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章 水文与水资源 81
第一节 水系 81
一、闽江水系 81
二、鄱阳湖水系 82
三、钱塘江水系 83
四、交溪、霍童溪水系 83
五、延平湖 84
第二节 水文 86
一、降水 86
二、蒸发 88
三、径流 88
四、洪水 89
五、泥沙 90
第三节 水资源 91
一、水资源量 91
二、水能资源 93
三、水资源的利用 95
四、水质及污染 96
第二章 气象灾异 98
第一节 洪灾 98
一、清朝以前大洪灾 98
二、民国时期大洪灾 100
三、新中国成立后大洪灾 100
第二节 旱灾 116
一、民国前主要旱灾 116
二、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旱灾 117
第三节 寒灾 122
一、春寒、倒春寒 122
二、五月寒(小满寒) 122
三、秋寒 122
四、极端低温冻害 123
第四节 雹灾 123
第五节 雪害 126
第六节 风灾 126
第七节 雷击 128
第三章 灌溉工程 130
第一节 蓄水工程 130
一、大型水库 133
二、中型水库 134
三、小(一)型水库 144
四、小(二)型水库 147
五、塘坝及山地水利工程 147
第二节 引水工程 148
一、灌溉万亩以上引水工程 149
二、灌溉千亩至万亩(小一型)引水工程 151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56
一、机灌站 157
二、电灌站 157
三、水轮泵站 157
第四节 节水灌溉工程 159
第四章 防洪治涝工程 166
第一节 闽江上游南平段(一期)防洪加固工程 166
一、富屯溪防洪加固一期工程 166
二、建溪防洪加固一期工程 166
第二节 南平市城区防洪工程 167
第五章 供水工程 17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城乡饮用水工程 17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饮用水工程 173
第三节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 173
第六章 地方电力 179
第一节 地方电力建设 179
一、水电站建设 179
二、主要水电站 194
三、火电建设及电网建设 203
第二节 地方电力管理 207
一、建设管理 207
二、经营管理 207
三、生产管理 208
四、安全管理 208
五、机构设置 208
第三节 电气化建设 209
一、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209
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209
第七章 水利管理 213
第一节 管理组织 213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14
一、建设管理 214
二、维修养护 217
三、调度运行 217
四、堤防管理 218
五、水库除险加固 219
六、清查整顿 220
第三节 灌区管理 221
一、农民用水协会 221
二、水费征收 222
第四节 水利水电管理体制改革 223
一、小型水利水电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223
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24
第五节 水利综合经营 224
第八章 防汛与抗旱 225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建设 225
一、指挥机构 225
二、设施建设 227
第二节 抗洪与抗旱 234
一、抗洪 234
二、抗旱 236
第三节 抗击重灾纪实 237
一、1971年抗旱 237
二、1992年抗洪 237
三、1998年抗洪 238
四、2003年抗旱 239
五、2004年抗旱 240
六、2005年抗洪 240
第九章 水土保持 243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43
一、水土流失状况 243
二、水土流失危害 247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248
一、专项治理 251
二、综合治理 252
第三节 水土流失预防 254
一、宣传 254
二、青少年水土保持教育 256
三、监督管理 258
四、调查与监测 260
第四节 水保科研与技术推广 262
第十章 水利基础工作 263
第一节 水文测报 263
第二节 规划 263
一、水利建设“一五”计划后2年和“二五”计划 263
二、南平专区水轮泵站规划 264
三、万亩旱片调查及重点水利规划 264
四、建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 264
五、建阳地区喷灌区划 264
六、农村初级电气化规划和“六县”联网规划 264
七、城区防洪规划 264
八、南平“6940”工程计划 264
九、乡镇供水2000年规划与节水灌溉规划 264
十、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265
十一、闽江上游建溪、富屯溪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265
十二、南平市农村电网改造规划 265
十三、洪水风险图编制 265
十四、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265
十五、南平市防洪减灾工程规划 265
十六、南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66
十七、河道采砂(石)规划 266
十八、南平市“六五一”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266
十九、南平市小型水库、小山塘规划 266
二十、“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266
二十一、水库建设规划 266
二十二、南平市水利水电发展“十一五”规划 267
第三节 勘测设计 267
第四节 施工队伍 267
第十一章 水利科学技术 270
第一节 技术推广 270
一、水利工程技术 270
二、水利管理技术 272
三、水能利用技术 274
四、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276
第二节 科技成果 278
一、省以上政府科技进步奖 278
二、市(地区)政府科技进步奖 279
三、省以上部门(水利、电力、水保)科技成果奖 280
第三节 技术交流 282
一、国外专家来南平考察交流 282
二、出国考察、办展 283
三、援外 283
四、援藏 284
第十二章 水政水资源管理 285
第一节 水事案件查处和水事纠纷调解 285
第二节 取水许可审批 286
第三节 水功能区划与水资源论证 286
一、永功能区划 286
二、水资源论证 286
第四节 水资源费征收 287
第五节 河道及采砂管理 288
第十三章 水利构架 289
第一节 水利机构 289
一、行政机构 289
二、执法体系 292
第二节 市水利局直属企事业单位(部分) 293
一、南平市堤防管理处 293
二、南平市水利电力工程处 293
三、闽北水利水电资源综合开发总公司 294
四、南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94
五、闽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和闽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294
第三节 乡镇水利水电工作站 295
第四节 党群组织 295
一、中国共产党南平市水利局组织 295
二、共青团基层组织 297
三、机关工会 297
四、水利学会 297
五、老年协会、老年体育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97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 298
第六节 职工教育 298
第十四章 人物·表彰 299
第一节 人物 299
一、古代人物 299
二、近现代人物 304
三、南平市水利局历任领导 309
四、中国共产党南平市水利局党组织领导 310
五、南平市水利局本级获专业系列高级职称人员 311
第二节 表彰 312
一、集体荣誉 312
二、个人荣誉 313
第十五章 水文化 314
第一节 碑记 314
第二节 诗、词、歌、赋 317
一、古代 318
二、近现代诗词 323
三、歌曲 330
第三节 故事传说 331
第四节 文体活动 336
第五节 防洪堤“南平画廊” 337
附录 340
一、1949~2005年南平市水利建设实绩表 340
三、文件选辑 343
跋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