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医学基础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立艳著
  • 出 版 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3787183
  • 页数:2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套系中的一本。本教材力求体现中医学基本思想和内容,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与发病,体质,四诊,辩证,养生与治则,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等。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1

一、先秦两汉时期 1

二、魏晋隋唐时期 2

三、宋金元时期 2

四、明清时期 2

五、近代和现代 3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一、整体观念 3

二、辨证论治 5

思考与练习 7

第一章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 8

第一节 阴阳学说 8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9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9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3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14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5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6

思考与练习 19

第二章 藏象学说 21

第一节 五脏 22

一、心 22

二、肺 24

三、脾 26

四、肝 28

五、肾 31

第二节 六腑 35

一、胆 35

二、胃 35

三、小肠 36

四、大肠 37

五、膀胱 37

六、三焦 37

第三节 奇恒之腑 38

一、脑 38

二、女子胞 39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39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39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43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43

思考与练习 45

第三章 气、血、津液 46

第一节 气 46

一、气的概念 46

二、气的生成 47

三、气的运动 48

四、气的功能 49

五、气的分类 50

第二节 血 51

一、血的概念 51

二、血的生成 52

三、血的运行 52

四、血的功能 52

第三节 津液 53

一、津液的概念 53

二、津液的代谢 53

三、津液的功能 54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55

一、气与血的关系 55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56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57

思考与练习 57

第四章 经络 59

第一节 概述 59

一、经络的概念 59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60

第二节 十二经脉 61

一、命名 61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61

三、分布规律 62

四、表里关系 62

五、流注次序 62

六、循行路线 62

第三节 奇经八脉 70

一、督脉 70

二、任脉 71

三、冲脉 71

四、带脉 72

五、阴跷脉与阳跷脉 73

六、阴维脉与阳维脉 74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75

一、沟通联系 75

二、运行气血 76

三、感应传导 76

四、调节平衡 76

第五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77

一、说明病理变化 77

二、指导疾病的诊治 77

思考与练习 78

第五章 病因、病机与发病 80

第一节 病因 80

一、外感病因 81

二、内伤病因 88

第二节 病机 93

一、邪正盛衰 94

二、阴阳失调 96

第三节 发病 98

一、正邪与发病 99

二、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影响 100

思考与练习 101

第六章 体质 103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和形成 103

一、体质的概念 103

二、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104

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 106

一、体质分类的标准 106

二、常用体质分类的特征 106

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107

一、体质与发病 107

二、体质与病理变化 108

三、体质与诊断 108

四、体质与治疗 108

五、体质与养生 109

思考与练习 109

第七章 四诊 111

第一节 望诊 112

一、望神 112

二、望面色 113

三、望形态 114

四、望头面五官 115

五、望躯体 118

六、望四肢 119

七、望皮毛 119

八、望爪甲 121

九、望舌 121

十、望排出物 125

十一、望小儿指纹 125

第二节 闻诊 126

一、听声音 126

二、嗅气味 128

第三节 问诊 129

一、问一般项目 129

二、问主诉 129

三、问现病史 130

四、问既往史、生活史与家族病史 130

五、问现在症 130

第四节 切诊 137

一、脉诊 137

二、按诊 142

思考与练习 143

第八章 辨证 145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45

一、表里辨证 146

二、寒热辨证 147

三、虚实辨证 149

四、阴阳辨证 151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151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152

一、气病辨证 152

二、血病辨证 154

三、津液病辨证 155

第三节 脏腑辨证 157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5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60

三、脾与胃病辨证 162

四、肝与胆病辨证 165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67

六、脏腑兼病辨证 170

第四节 六经辨证 173

一、太阳病证 173

二、阳明病证 174

三、少阳病证 175

四、太阴病证 175

五、少阴病证 175

六、厥阴病证 175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176

一、卫分证 176

二、气分证 176

三、营分证 176

四、血分证 177

思考与练习 178

第九章 养生与治则 179

第一节 养生 179

一、养生的基本原则 179

二、养生的基本方法 181

第二节 治则 182

一、既病防变 182

二、治病求本 183

三、扶正祛邪 185

四、调衡阴阳 186

五、调理气血 187

六、调理脏腑 188

七、三因制宜 188

思考与练习 189

第十章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191

第一节 感冒 191

一、病因与病机 191

二、诊断要点 191

三、辨证论治 192

四、预防调护 192

第二节 咳嗽 193

一、病因与病机 193

二、诊断要点 193

三、辨证论治 193

四、预防调护 194

第三节 喘证 194

一、病因与病机 195

二、诊断要点 195

三、辨证论治 195

四、预防调护 196

第四节 不寐 196

一、病因与病机 196

二、诊断要点 196

三、辨证论治 197

四、预防调护 197

第五节 胃痛 198

一、病因与病机 198

二、诊断要点 198

三、辨证论治 198

四、预防调护 199

第六节 呕吐 199

一、病因与病机 199

二、诊断要点 200

三、辨证论治 200

四、预防调护 200

第七节 便秘 200

一、病因与病机 201

二、诊断要点 201

三、辨证论治 201

四、预防调护 202

第八节 泄泻 202

一、病因与病机 202

二、诊断要点 202

三、辨证论治 202

四、预防调护 203

第九节 头痛 203

一、病因与病机 203

二、诊断要点 204

三、辨证论治 204

四、预防调护 205

第十节 眩晕 205

一、病因与病机 205

二、诊断要点 205

三、辨证论治 205

四、预防调护 206

第十一节 淋证 206

一、病因与病机 206

二、诊断要点 207

三、辨证论治 207

四、预防调护 208

第十二节 阳痿 208

一、病因与病机 208

二、诊断要点 208

三、辨证论治 208

四、预防调护 209

第十三节 郁证 209

一、病因与病机 209

二、诊断要点 209

三、辨证论治 209

四、预防调护 210

第十四节 虚劳 210

一、病因与病机 210

二、诊断要点 210

三、辨证论治 211

四、预防调护 212

第十五节 痹症 212

一、病因与病机 212

二、诊断要点 212

三、辨证论治 212

四、预防调护 213

第十六节 痛经 213

一、病因与病机 213

二、诊断要点 213

三、辨证论治 214

四、预防调护 214

第十七节 带下病 214

一、病因与病机 214

二、诊断要点 214

三、辨证论治 215

四、预防调护 215

第十八节 乳癖 215

一、病因与病机 215

二、诊断要点 215

三、辨证论治 216

四、预防调护 216

第十九节 疖 216

一、病因与病机 216

二、诊断要点 216

三、辨证论治 216

四、预防调护 217

第二十节 瘾疹 217

一、病因与病机 217

二、诊断要点 217

三、辨证论治 217

四、预防调护 218

第二十一节 痔 218

一、内痔 218

二、外痔 219

思考与练习 219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