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加筋加固土体技术 1
1.1 加筋土体技术的发展 1
1.1.1 概述 1
1.1.2 加筋土体的强度特性 2
1.1.3 加筋土体的蠕变特性 4
1.1.4 加筋土体的界面作用特性 4
1.1.5 加筋土体的数值计算模型 5
1.1.6 土体加筋机理 7
1.2 加固土体技术的发展 8
1.2.1 概述 8
1.2.2 固态土壤强固剂加固土体的特性 9
1.2.3 液态土壤强固剂加固土体的特性 10
1.2.4 土体加固机理 11
第2章 玻璃纤维加筋红土的特性 12
2.1 试验方案 12
2.1.1 试验材料 12
2.1.2 加筋红土的界面作用特性试验方案 13
2.1.3 加筋红土的三轴剪切特性试验方案 13
2.2 玻璃纤维与红土的界面作用特性 14
2.2.1 玻璃纤维与红土界面的剪应力—剪位移关系 14
2.2.2 加筋红土的界面强度指标 16
2.2.3 加筋红土的界面剪应力系数 18
2.2.4 加筋红土的界面强度指标系数 22
2.2.5 加筋红土界面作用特性的影响因素 25
2.2.6 加筋红土的界面作用机理 28
2.3 加筋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29
2.3.1 CD试验条件下加筋红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29
2.3.2 CU试验条件下加筋红土的应力—应变—孔压特性 30
2.3.3 UU试验条件下加筋红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32
2.3.4 加筋红土的破坏主应力差 33
2.3.5 加筋红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37
2.4 云南红土的加筋效应 38
2.4.1 CD试验条件下红土的加筋效果 38
2.4.2 CU试验条件下红土的加筋效果 40
2.4.3 UU试验条件下红土的加筋效果 42
2.4.4 红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加筋效果 43
2.4.5 CD试验条件下红土的归一化加筋效果 44
2.4.6 CU试验条件下红土的归一化加筋效果 46
2.4.7 UU试验条件下红土的归一化加筋效果 48
2.5 加筋红土的广义等效围压和极限平衡条件 49
2.5.1 传统等效围压的概念 49
2.5.2 广义等效围压的概念 49
2.5.3 广义等效围压的计算 50
2.5.4 广义等效围压的讨论 51
2.5.5 加筋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 52
2.5.6 极限平衡条件的讨论 53
2.5.7 红土的加筋指数 55
2.5.8 加筋红土的广义等效围压 56
2.6 不同破坏形式加筋红土的强度参数 58
2.6.1 拉裂破坏下的强度参数 59
2.6.2 剪切破坏下的强度参数 60
2.6.3 拉裂破坏时的等效围压折减系数 62
2.6.4 剪切破坏时的等效围压折减系数 62
2.6.5 排水条件对加筋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 63
2.6.6 加筋土体的临界围压 64
2.6.7 加筋土体的强度破坏标准 64
2.6.8 加筋红土的强度计算 65
2.7 云南红土的加筋机理 66
2.7.1 加筋红土的隔离效应 66
2.7.2 加筋红土的阻力效应 67
2.7.3 加筋红土的拱效应 67
2.7.4 加筋红土的压密效应 68
2.7.5 加筋红土的孔压效应 68
第3章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特性 70
3.1 试验方案 70
3.1.1 试验材料 70
3.1.2 单一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试验方案 70
3.1.3 复合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试验方案 71
3.2 单一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受力特性 72
3.2.1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击实特性 72
3.2.2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74
3.2.3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压缩特性 76
3.2.4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渗透特性 77
3.3 复合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击实特性 78
3.4 复合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80
3.4.1 加固红土的抗剪强度及其指标 80
3.4.2 加固红土的胶结强度及其指标 82
3.4.3 影响加固红土胶结强度的因素 85
3.5 复合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剪应力—剪位移特征 88
3.5.1 加固红土的破坏剪位移及同水平剪位移 88
3.5.2 加固红土剪应力—剪位移的双曲线关系 90
3.5.3 加固红土的切线模量 92
3.5.4 加固红土的剪位移模量 93
3.6 复合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归一性 95
3.6.1 加固红土的归一化曲线 95
3.6.2 加固红土的归一化方程 96
3.6.3 归一化参数与垂直压力的相关性 97
3.7 复合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效果 98
3.7.1 加固红土的等效压力 98
3.7.2 红土的加固效果系数 101
3.7.3 加固红土的正规化 102
3.8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作用及对红土特性的影响 103
3.8.1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作用 103
3.8.2 土壤强固剂对红土特性的影响 103
第4章 水泥加固红土的特性 105
