 172
34.“间作桑”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利用 172
35.家蚕春用多丝量品种“825.7×826.8”的选用 172
36.夏秋用新蚕品种“朝82”的育成及“781.75×17532.82”的选配应用 173
37.正常桑蚕鲜茧干壳量与含水率自动测量仪 173
38.新桑品种“实钻11-6” 173
39.新桑品种“保坎61号”选育及研究 173
40.新桑品种“塔桑”的选育研究 173
41.新桑品种“7681”的选育与推广 173
42.利用插桑硬枝扦插代替桑籽育苗的技术研究 174
43.四川盆地丘陵区新桑品种“7681”的选育与推广 174
44.优良桑品种“6031南一号”“转阁楼”的选育与推广 174
45.四川蚕病普查 174
46.盆地丘陵新桑品种“南充场桑”的选育及推广 174
47.四川蚕桑区划 174
48.四川省《桑蚕棉球标准》 175
49.优良桑品种“6031南一号”“转阁楼”的选育与推广 175
50.四川省桑树品种资源普查 175
51.家蚕新品种“绫3.4×绵5.6”的选育 175
52.农蚕夏秋用新品种“751×辐36.636” 175
53.家蚕夏秋用品种“7532×781” 175
54.小蚕专业化饲养法 176
55.“7910”酶原激活剂的研制和在蚕业上的应用 176
56.稚蚕用桑“转阁楼”品种 176
57.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应用技术 176
58.编写出版《家蚕遗传育种学》 176
59.增丝剂“蚕研2号”的研制和应用研究 176
60.养蚕簇具改革的研究——竹草方格回转簇 176
61.桑树断梢病的研究 177
62.新桑品种“南桑一号” 177
63.“Co 60-γ”辐射桑蚕卵增产效应研究 177
64.稚蚕饲育新型装置——小蚕盒帐育 177
65.大蚕简易饲养技术 177
66.新型蚕用消毒剂——氯胺T 177
67.地面养蚕条桑育高产试验 178
68.家蚕五龄增丝剂“蚕研一号”及生产使用效果 178
69.兴隆基点实现低产变高产蚕桑大发展的经验 178
70.稚蚕土坑蚕棚经济养蚕法 178
71.桑蚕新品种“781×(782.734)” 178
72.简易桑树芽接法 178
十、棉花(共61项) 179
1.核不育杂交棉宿根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79
2.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52-128”“57-681”的持久抗性研究与应用 179
3.棉花多抗病育种技术研究及系列品种选育 179
4.棉花抗棉叶螨、抗红铃虫、抗枯萎病、丰产新品种“川棉45” 179
5.棉花核不育新材料、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179
6.棉花抗枯萎耐黄萎病核不育杂交种“川杂9”的育成 180
7.影响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土壤障碍因子研究 180
8.棉花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川棉56”的推广应用 180
9.棉花抗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的选育研制 180
10.杂交棉“川杂8号”选育 180
11.棉花“洞A”核雄性不育种质 181
12.四川省绵花亩产125公斤规范技术研究 181
13.四川棉花主要病虫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181
14.抗棉蚜、抗枯萎病和立枯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川棉109” 181
15.棉花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川棉56” 181
16.棉花“洞A”核雄性不育种质 182
17.棉花良种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82
18.抗棉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的选育研究 182
19.棉花高产、优质抗病新杂交种“川杂六号”选育应用 182
20.棉花抗蚜、螨性鉴定和抗虫品种选育技术 182
21.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82
22.棉花抗病品种“川73-27”的推广应用 183
23.全国不同生态区优质棉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协作) 183
24.棉花主要虫害测试技术规程 183
25.棉花规范化栽培配套技术 184
26.“盐棉一号”的选育 184
27.棉花应用调节安的调控技术 184
28.四川两熟制优质棉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184
29.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调节安的研制开发及其在棉花上应用技术 185
30.棉属种及半野生种的核型研究 185
31.40万亩棉花综合增产技术 185
32.棉花核雄不育陆地棉杂交种“川杂四号”的育成 185
33.核雄性不育性“两系法”杂交棉良繁技术及体系 185
34.陆地棉半野生种与近缘栽培和野生种的细胞遗传学比较研究 186
35.陆地棉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评价、利用 186
36.南充地区植棉规范化技术推广 186
37.棉花抗棉叶螨(棉红蜘蛛)种质品种“川-98” 186
38.麦(油)后棉早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87
