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美学史论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 3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的实践体现 7
人民文艺的要义所在 9
人民性的回归与发展 12
论人民性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15
理学美学的是非考辨 25
明代中晚期的性情论美学 34
明清小说序跋中的理论建构 4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55
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 63
“新批评”方法的起点与末路 74
从结构主义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83
第二编 唐诗品鉴 91
唐代格律诗的体式规范性 91
试论旧体诗的韵律问题 99
试论五言诗的字韵与体式 105
关于五言律诗的写作 116
七言绝句写作的几个问题 128
七言律诗的诗体与律制 140
唐诗三百首的价值与意义 145
唐人近体诗的引例点评 153
唐代诗人的进士梦 166
在宦途失趣的唐代诗人 175
因谏言被贬的唐代诗人 182
与国同难的唐代诗人 187
学诗先读《千家诗》 195
从李白的几首七言绝句看立题选材与寄意 197
第三编 文化视点 203
论文学艺术的价值 203
什么是艺术的回答 207
文艺家当尽的天职 208
自觉守护和推动乡土文化的发展 210
英模常伴少年行 213
抗日文艺战线的丰功伟绩 215
副刊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220
巴金老的真诚之心 222
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的文化途径 223
庆炳先生学养的三个支点 232
“老有所为”与“无为之为” 235
从摄影看灾难题材的意义表现 237
诗人牟心海艺有多成的超越创造 244
文体意义上的墓志与祭文 250
高尔基对不抵抗哲学的批判 255
《送瘟神二首》的方向启示 258
用读书培育和建造文化生命 262
民众文化素质的培养 279
学“国学”以明“师道” 283
长销书与“畅销书” 285
谈新时期的国学热 288
经典诵读的文化寻根 291
面对国学热的思考 293
“国学”: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298
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公民美德 307
弘扬国学精粹以复兴民族文化 309
谈经典的文本与选本经典 312
童年时代的地方文化影响 314
弱水三千饮一瓢 318
《古典文林漫步》题记 321
在欧美文学天地中漫游 323
从思维到文字的外化 326
我的读书体会 332
第四编 作品论评 337
乘文字以自得的逍遥游 337
精求文字著华章 350
张学良传奇人生的内心探索 354
王充闾的文学成就 358
林声:辽瓷开创新三彩 359
思想才情自由驰骋的序跋之作 361
老去诗篇浑漫与 364
论文畅的文学成就 368
笔干气象 意结辞章 371
书画心源始于诗 377
史鉴与诗教的审美双重创造 387
举步程高日垒新 393
看世间何谓友情 396
辽水泱泱汇笔端 399
《爱的诉说》是一曲“大爱之歌” 402
寄情寓志的联语创作 405
给创作以理论评量与推动 408
辽宁女性文学的历史评定 411
走进宗白华美学体系的核心 414
诗人须有的爱国情怀 417
融三性于一体的非常之作 421
弘扬中华文化的功德之举 424
读孙琳的《蓝雪》有所感识 428
读刘东杰的《灯下书影》 432
对作品的解析是文学评论的起点 434
读谢毅的获奖诗词有感 438
萍踪留影写深情 441
丘壑内营的山水观照 445
人性是一棵开花的树 448
让“三工”题材为文坛壮彩 451
读《卧龙湖往事》随记 454
文人的“相轻”与“相重” 456
万般景象呈心象 460
一个值得称道学术之举 462
一卷宏伟的形象史诗 464
阅读文哲的诸子研究有识 468
题程义伟扇面画创作 470
谈王静在铜版纸上的线性刀刻画 471
理扶质以立干 473
《艺术辽宁》的文化自信 477
文学海域的辽宁舰 479
同泽画苑在证明 481
使评论升越为研究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