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8
卷一 政区 39
第一章 行政建置 3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9
第二节 治所 43
第二章 境域区划 44
第一节 境域变迁 44
第二节 行政区划 44
第三章 镇经济开发区 47
第一节 镇 47
第二节 丹徒经济开发区 65
第四章 村委会居委会自然村 67
第一节 村委会 67
第二节 集镇与社区居委会 70
第三节 自然村 71
卷二 自然环境 81
第一章 地质地貌 81
第一节 地质 81
第二节 地貌 84
第三节 山脉湖泊河流洲岛 84
第二章 气候物候 87
第一节 气候 87
第二节 物候 92
第三章 自然资源 92
第一节 土地资源 92
第二节 水资源 93
第三节 林木资源 95
第四节 矿物资源 96
第五节 生物资源 96
第四章 自然灾害 98
第一节 洪灾涝灾 98
第二节 旱灾 99
第三节 风灾雹灾 99
第四节 冻害热害 100
第五节 坍灾 101
卷三 人口 105
第一章 人口状况 105
第一节 人口总量 105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06
第三节 人口变动 108
第四节 人口构成 110
第二章 人口调查 117
第一节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117
第二节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118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18
第一节 人口政策 118
第二节 人口政策宣传 120
第三节 技术服务 121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 125
卷四 土地矿产管理 131
第一章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31
第一节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31
第二节 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32
第二章 土地规划 132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32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36
第三章 土地保护 138
第一节 土地复垦开发 138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139
第四章 建设用地管理 140
第一节 建设用地审批 140
第二节 征地补偿与安置 141
第三节 土地管理规费征收 142
第四节 地价评估 143
第五章 地籍管理 145
第一节 地籍调查 145
第二节 土地登记发证 146
第三节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147
第六章 土地监察 148
第一节 土地法规宣传 148
第二节 土地执法监察 148
第七章 矿产开采管理 150
第一节 矿产资源管理 150
第二节 矿产资源保护 151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权有偿出让 152
第四节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 152
第五节 砖瓦窑业用地管理 153
卷五 环境保护 157
第一章 环境状况 157
第一节 水状况 157
第二节 大气状况 158
第三节 声状况 159
第二章 环境监测 159
第一节 综合监测 159
第二节 水环境监测 160
第三节 大气环境监测 160
第四节 声环境监测 160
第五节 工业污染源监测 160
第三章 污染治理 161
第一节 污水治理 161
第二节 废气治理 162
第三节 噪声污染治理 163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处置 164
第五节 辐射污染防治 164
第四章 环境管理 164
第一节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64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166
第三节 环保执法检查 166
第四节 排污费征收与使用 167
第五节 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168
卷六 水利 173
第一章 水利体制改革 173
第一节 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173
第二节 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173
第三节 水利建设投入机制改革 174
第二章 江河整治 175
第一节 长江坍岸治理 175
第二节 江洲港堤建设 176
第三节 河道疏浚 179
第三章 水库与塘闸坝整修 181
第一节 水库修建 181
第二节 规闸整修 185
第三节 蓄水塘改造 187
第四章 农田排灌 188
第一节 机电灌溉 188
第二节 机电排涝 189
第三节 喷灌井灌 193
第五章 农田水利 193
第一节 排灌输水工程建设 193
第二节 冲沟整治 196
第三节 农田平整 196
第四节 田间水系建设 197
第六章 防汛抗旱 197
第一节 组织领导 197
第二节 器材经费 198
第三节 重大抗灾纪实 199
第七章 水利科研 201
第一节 技术人员 201
第二节 学术研究与技术应用 201
第八章 水利管理 20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4
第二节 设施及工程管理 204
第九章 水政管理 206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 206
第二节 水行政执法 207
第三节 水费征收及管理 207
卷七 城乡建设 215
第一章 丹徒新城建设 215
第一节 地理环境 215
第二节 建设规划 216
第三节 市政建设 217
第四节 公共设施建设 221
第五节 城区工业园区建设 226
第六节 城区商贸及服务业 230
第七节 城区居民住宅区建设 230
第二章 集镇与村庄建设 232
第一节 建设规划 232
第二节 集镇建设 233
第三节 村庄建设 235
第四节 建设管理 236
卷八 农业 239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39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 239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 240
第三节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240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242
第五节 场圃体制改革 243
第二章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244
第一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结构调整 244
第二节 多种经营结构调整 245
第三章 农业区划与生产条件 246
第一节 农业区划 246
第二节 生产条件 247
第三节 农业资源开发 248
