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历史沿革 1
1.1 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卫生制度 2
1.2 1978—2006年旧医改时期的医疗卫生制度 9
1.3 2006年至今新医改时期的医疗卫生制度 26
1.4 新医改的意义 41
第2章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概述 43
2.1 美国的市场主导型医疗卫生体制 43
2.2 德国的社会保险型医疗卫生体制 52
2.3 英国的福利型医疗卫生体制 58
2.4 日本的医疗卫生体制 67
2.5 不同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75
第3章 药品、医生服务的性质界定 78
3.1 对公共产品属性界定的简要回顾 78
3.2 药品、医生服务的性质 86
第4章 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的双重作用 91
第5章 医保控费机制和医保支付制度 96
5.1 进入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与医疗服务的确定机制 98
5.2 药品和医疗服务在消费过程中的控费机制 99
第6章 医疗服务价格机制 102
6.1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107
6.2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107
第7章 完善药品价格机制 110
7.1 我国药品价格形成和管理机制 110
7.2 构建国家层面的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价格谈判机制 116
第8章 医生收入制度、医保制度与医德和医患的关系 129
8.1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提高医生薪酬待遇 136
8.2 适度的工作强度 138
8.3 加强医德教育 139
8.4 加强医疗法制建设,保护医患双方的正当利益 141
第9章 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与分级诊疗体系 143
9.1 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辨析 143
9.2 全科医生与分级诊疗体系的关系 145
9.3 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7
9.4 西方国家医疗体系建设实践 150
9.5 全科医生在分级诊疗和卫生防疫中的作用 156
9.6 借鉴与建议 157
后记 160
参考文献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