4.1 试验方案 105
4.1.1 试验材料 105
4.1.2 水泥加固红土的宏观力学特性试验方案 105
4.1.3 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特性试验方案 106
4.2 水泥加固红土的击实特性 107
4.2.1 水泥加固红土的最佳击实制样时间 107
4.2.2 水泥加固红土的击实曲线和最佳击实指标 108
4.3 水泥加固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110
4.3.1 水泥加固红土的剪应力—剪位移关系 110
4.3.2 水泥加固红土的抗剪强度 110
4.3.3 水泥加固红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112
4.3.4 水泥对红土抗剪强度的加固效果 114
4.3.5 水泥对红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加固效果 115
4.4 水泥加固红土的压缩特性 119
4.4.1 水泥加固红土的压缩系数 119
4.4.2 水泥对红土压缩系数的加固效果 120
4.5 水泥加固红土的渗透特性 121
4.5.1 水泥加固红土的渗透系数 121
4.5.2 水泥对红土渗透系数的加固效果 122
4.6 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图像特征 123
4.6.1 土体微结构的研究 123
4.6.2 水泥加入前后红土的微结构图像特征 124
4.6.3 试样养护前后红土的微结构图像特征 125
4.6.4 剪切前后红土的微结构图像特征 128
4.6.5 压缩前后红土的微结构图像特征 129
4.7 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参数特征 130
4.7.1 水泥加固红土微结构参数的提取 131
4.7.2 水泥加入前后红土的微结构参数特征 135
4.7.3 试样养护前后红土的微结构参数特征 136
4.7.4 剪切前后红土的微结构参数特征 137
4.7.5 压缩前后红土的微结构参数特征 138
4.8 水泥加固对红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139
4.8.1 水泥对红土的加固作用 139
4.8.2 水泥加固对红土击实特性的影响 139
4.8.3 水泥加固对红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 140
4.8.4 水泥加固对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141
4.8.5 水泥加固对红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142
4.9 水泥加固红土抗剪强度的神经网络模型 143
4.9.1 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 143
4.9.2 水泥加固红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144
4.9.3 水泥加固红土抗剪强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145
4.9.4 水泥加固红土抗剪强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149
4.9.5 抗剪强度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和评价 150
第5章 掺砂加固红土的特性 152
5.1 试验材料及方案 152
5.2 掺砂红土的界限含水特性 153
5.2.1 掺砂红土的界限含水指标 153
5.2.2 红土的界限含水掺砂效果 154
5.3 掺砂红土的击实特性 155
5.3.1 掺砂红土的最佳击实指标 155
5.3.2 红土最佳击实指标的掺砂效果 156
5.4 掺砂红土的强度特性 157
5.4.1 掺砂红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157
5.4.2 掺砂红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158
5.4.3 红土的强度掺砂效果 158
5.5 掺砂红土的微结构特征 160
5.6 掺砂红土的作用机理 163
5.7 掺砂对红土特性的影响 164
5.7.1 掺砂对红土含水特性的影响 164
5.7.2 掺砂对红土击实特性的影响 164
5.7.3 掺砂对红土强度特性的影响 165
第6章 结论 166
6.1 玻璃纤维加筋红土的特性 166
6.1.1 加筋红土的界面作用特性 166
6.1.2 加筋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166
6.1.3 红土的加筋效果 167
6.1.4 加筋红土的广义等效围压和极限平衡条件 167
6.1.5 不同破坏形式下加筋红土的强度参数 168
6.1.6 红土的加筋机理 168
6.2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特性 169
6.2.1 单一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受力特性 169
6.2.2 复合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受力特性 169
6.2.3 复合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剪应力—剪位移特征 170
6.2.4 红土的加固效果 170
6.2.5 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的作用 170
6.3 水泥加固红土的特性 171
6.3.1 水泥加固红土的受力特性 171
6.3.2 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特性 171
6.3.3 水泥加固红土抗剪强度的神经网络模型 171
6.3.4 水泥加固红土的作用 172
6.4 掺砂加固红土的特性 172
6.4.1 掺砂红土的宏观特性 172
6.4.2 掺砂红土的微结构特性 173
6.4.3 红土的掺砂机理 173
符号说明 174
参考文献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