第四章 种植业 250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50
第二节 油料作物 252
第三节 经济作物 253
第四节 农作物保护 256
第五节 种子 259
第六节 农业技术推广 260
第五章 林业 260
第一节 林木品种及分布 260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61
第三节 林政管理 262
第六章 畜禽业 263
第一节 家畜饲养 263
第二节 家禽饲养 264
第三节 特种禽畜饲养 265
第四节 动物疫病防治 266
第七章 蚕桑业 267
第一节 桑树栽植 267
第二节 蚕饲养 268
第八章 水产业 269
第一节 淡水养殖 269
第二节 淡水捕捞 270
第三节 特种水产养殖 270
第四节 渔政管理 271
第九章 农副产品质量建设 272
第一节 无公害农产品 272
第二节 绿色食品 272
第三节 有机农产品 273
第十章 农业机械 273
第一节 农机具种类 273
第二节 农机具管理 274
第三节 农机具服务 275
卷九 工业 279
第一章 工业体制改革 279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279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 280
第三节 用工制度改革 281
第二章 工业经济成分 282
第一节 国有工业 282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82
第三节 民营工业 283
第四节 股份制工业 284
第五节 “三资”工业 285
第三章 工业门类 289
第一节 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89
第二节 电子及电器机械电气器材制造业 290
第三节 金属制品业 291
第四节 非金属矿物采选及制品业 291
第五节 化学和塑料制品业 293
第六节 纺织、丝绸及服装、鞋帽业 294
第七节 印刷及工艺品制造业 295
第八节 木材加工及家具、文教用品制造业 295
第九节 食品及饮料制造业 296
第十节 其他产业 297
第四章 特色工业 297
第一节 皮鞋皮毛 297
第二节 轴承 298
第三节 制刷 299
第五章 工业管理 2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99
第二节 技术管理 300
第三节 质量管理 300
第四节 安全管理 303
第五节 资产管理 304
第六章 规模企业和名优产品选介 304
第一节 规模企业进介 304
第二节 名优产品选介 306
卷十 建筑业房地产业 311
第一章 建筑业 311
第一节 建筑队伍 311
第二节 勘探设计 312
第三节 建筑设备 313
第四节 建筑材料 313
第五节 建筑工程 314
第六节 装饰业 316
第七节 建筑业管理 317
第二章 房地产业 320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320
第二节 房屋开发与销售 325
第三节 房产管理 328
第四节 房屋拆迁 331
第五节 物业管理 332
卷十一 商贸服务业 337
第一章 商贸体制改革 337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337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 337
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 338
第四节 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 339
第二章 商贸经济成分 339
第一节 国营商业 339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40
第三节 私营个体商业 341
第三章 商品经销 342
第一节 生产资料经销 342
第二节 生活资料经销 344
第三节 粮油经销 345
第四节 农特产品经销 348
第五节 特种商品专营 349
第六节 废旧物资经营 350
第四章 商贸营销方式 350
第一节 个体店铺与摊点 350
第二节 综合服务社连锁店超市 351
第三节 农贸市场商贸城 351
第四节 庙会集市 353
第五节 集镇商贸街 355
第五章 服务业 356
第一节 传统服务业 356
第二节 新兴服务业 358
卷十二 对外及港澳台经济贸易 361
第一章 外经贸管理与改革 3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61
第二节 体制改革 361
第二章 对外及港澳台经济技术合作 362
第一节 经济合作 362
第二节 劳务技术合作 363
第三节 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 364
第三章 对外贸易及港澳台贸易 369
第一节 外资收购与扶持出口商品生产 369
第二节 自营出口 370
卷十三 能源 375
第一章 电力 375
第一节 发电 375
第二节 电网及供电 377
第三节 用电 384
第四节 供用电管理 387
第五节 用电标准化建设 390
第二章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液化气 390
第一节 煤炭 390
第二节 石油 391
第三节 天然气 393
第四节 液化气 393
第三章 沼气秸秆气太阳能 394
第一节 沼气利用 394
第二节 秸秆气化 395
第三节 太阳能利用 395
第四章 节约能源 396
第一节 节电 396
第二节 节煤 397
第三节 节油 397
卷十四 交通邮政电信 401
第一章 交通运输 401
第一节 公路建设 401
第二节 铁路建设 405
第三节 航道建设 406
第四节 港口与渡口建设 407
第五节 桥梁与路涵建设 408
第六节 客货运输 410
第七节 交通管理 415
第二章 邮政电信 418
第一节 邮政 418
第二节 电信 420
卷十五 财政税务 425
第一章 财政 425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2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26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28
第四节 国债发售 430
第五节 财政周转金管理 430
第六节 财政管理和监督 431
第七节 国有资产管理 434
第二章 税务 435
第一节 税收及税制改革 435
第二节 国税及基金征收 436
第三节 地方税及基金征收 440
卷十六 金融 447
第一章 金融体制改革 447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447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448
第三节 分配制度改革 448
第二章 银行 448
第一节 机构 448
第二节 存款 450
第三节 贷款 452
第四节 外汇结算 454
第五节 中间业务 455
第六节 银行监管 456
第三章 保险 458
第一节 机构 458
第二节 财产保险 459
第三节 人寿保险 462
卷十七 经济综合管理 467
第一章 经济发展综情 467
第一节 经济规模 467
第二节 经济结构 468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471
第二章 计划管理 472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472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473