39.四川省植棉新技术系列规范化研究 187
40.抗(耐)棉枯萎病、丰产、优质陆地棉“川杂4号”的育成 187
41.棉铃虫发生规律研究及其中测报和防治上的评价 187
42.棉花大面积高产稳产综合技术开发研究 187
43.中国棉花品系圃 187
44.棉红铃虫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188
45.推广杂交棉、促进棉花增产 188
46.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成果应用 188
47.三种野生和四个栽培棉种的核型研究 188
48.棉花应用缩节安调控技术的研究 188
49.四川省棉花布局调整 188
50.棉花高抗枯萎病抗原品种“52-128”“57-681” 189
51.杂交棉“川杂三号”亲本繁殖与利用 189
52.四川省棉花区划及布局研究 189
53.四川省棉花田害虫天敌资源调查 189
54.棉花高产综合技术试验示范 189
55.“马棉一号” 189
56.金小蜂防治棉花红铃虫养放技术 189
57.棉花雄性不育“洞A”“一系两用”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报告 190
58.杂交棉花大面积高产 190
59.棉花雌性不育“洞A”“两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190
60.棉花良种“达棉一号” 190
61.棉花抗枯萎病良种“川73-72” 190
十一、甘庶(共18项) 191
1.我国低纬高原甘蔗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 191
2.亚热带专用果蔗育种技术体系的创建与“甜城18号”的育种 191
3.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糖果兼用蔗新品种“川蔗23号”的选育 191
4.优质高产果蔗新品种“甜城15号”选育 191
5.优质高产甘蔗新品种“甜城14号”选育 192
6.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192
7.东兴区六万亩甘蔗高产及蔗地利用综合技术 192
8.甘蔗新品种“甜城74-363” 192
9.甘蔗早熟高糖丰产优良品种“川蔗17号”(“川糖75-378”) 192
10.四川内江10万亩旱地甘蔗综合栽培技术推广 192
11.甘蔗金龟子发生与防治研究 193
12.蔗地综合利用研究 193
13.甘蔗地膜育苗移栽技术 193
14.甘蔗组织离体培养及育苗技术研究 193
15.甘蔗优良新品种“川蔗14号”(“川糖73-219”) 194
16.米易县甘蔗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194
17.甘蔗优良新品种“川蔗1-13号” 194
18.甘蔗品种“甜城1号、5号” 194
十二、麻(共14项) 195
1.苎麻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选育与应用研究 195
2.苎麻丰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 195
3.主要麻类作物专用品种选育与应用 195
4.优质高产杂交苎麻新品种“川苎8号”选育与应用 195
5.苎麻优良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195
6.苎麻高产优质新品种“川苎四号”的选育 196
7.《非酸浸、一锅法》苎麻脱胶 196
8.苎麻复合油剂的研制 196
9.苎麻新品种“红皮小麻”的选育 196
10.四川省苎麻品种资源的征集、保存、鉴定与利用研究 196
11.大竹县推广苧麻丰产技术 196
12.苧麻种子繁殖当年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197
13.红麻“青皮三号”插梢短光照制种 197
14.苧麻雄性不育及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197
十三、耕地与土壤(共42项) 198
1.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 198
2.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质量演变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98
3.川西北高原沙化土地治理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198
4.四川坡耕地水土养分流失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198
5.耕地资源协同调控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98
6.四川坡耕地水土养分流失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199
7.四川耕地镉污染土壤作物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199
8.四川省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与评价 199
9.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科学考察与治理对策研究 199
10.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 200
11.秸秆还田经济型种植新模式及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与应用 200
