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城市桥梁创作原理 1
1.1城市桥梁跨学科理论与方法概述 2
1.1.1城市桥梁与城市规划、建筑学 2
1.1.2城市桥梁与美学 8
1.1.3城市桥梁设计与创作、创意设计 21
1.2桥梁与城市要素之间的本构关系 26
1.2.1空间要素 27
1.2.2功能要素 43
1.2.3文化要素 52
1.3构筑城市桥梁复合型美学内涵 59
1.3.1桥梁美学范畴的内涵 60
1.3.2建筑美学范畴的内涵 69
1.3.3艺术美学范畴的内涵 82
1.4桥型结构是造型与结构的天然统一体 92
1.4.1城市桥梁创作的核心是桥型结构 92
1.4.2建筑创作与桥梁创作路径的交织 103
1.4.3核心路径的创作过程 108
第2章 欧美桥梁美学艺术简史 119
2.1古典艺术与技术萌芽(15世纪70年代至18世纪60年代) 119
2.1.1文艺复兴时期 120
2.1.2巴洛克建筑 122
2.1.3法国古典主义 122
2.2技术进步与复古思潮(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10年代) 124
2.2.1概述 124
2.2.2古典主义复兴 125
2.2.3浪漫主义 129
2.2.4折中主义 132
2.3新艺术新探索(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134
2.3.1工艺美术运动 134
2.3.2“新艺术”运动 135
2.4现代建筑运动催生结构艺术(20世纪10年代至50年代) 138
2.4.1概述 138
2.4.2机器美学 140
2.4.3有机建筑 142
2.4.4装饰艺术运动 144
2.5技术发展成就艺术多元化(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147
2.5.1技术发展与进步概述 147
2.5.2技术与形式 149
2.5.3典雅主义 153
2.5.4关注环境和人情化的倾向 156
第3章 现代城市桥梁建筑美学 159
3.1概述 159
3.1.1建筑美学在桥梁领域的探索和发展 159
3.1.2城市桥梁引入建筑美学的意义 163
3.1.3建筑美学理论与思想的几个特性 168
3.2现代城市桥梁对城市文脉与地方文化的解读 173
3.2.1概述 173
3.2.2古典艺术的扬弃 175
3.2.3新的装饰美学 178
3.2.4本土化审美与民俗艺术表现 180
3.2.5城市文脉的有机关联 182
3.3现代城市桥梁对功能与环境的态度 184
3.3.1概述 185
3.3.2有机建筑的诠释 185
3.3.3建筑中有机性的表现 187
3.3.4自然化生态化审美 188
3.3.5气候环境与地形地势的关切 190
3.4现代城市桥梁对结构与技术的策略 193
3.4.1概述 194
3.4.2修辞学家与诗意空间 196
3.4.3精湛的结构技术 198
3.4.4时代感的空间意向与艺术效果 200
3.4.5光技的炫示 202
3.4.6创建城市地标 203
第4章 城市桥梁评论 205
4.1城市桥梁评论的背景 206
4.1.1建筑评论的发展 206
4.1.2桥梁评论的历史和发展 207
4.2城市桥梁评论与评价的本体 210
4.2.1城市桥梁评论的内涵 210
4.2.2城市桥梁评论的基本属性 212
4.2.3城市桥梁评论的作用 215
4.3城市桥梁评论的主体 217
4.3.1普通大众 218
4.3.2专业人士 220
4.3.3主管人士 222
4.3.4参与桥梁评论的媒介 223
4.4城市桥梁评论的客体 224
4.4.1城市桥梁的形态 224
4.4.2城市桥梁的功能 229
4.4.3城市桥梁的科学技术 231
4.5城市桥梁评论的方法 232
4.5.1城市桥梁评论的对象 232
4.5.2城市桥梁评论的标准 235
4.5.3城市桥梁评论的模式 236
第5章 城市桥梁创作案例 243
5.1衢州荷一路衢江大桥方案 243
5.1.1方案创作和结构设计 243
5.1.2方案总体计算 250
5.1.3结构体系和参数分析 265
5.2上海苏州河昌平路桥方案 268
5.2.1项目概况 268
5.2.2桥位自然条件及主要技术标准 269
5.2.3方案思考与创作 271
5.2.4方案概念设计主要成果 278
5.3上海董家渡跨中山南路人行天桥方案 284
5.3.1项目概况 285
5.3.2设计理念与目标 285
5.3.3方案创作 289
5.3.4方案汇总与综述 297
图片来源索引 299
参考文献 309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