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教系列教材 无机化学 专题教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文广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309140903
  • 页数:1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为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学生学习《无机化学》而编著的一本教学辅导书,也可供其它院校学生学习《普通化学》、《大学化学》、《化学原理》等相关课程时参考。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得到了迅猛发展,无机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厚实,学科内容越来越丰富。但另一方面,由于受教材篇幅和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学中无机化学的很多疑难问题、易混淆问题、带根本性规律性的问题又往往在教材和课堂上无法得到详尽的阐释,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效果。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的实践,结合平时的研究,选择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梳理、探讨,编写成了此书。目的在于通过它,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无机化学的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希望通过它的出版,能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促进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1 判断多原子共价分子内部结构的思路和方法 1

1.1 判断多原子共价分子内部结构的逻辑思路 2

1.2 多原子分子中心原子的确定 2

1.3 中心原子轨道杂化方式的判断 3

1.3.1 中心原子轨道杂化方式与其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总数的关系 3

1.3.2 中心原子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的求算方法 3

1.4 分子几何构型的判断 4

1.5 分子内部价键结构的合理推定 6

1.5.1 单中心分子内部价键结构的推定 7

1.5.2 多中心分子内部价键结构的推定 9

1.6 结语 10

专题2 中心原子轨道杂化方式与分子价电子总数的关系 12

2.1 原子轨道杂化方式与价电子总数的关系 12

2.2 上述关系的依据及蕴含的原理 13

2.3 分子结构实例分析 14

2.4 分子中“增减氧硫,杂化不变”的有趣现象 16

专题3 原子半径收缩的分区特征及其成因与意义 18

3.1 原子半径收缩的分区特征 18

3.2 原子半径收缩呈现分区特征的成因分析 19

3.3 原子半径收缩体现分区特征的意义和影响 20

3.3.1 d区收缩的意义和影响(以钪系收缩为例) 21

3.3.2 f区收缩的意义和影响(以镧系收缩为例) 22

专题4 元素的Z*/r对物质性质的广泛影响 24

4.1 影响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 24

4.2 影响元素的电负性 25

4.3 影响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填充次序 25

4.4 影响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电离次序 26

4.5 影响金属单质的原子化焓 26

4.6 影响化合物的键性比例 27

4.7 影响共价键的键能 28

4.8 影响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 28

4.9 影响离子的水合能 29

4.10 影响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性 29

4.11 影响配合物晶体场的分裂能 30

4.12 影响化合物的水解性 31

4.13 影响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31

4.14 影响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32

4.15 影响含氧酸的酸强度 32

4.16 影响含氧酸的缩合性 33

4.17 影响物质的颜色 33

4.18 导致第四周期p区元素的不规则性 34

4.19 引起“对角线规则”之现象 34

4.20 结语 35

专题5 形近义异,似是而非 36

5.1 金属性与金属键 36

5.1.1 概念的含义 36

5.1.2 宏观能量和理化性质方面的数据比较 37

5.1.3 微观结构方面的洞察分析 38

5.2 离子性与离子键 39

5.2.1 概念的含义 39

5.2.2 宏观能量和理化性质方面的数据比较 39

5.2.3 微观结构方面的洞察分析 40

5.3 共价性与共价键 41

5.4 结语 42

专题6 软硬酸碱规则及其理论基础与化学应用 43

6.1 皮尔逊软硬酸碱的分类及软硬酸碱的亲和规则 43

6.1.1 软硬酸碱的分类和判断 43

6.1.2 软硬酸碱的亲和规则 45

6.2 软硬酸碱规则的理论基础 45

6.2.1 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的支持 45

6.2.2 π键理论的支持 46

6.2.3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的支持 46

6.3 软硬酸碱规则在化学上的应用探讨 46

6.3.1 解释化合物的稳定性 46

6.3.2 解释自然界中矿物的存在形式 47

6.3.3 解释人体内和人发中宏微量元素的结合方式 47

6.3.4 解释配合物的键合异构现象 48

6.3.5 解释原子簇化合物中M—M(金属—金属)键的形成 48

6.3.6 解释化学反应的方向 48

6.3.7 解释化学反应的速度 49

6.3.8 解释催化作用 49

6.3.9 解释类聚效应 49

6.3.10 解释物质的溶解性 50

专题7 前线轨道理论及其对氢碘双分子基元反应机理的否定 52

7.1 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及前线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52