12.协调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
13.秸秆还田关键技术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与应用 200
14.四川省耕地和水资源紧缺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201
15.成都平原土壤质量演变与持续利用 201
16.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应用研究 201
17.经济植物篱农作保护利用坡耕地的研究与应用 201
18.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201
19.中低产田土改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201
20.南方红黄壤丘陵中低产地区综合整治与农业持续发展 202
21.四川省中低产田改造技术及应用 202
22.丘陵区土壤保护及提高土壤抗旱能力的研究 202
23.川中丘陵低产田土农业地质背景系统与开发整治综合研究 202
24.四川紫色土退化与防治研究 203
25.四川省水稻土定位肥力研究 203
26.川西南山地区土地资源、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及应用研究 203
2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3
28.紫色丘陵农区土壤保护实验站建设、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防治技术研究 203
29.乐山市土壤微量元素(硼、锌、钼、锰、铁、铜)含量分布及应用 203
30.成都平原菜园土壤及主要蔬菜作物重金属污染规律的研究 204
31.四川省土地资源调查及其应用 204
32.都江堰灌区小麦、油菜适宜高产的土壤湿度及其水分生理指标的研究 204
33.川西山区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204
34.应用卫星遥感资料开展川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若尔盖试点) 204
35.川中坡地“沟稻垄杂”栏雨保土耕作法研究 204
36.四川省县级农业地貌区划及耕地分布规律研究 205
37.红原县土壤普查 205
38.绵阳地区土壤锌、硼、铜、锰、铁有效含量及效益区别 205
39.旱地耕作制度改革技术完善提高 205
40.四川盆西平原小土黄泥改良利用研究 205
41.四川农业土壤规划 205
42.紫色重炭酸盐硝泥田的性质、形成和改良 206
十四、肥料(共26项) 207
1.新型环保水溶性肥料研制与应用 207
2.四川主要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7
3.主要粮经作物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 207
4.植物内生菌的生物多样性与应用研究 207
5.高效有机多元微肥新产品通丰植物营养液(剂)的研制与推广 208
6.平衡施肥综合配套技术应用 208
7.复合肥料筛选及施用技术 208
8.四川绿肥品种引进选育及栽培技研究 208
9.有机络合微肥开发应用 209
10.四川省钾肥效应研究与应用 209
11.四川省有机肥料资源分布及其品质研究 209
12.微肥施用技术和缺素诊断方法研究 209
13.主要粮油作物施用硅钙肥的效应研究 209
14.小化肥生产过程微机监测管理系统 209
15.复合肥造粒装置 210
16.南方七省提高钾肥效应的研究 210
17.氯化铵系复混肥造粒技术 210
18.四川省化肥效应研究 210
19.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及其与磷素形态关系的研究 210
20.四川省化肥区划 210
21.紫色土养分丰缺指标及测土施肥研究 211
22.川西平原农业经济区冲积性水稻土及粮食(小麦、大米)中11种元素背景值研究 211
23.稻麦高产施肥技术 211
24.旱地绿肥“扁荚山黧豆”的研究 211
25.细绿萍越夏保种高产繁殖和利用技术试验研究 211
26.微量元素研究——四川主要土壤硼、锌含量及其肥效试验研究 211
十五、生态环境(共24项) 213
1.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213
2.西南地区农村生物燃气产供关键技术及保障体系 213
3.四川农田杂草种群分布及高效防控研究与应用 213
4.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 214
5.规模化养猪场粪污菌群多样性研究与发酵利用 214
6.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214
7.若尔盖退化草地治理与湿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及示范 215
8.奶牛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 215
9.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215
10.四川主要农区面源污染控制与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及示范 216
11.畜禽粪污沼气化处理模式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216
12.川西北高山林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