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浙江翻译文学的历史进程及深远影响 1
第一编 清末民初的浙江翻译文学 11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浙江翻译文学概述 11
第二章 魏易与“林译小说” 17
第一节 魏易的翻译活动 17
第二节 文言文意译及其价值 18
第三节 “林译小说”的警世性及其价值 21
第三章 沈祖芬与英国文学 25
第一节 沈祖芬的翻译活动 25
第二节 《绝岛漂流记》及其进取精神 26
第四章 吴梼与俄罗斯文学 30
第一节 吴梼的翻译活动 30
第二节 吴梼的翻译风格及其艺术贡献 31
第二编 五四运动时期的浙江翻译文学 37
第五章 五四运动时期浙江翻译文学概述 37
第六章 鲁迅的翻译 42
第一节 鲁迅的翻译活动 42
第二节 鲁迅的翻译理论与艺术贡献 48
第三节 鲁迅对中国文学以及中国翻译的影响 56
第七章 周作人的翻译 60
第一节 周作人的翻译活动 60
第二节 周作人的译学思想及其艺术实践 64
第八章 徐志摩与英国诗歌 69
第一节 徐志摩的翻译活动 69
第二节 徐志摩与英国诗歌 73
第三节 徐志摩与哈代 76
第九章 茅盾的翻译 80
第一节 茅盾的翻译活动 80
第二节 茅盾翻译理论与艺术贡献 83
第三节 茅盾对世界文学的借鉴 85
第三编 三四十年代的浙江翻译文学 89
第十章 三四十年代浙江翻译文学概述 89
第十一章 郑振铎与泰戈尔 98
第一节 郑振铎的翻译活动 98
第二节 郑振铎与《世界文库》 100
第三节 郑振铎与泰戈尔 103
第十二章 傅东华的翻译 108
第一节 傅东华的翻译活动 108
第二节 《飘》的翻译风格与意义 110
第十三章 戴望舒与象征派诗歌 115
第一节 戴望舒的翻译活动 115
第二节 戴望舒与欧美现代诗歌的关系 117
第十四章 朱生豪与莎士比亚 126
第一节 朱生豪的翻译活动 126
第二节 朱生豪与莎士比亚的流传 128
第三节 朱生豪的译文风格与历史意义 130
第十五章 夏衍与苏联文学 138
第一节 夏衍的翻译活动 138
第二节 夏衍与苏联进步文学 139
第三节 夏衍的译文风格以及对戏剧创作的影响 141
第十六章 曹未风的翻译 144
第一节 曹未风的翻译活动 144
第二节 曹未风与莎剧翻译 146
第十七章 黄源的翻译 151
第一节 黄源的翻译活动 151
第二节 黄源与《译文》 153
第十八章 林淡秋的翻译 156
第一节 林淡秋的翻译活动 156
第二节 林淡秋与苏联及东北欧文学 157
第四编 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浙江翻译文学 163
第十九章 建国17年浙江翻译文学概述 163
第二十章 丰子恺的翻译 170
第一节 丰子恺的翻译活动 170
第二节 丰子恺与《源氏物语》 172
第三节 丰子恺和他的翻译主张 176
第二十一章 朱维之的翻译 178
第一节 朱维之的翻译活动 178
第二节 朱维之的翻译特色和理论贡献 179
第三节 朱维之以及基督教文化与文学 183
第二十二章 叶水夫的翻译 185
第一节 叶水夫的翻译活动 185
第二节 叶水夫与《青年近卫军》 187
第二十三章 施蛰存的翻译 190
第一节 施蛰存的翻译活动 190
第二节 施蛰存与东北欧文学 193
第三节 施蛰存的翻译特色与影响 194
第二十四章 李俍民与“英烈传” 197
第一节 李俍民的翻译活动 197
第二节 《牛虻》及其“英烈传” 198
第五编 新时期的浙江翻译文学 205
第二十五章 新时期浙江翻译文学概述 205
第一节 新时期翻译文学成就综述 205
第二节 新时期浙江诗歌翻译 208
第三节 世界文豪全集系列翻译 210
第四节 翻译文学的理论探索 212
第二十六章 草婴与托尔斯泰 216
第一节 草婴的翻译活动 216
第二节 草婴与托尔斯泰小说 218
第三节 草婴的翻译风格与艺术贡献 219
第二十七章 飞白与外国诗歌 222
第一节 飞白的翻译活动 222
第二节 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 223
第三节 飞白的翻译风格与艺术贡献 224
第二十八章 宋兆霖与翻译小说 230
第一节 宋兆霖的翻译活动 230
第二节 索尔·贝娄及英美小说的译介 231
第三节 宋兆霖的翻译风格与艺术贡献 233
结语 浙江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236
主要人名书名索引 241
浙江翻译文学大事记 257
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