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仁者爱人,事亲以敬 2
姚信:古人行善者,以为己度 2
王阳明:心地好,是良士 7
苏洵: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 13
陈确:敬于父母则孝顺 18
蔡襄:人之子孝,本于养亲以顺其志 22
第二章 诚实知报,择良为友 28
袁采:言忠信,行笃敬 28
包拯: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32
郑板桥:要须长其忠厚之情 37
颜之推:君子必慎交游焉 42
第三章 家国情怀,心系天下 47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7
陈宝琛:传家先志节,报国恃精神 51
甘国宝:居官廉慎,尽心报国 56
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60
第四章 勤学好问,志在千里 66
刘邦:可勤学习 66
严复:有志之士,须以济世立业为务 70
陈帙: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 74
左宗棠:志患不立,尤患不坚 78
第五章 修身养性,谨言慎行 84
林纾:不勇无以趋事业,不忍无以就事业 84
曾国藩:明德、新民、止至善 89
马援: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 94
林旭:威重以固学,谨慎以律己 98
第六章 不骄不躁,淡泊名利 103
郭阶三:勿争利,勿争功,勿争名,勿争气 103
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107
孙奇逢:余谓童蒙时,便宜淡世俗浓华之念 112
第七章 知礼明理,通晓大义 118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118
范仲淹: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123
李鸿章:不可恃父兄显贵而仗势欺人 127
薛瑄:于伦理明而且尽,始得称为人之名 131
第八章 吃苦耐劳,兴起善心 136
敬姜: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136
张之洞:勿惮劳,勿恃贵 140
霍韬:幼事农业,力涉勤苦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