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离辐射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1
第二节 电离辐射来源 2
第三节 电离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 6
第四节 原子结构与放射性核素 9
第五节 原子核的衰变 11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及其度量 14
第七节 X射线 15
第二章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2
第一节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2
第二节 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6
第三章 辐射量和单位 30
第一节 描述辐射场性质的辐射量 31
第二节 照射量 32
第三节 吸收剂量 33
第四节 比释动能 34
第五节 剂量当量与剂量当量率 35
第六节 有效剂量当量 36
第四章 电离辐射的基本测量 37
第一节 电离室工作的基本原理 37
第二节 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 41
第三节 放射性计数测量 44
第五章 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原理 49
第一节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作用 49
第二节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作用的生物化学基础 53
第三节 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常用指标 59
第四节 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64
第六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71
第一节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71
第二节 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与组织反应 72
第三节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 73
第四节 电离辐射致癌与遗传效应 78
第五节 电离辐射其他效应 83
第六节 小剂量/低剂量率照射生物效应 91
第七节 电离辐射损伤机制 94
第七章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 99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100
第二节 外照射的防护 103
第三节 医用内照射的防护 107
第四节 医用放射性废物的收集与处理 124
第八章 医用X线诊断的防护 129
第一节 X线诊断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防护要求 129
第二节 牙科和乳腺摄影的防护要求 130
第三节 数字X线摄影的防护要求 133
第四节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的防护要求 134
第五节 儿科放射学的防护要求 136
第六节 孕妇接受X线检查的辐射防护问题 143
第九章 核医学诊疗中的防护 146
第一节 核医学的概念及其危害因素 146
第二节 核医学诊疗防护的基本原则 149
第三节 核医学诊疗患者的防护要求 153
第四节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要求 154
第五节 核医学操作的防护要求与剂量估算 156
第十章 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放射防护 162
第一节 肿瘤放射治疗防护的特殊性 162
第二节 实施放射治疗的防护一般要求 164
第三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防护 166
第十一章 介入放射学与整骨复位的放射防护 169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的防护 169
第二节 整骨复位中的放射防护 179
第十二章 医疗照射实践的质量保证 183
第一节 质量保证与许可证制度 183
第二节 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的质量控制 187
第三节 临床核医学的质量控制 189
第四节 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 191
第五节 医疗照射质量控制检测 192
第十三章 放射卫生法规与标准概述 204
第一节 放射卫生相关法规的变迁 204
第二节 放射卫生相关法规体系 206
第三节 主要法律法规 208
第四节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发展 213
第五节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分类 218
第六节 放射防护相关国际组织 220
第十四章 放射防护管理 224
第一节 放射防护管理机构 224
第二节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225
第三节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 226
第四节 个人剂量管理 227
第五节 职业健康管理 227
第六节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管理 228
第十五章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 230
第一节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231
第二节 不应(或不宜)从事放射工作的健康和其他有关条件 232
第三节 部分职业性外照射放射性疾病 233
第十六章 术语 245
附录 放射防护法律法规 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74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81
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292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293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300
参考文献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