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上篇 西方心理学与道学互动的文化背景及哲学基础 17
第一章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兴起及其与道学的相契 17
第一节 西方哲学的危机与现代转向 19
第二节 现象学运动 23
第三节 存在主义思潮 28
第四节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与道学的契合 32
第二章 现象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48
第一节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转型 49
第二节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对西方心理治疗学的影响 52
第三章 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相契 60
第一节 人性论的相契 60
第二节 整体观的相契 64
第三节 整合式思维的相契 66
第四节 调治思路的相契 70
中篇 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 83
第四章 道学与分析心理学 83
第一节 对立统一思想对荣格的启示 85
第二节 个体与社会之关系问题上的相契 95
第三节 《金华宗旨》对荣格的启示 100
第四节 无为思想对荣格的启示 105
第五章 道学与意义治疗学 114
第一节 意义治疗的主旨 115
第二节 因性而为与承担责任 117
第三节 “为人与人”与自我超越 122
第四节 “不与物迁”与选择的自由 125
第五节 不为物累与追寻意义 127
第六章 道学与人本心理学 133
第一节 人性本朴与人性非恶 134
第二节 顺应自然与接纳、开放 139
第三节 致虚守静与“存在认知” 143
第四节 少私寡欲与“高级需要” 145
第七章 道学与认知疗法 151
第一节 自然无为与摒弃偏执 153
第二节 宽容大度与力戒苛求 155
第三节 祸福相倚与去绝对化 160
第四节 常搜己过与自我反省 162
下篇 道学心理调治智慧的应用研究 173
第八章 道学对于调治焦虑/抑郁心理的启示 173
第一节 顺应自然以解郁虑 175
第二节 “穷反终始”以奋精神 180
第三节 安时处顺以调情绪 183
第四节 致虚守静以安心志 192
第九章 道学对调治浮躁心理的启示 201
第一节 浮躁心理的表现及其思想成因 201
第二节 不与物迁以守志操 205
第三节 宠辱不惊以拓胸襟 211
第四节 各当其分以发潜能 218
第五节 厚积薄发以成大业 220
第十章 道学对调治自卑心理的启示 227
第一节 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其形成机制 227
第二节 “物各有宜”以成俊才 229
第三节 “不位乎形”以超俗见 234
第四节 重德轻形以励心志 237
第五节 “有以自得”以存高远 243
第十一章 道家认知疗法及其操作与实例 251
第一节 道家认知疗法及其理论基础 251
第二节 道家认知疗法的操作程序 256
第三节 道家认知疗法的适应症 259
第四节 治疗案例及其疗效 260
结语 走向精神超越和人格完善 267
第一节 率真质朴:奠定为人之本 272
第二节 慈爱宽容:和洽立身之境 277
第三节 自作主宰:趋往自由之域 283
第四节 为人与人:接通人己之壑 289
第五节 与道合一:超越小我之限 295
主要参考文献 303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