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贺兰山地综述 1
第一节 贺兰山名称由来 2
第二节 贺兰山主要沟谷及山峰 9
一、贺兰山东麓主要沟谷 10
二、贺兰山西麓主要沟谷 16
三、贺兰山余脉主要沟谷 19
四、贺兰山主要山峰 19
第三节 第四纪冰川对贺兰山的影响 22
一、气候影响 22
二、植被影响 23
三、人类生存影响 24
第四节 贺兰山水文与土壤 26
一、水文特征 26
二、土壤特征 27
第五节 贺兰山自然资源 27
一、植被资源 27
二、动物资源 29
三、矿藏资源 29
第二章 贺兰山之根 32
第一节 原始社会 33
第二节 夏至春秋战国时期 33
第三节 秦汉时期 33
第四节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 35
第五节 隋至五代时期 35
第六节 宋至元时期 36
第七节 明清时期 36
第八节 贺兰山周边著名历史人物 37
第三章 贺兰山之魂 38
第一节 原始社会文化遗存 38
一、贺兰山东麓及周边文化遗存 38
二、贺兰山西麓及周边新石器文化遗存 44
第二节 汉唐遗址与墓葬 47
一、老关疙瘩汉代遗址 47
二、暖泉汉墓群 47
三、平吉堡汉墓群 47
四、张家山汉墓群 47
五、宣和林场汉墓群 47
六、玉泉营唐墓群 48
第三节 西夏遗址 48
一、西夏离宫遗址 48
二、古瓷窑遗址 48
三、钱币窑遗址 49
四、西夏陵 52
五、希勃图城址 52
第四节 贺兰山石窟石刻塔 53
一、涝坝口石刻 53
二、大枣沟石刻 53
三、石刻岩画塔 53
四、通湖山石刻 53
五、苏木图石窟 53
第五节 贺兰山长城遗址 54
一、秦汉长城烽火台遗址 54
二、明长城遗址 54
三、烽火台遗址 56
四、双石盒子采石场遗址 60
第六节 贺兰山寺庙塔林遗址 60
一、东麓寺庙塔林遗址 60
二、西麓寺庙塔林遗址 64
第七节 贺兰山文化的独特性 70
一、贺兰山东、西麓文化的相似性 70
二、贺兰山东、西麓文化的差异性 70
三、贺兰山独特的文化特征 71
第四章 承载历史之魂——贺兰山岩画 72
第一节 贺兰山岩画形成的文化背景 72
一、万物有灵是刻制岩画的精神之本 73
二、图腾崇拜是刻制岩画的记忆再现 74
三、鬼神崇拜是刻制岩画的情感寄托 74
第二节 贺兰山岩画的历史承载 75
第五章 贺兰山岩画的分布 76
第一节 东麓地区岩画分布 76
一、东麓岩画分布情况 76
二、东麓岩画风格特征 95
第二节 西麓地区岩画分布 96
一、西麓岩画分布情况 96
二、西麓岩画风格特征 109
第三节 贺兰山余脉及周边地区岩画 109
一、余脉及周边岩画分布情况 109
二、余脉及周边岩画风格特征 116
第四节 贺兰山延伸带地区岩画 117
一、延伸带岩画分布情况 117
二、延伸带岩画风格特征 120
第五节 贺兰山东、西麓岩画特点 120
一、贺兰山东、西麓岩画的相似性 120
二、贺兰山东、西麓岩画的差异性 121
第六章 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与研究 124
第一节 贺兰山岩画的发现 124
第二节 贺兰山岩画的研究 125
一、研究状况 125
二、类别研究 127
第三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特色与研究价值 137
一、贺兰山岩画的文化特色和构成形态 137
二、贺兰山岩画的价值 138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现代调查方法与科学记录 139
一、拍摄方法 139
二、墨拓方法 139
三、临摹方法 140
第七章 贺兰山岩画的保护与利用 141
第一节 贺兰山岩画的保护状况 141
一、东麓岩画保护状况 141
二、西麓岩画保护状况 147
第二节 贺兰山岩画保护方法 147
一、贺兰山岩画损毁 147
二、贺兰山岩画保护 149
第三节 贺兰山岩画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151
一、断代问题,尚未根本性解决 151
二、认同感不够,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52
三、系统性与工程性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153
四、研究保护机构整合不够,研究队伍薄弱 154
五、专项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岩画今后的发展 154
六、解决的思路 155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的开发利用 156
一、建设回顾 156
二、经验总结 159
三、未来展望 160
附录 161
贺兰山诗词选 161
贺兰山西麓乌海市桌子山各岩画图录 193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星光岩画图录 208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寺岩刻图录 226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岩画 232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岩画 234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南寺石雕岩画群及藏文经文岩刻 242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汉镇鹰爪湾岩画 250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罕乌拉苏木庆格勒图嘎查艾日登哈拉岩画 259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岩画 260
参考文献 274
跋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