7.2 前线轨道理论对氢碘双分子基元反应机理的否定 53

7.3 氢碘化合反应实际机理讨论 54

专题8 多重平衡共存—互动思想与化学问题解决 56

8.1 多重平衡共存—互动思想的内涵及相关证明 56

8.2 多重平衡共存—互动思想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57

8.2.1 解释反应现象,判断反应产物 57

8.2.2 认识耦合作用,理解反应条件 58

8.2.3 简便快速地判断各种综合反应平衡常数与各物质离解或形成常数间的关系 59

8.2.4 灵活准确地由已知电对的?θ计算其他电对的?θ 60

8.2.5 灵活快速地由已知电对的?θ计算各种化学过程的平衡常数 62

8.2.6 灵活简便地求解物质的溶解度 63

专题9 耦合反应及其应用 64

9.1 稳定性含氧酸盐的还原分解 64

9.2 稳定性氧化物的卤代转化 66

9.3 难溶性盐的氧化络合溶解 67

9.4 惰性金属的硫化—氧化或氧化—络合溶解 68

专题10 关于无机物质水解反应的讨论 71

10.1 水解反应的一般机理 71

10.1.1 BCl3的水解 71

10.1.2 CaC2的水解 72

10.1.3 NCl3的水解 73

10.1.4 PCl3的水解 73

10.2 水解趋势的判断 74

10.2.1 结构上可从相关原子的电荷、半径、电子层结构分析 74

10.2.2 表观上可从水解反应的逆反应趋势来判断 75

10.2.3 外界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水解反应的发生 76

10.3 水解产物的类型 76

10.3.1 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或含氧酸及氢化物 76

10.3.2 不完全水解生成碱式盐或氧基盐及氢化物 76

10.3.3 水解产物会进一步发生作用的情况 77

专题11 化学教学中类比思维的应用 78

11.1 科学家运用类比思维进行探索发现的启示 78

11.2 类比是理解、记忆各种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79

11.3 类比是化学应试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捷径” 81

11.4 教学中应注意类比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结合 82

专题12 氟分子的强氧化性与氟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关系讨论 85

12.1 问题的提出 85

12.2 关于F2、Cl2的氧化性强弱及其与元素得电子能力关系的讨论 86

12.2.1 在水溶液中反应形成水合卤离子 87

12.2.2 卤素分子与金属单质反应 87

12.2.3 卤素分子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88

12.3 结语 89

专题13 基于性构相依核心化学思想的元素化学的教学与思考 90

13.1 问题的提出 90

13.2 关于臭氧分子的基本实验事实 91

13.3 共价键理论对O3分子结构的分析 92

13.3.1 价键法及杂化轨道理论对臭氧分子原子间键合关系的分析 92

13.3.2 分子轨道理论的处理方法对臭氧分子中π3 4键键级的分析 93

13.3.3 臭氧的分子结构对其性质、存在、制备、用途决定性影响的阐释 94

13.4 思考与感悟 95

专题14 极致归中,价态均化 96

14.1 氧化还原反应的归中律 96

14.2 氧化还原反应极致归中、价态均化的有趣现象 97

14.3 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重要规律 97

专题15 基于对比教学法的磷化学的课堂教学与思考 99

15.1 问题的提出 99

15.2 基于对比教学法的磷化学的课堂教学例举 99

15.2.1 磷的同素异形体单质 99

15.2.2 磷的氢化物和卤化物 101

15.2.3 磷的含氧化合物 102

15.3 思考与感悟 104

专题16 八隅体规则及其对硼族元素化合物特殊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阐释 107

16.1 八隅体规则的含义 107

16.2 八隅体规则对硼族元素化合物特殊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阐释 108

16.2.1 解释甲硼烷BH3单体分子的不存在 108

16.2.2 解释最简硼烷B2H6的三中心两电子键 108

16.2.3 解释BF3单体分子的存在和结构 109

16.2.4 解释氯化铝二聚分子Al2Cl6的结构 110

16.2.5 解释氟化铝单体分子AlF3的实际存在和结构 110

16.2.6 解释氮化硼晶态物质的存在、结构和性质 110

16.2.7 解释H3BO3是一元酸而非三元酸 111

16.2.8 解释B2H6和Al2Cl6可与某些路易斯碱反应形成稳定的加合物 111

16.2.9 解释BF3与NaF反应可形成稳定的NaBF4 112

16.2.10 解释硼卤化物BX3的路易斯酸性变化规律为BF3<BCl3<BBr3<BI3 112

16.3 结语 113

专题17 MO理论和能量补偿原理对碱金属燃烧产物的成因解释 114

17.1 问题的提出 114

17.2 MO理论和能量补偿原理对碱金属燃烧产物差异性的分析 114

17.3 结语 117

专题18 巧用逻辑的思维方式,讲活无机的元素化学 118

18.1 巧用比较思维,讲解铜族元素的通性和变化规律性 119

18.2 善用分析思维,讲解铜元素存在的两种主要价态 120

18.3 活用归纳思维,讲解Cu(Ⅰ)的稳定存在形式 121

18.4 多用演绎思维,讲解Cu(Ⅰ)和Cu(Ⅱ)的转化条件 121

18.5 借用类比思维,讲解金、银相同的提炼方法及CuI、AgBr相同的溶解条件 122

18.6 结语 123

专题19 问题引导法在过渡元素教学中的应用 124

19.1 基于PBL教学策略的无机化学过渡元素教学的问题设计 124

19.2 基于LBL教学模式的疑难问题讨论和课堂启发讲解 126

19.2.1 过渡元素的族、区归属及其外围电子构型 126

19.2.2 过渡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特点 126

19.2.3 过渡元素的多态、有色成因 127

19.2.4 过渡金属的高价态离子在水溶液中多以氧合离子形式存在的原因 127

19.2.5 如何用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解释Cr(Ⅲ)的各种水合、氨合配离子的颜色变化规律 128

19.2.6 镧系收缩概念的内涵和成因,镧系元素性质极为相似的结构根源 129

19.2.7 第ⅧB族元素中“铁系”“铂系”称谓的原因 130

19.2.8 配合物的形成对金属离子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130

19.3 结语 131

专题20 无机物质的英文命名与解读 133

20.1 化学元素的命名与解读 133

20.1.1 元素名称中词干的由来 133

20.1.2 元素名称中词尾所表示的意义 136

20.2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与解读 136

20.2.1 非金属元素二元化合物的命名与解读 136

20.2.2 无机酸碱的命名与解读 137

20.2.3 无机盐的命名与解读 137

20.2.4 无机配合物的命名与解读 138

20.3 结语 138

主要参考文献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