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1
第一章 建置沿革 3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32
第二节 历史沿革 33
第三节 村街区划 35
第四节 村名溯源 36
第二章 自然环境 39
第一节 地形地貌 40
第二节 地层结构 41
第三节 地质构造 42
第四节 自然资源 44
第五节 气候物候 49
第六节 自然灾害 62
第七节 环境保护 69
第三章 人口姓氏 73
第一节 总量 变动 74
第二节 人口结构 78
第三节 人口素质 80
第四节 姓氏源流 85
第五节 婚姻家庭 97
第六节 计划生育 99
第七节 村民生活 104
第四章 所有制变革 111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12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 116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19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 121
第五章 种植业 123
第一节 耕地劳力 123
第二节 农具农机 131
第三节 肥料农药 132
第四节 作物 135
第五节 耕作技术 142
第六节 水利 146
第七节 农田基本建设 148
第八节 植树造林 151
第六章 养殖业 153
第一节 饲草饲料 154
第二节 耕畜饲养 155
第三节 家畜家禽 158
第四节 疫病防治 163
第七章 采煤业 165
第一节 经营体制 165
第二节 煤窑矿井 169
第三节 煤炭生产 175
第四节 安全管理 178
第八章 木器加工业 185
第一节 私营制作 186
第二节 集体生产 188
第三节 个体加工 188
第四节 规模经营 189
第五节 设备产品 195
第六节 经营策略 199
第九章 第三产业 203
第一节 印染业 204
第二节 商业 208
第三节 服务加工业 211
第四节 建筑建材业 217
第五节 运输业 222
第六节 铸造制造业 225
第十章 村庄建设 229
第一节 村街规划 230
第二节 街巷道路 232
第三节 民宅建筑 233
第四节 公共设施 237
第十一章 中共西沟村支部 241
第一节 组织沿革 242
第二节 组织建设 246
第三节 思想建设 249
第四节 制度建设 253
第五节 党员代表 259
第六节 主要活动 262
第十二章 村政村务 267
第一节 村政机构 268
第二节 代表会议 273
第三节 村务管理 275
第四节 治安保卫 民事调解 281
第五节 普法工作 284
第六节 民政工作 285
第十三章 群团组织与兵事 287
第一节 青少年组织 288
第二节 妇女组织 290
第三节 农民组织 292
第四节 人民武装 293
第五节 其他组织 295
第六节 兵役 296
第七节 兵事记略 299
第十四章 教育 301
第一节 儒学教育 301
第二节 普通教育 303
第三节 教师队伍 308
第四节 管理设施 313
第五节 人材输送 321
第六节 成人教育 324
第十五章 文化艺术 327
第一节 设施设备 328
第二节 文艺组织 329
第三节 文娱活动 333
第四节 曲艺趣话 337
第五节 文艺创作 340
第六节 民间艺术 349
第七节 故事传说 352
第八节 歌谣谚语 358
第九节 诗词联赋 380
第十节 古迹 391
第十六章 卫生 体育 395
第一节 公共卫生 396
第二节 民间医药 397
第三节 医疗保健 400
第四节 妇幼保健 403
第五节 老年保健 404
第六节 体育锻炼 407
第十七章 村风民俗 409
第一节 岁时习俗 410
第二节 饮食习俗 418
第三节 服饰习俗 421
第四节 忌讳习俗 422
第五节 陋习 423
第六节 礼仪习俗 425
第七节 其他习俗 429
第十八章 人物 431
第一节 传记 431
第二节 简介 444
第三节 烈士 军残 458
附录 460
一、文件 460
二、文存 466
修志感言 478
故梓影存 486
一、上街民宅照 486
二、下街民宅照 507
三、公共 企业 商业建筑照 528
修志始末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