第三节 宏观调控 475
第三章 统计管理 475
第一节 统计内容 475
第二节 统计方法及标准 477
第三节 统计服务 478
第四章 物价管理 479
第一节 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479
第二节 价格管理 479
第三节 收费管理 484
第四节 价格监督检查 484
第五节 价格服务 486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486
第一节 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登记 486
第二节 经济合同管理 488
第三节 商标和广告管理 490
第四节 市场管理 490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491
第一节 计量管理 491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492
第三节 质量监管 493
第四节 特种设备管理 494
第七章 审计 495
第一节 国家审计 495
第二节 社会与内部审计 497
第三节 审计调查与信息 498
第八章 安全生产管理 499
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 499
第二节 安全生产专项监管与整治 500
第三节 安全生产教育与技术培训 501
卷十八 中共地方组织 505
第一章 组织机构 505
第一节 区委构成及届次 505
第二节 区委工作机构 509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510
第一节 党员代表选举 510
第二节 历次党代表大会 510
第三章 重要会议党务辑要 512
第一节 重要会议 512
第二节 党务辑要 513
第四章 组织工作 516
第一节 党员 516
第二节 基层组织 520
第三节 干部队伍建设 521
第五章 宣传教育 523
第一节 时政宣传 523
第二节 理论教育 523
第三节 通讯报道 524
第六章 纪检监察 525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525
第二节 行风专项治理 526
第三节 案件查处 527
第四节 行政监察 527
第七章 统战工作 528
第一节 统战宣传 528
第二节 民主党派工作 529
第三节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530
第八章 政法工作 531
第一节 政法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531
第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 532
第三节 调处疑难案件 532
第九章 其他工作 533
第一节 机要保密 533
第二节 政策调研 535
第三节 机关党建 536
第四节 党校教育 538
第五节 农村工作 540
第六节 老干部工作 544
第七节 党史工作 547
卷十九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551
第一章 人大代表 551
第一节 区人大代表选举 551
第二节 乡镇人大代表选举 554
第三节 区人大代表变更 555
第四节 代表活动 556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557
第一节 区人民代表大会 557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563
第三章 人大常委会 563
第一节 区人大常委会 563
第二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568
第四章 依法履职 569
第一节 区人大常委会履职 569
第二节 乡镇人大履职 574
卷二十 地方人民政府 579
第一章 组织机构 579
第一节 区人民政府 579
第二节 区政府工作机构 583
第三节 镇人民政府 585
第二章 重要会议 585
第一节 区政府组成人员会议 586
第二节 区政府常务会议 586
第三节 区长办公会议 588
第四节 区政府专题会议 588
第三章 政务工作 589
第一节 政务改革 589
第二节 政务督查 590
第三节 政府法制 591
第四节 外事侨务 593
第五节 涉台事务 595
第六节 信访调解 597
第七节 机关事务管理 599
第八节 双拥工作 600
第九节 行政审批工作 603
第十节 行政机关搬迁 604
第十一节 为民办实事 605
卷二十一 地方人民政协 609
第一章 政协委员会 609
第一节 区政协委员 609
第二节 区政协常务委员会 611
第三节 区政协工作机构 612
第二章 政协会议 613
第一节 区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613
第二节 区政协主席会议 615
第三节 区政协常委会议 616
第三章 主要工作 616
第一节 参政议政 616
第二节 视察调研 617
第三节 搜集和反映社情民意 618
第四节 提案工作 619
第五节 征集出版文史资料 620
第四章 重要活动 620
第一节 团结联谊 620
第二节 纪念活动 621
卷二十二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625
第一章 民主党派工商联 62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丹徒区支部 625
第二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丹徒区支部 627
第三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丹徒区支部 628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630
第二章 人民团体 632
第一节 总工会 632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635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638
第四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639
第五节 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641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642
第七节 残疾人联合会 646
卷二十三 公安司法 651
第一章 公安 651
第一节 户政管理 651
第二节 治安保卫 652
第三节 道路交通管理 655
第四节 刑案侦查 657
第五节 出入境管理 659
第六节 消防 660
第七节 监所 662
第二章 检察 662
第一节 刑事检察 662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 665
第三节 控告申诉检察 666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66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667
第三章 审判 668
第一节 刑事审判 668
第二节 民事审判 669
第三节 商务经济审判 671
第四节 行政审判 671
第五节 申诉复查 672
第六节 案件执行 67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74
第一节 普法教育 674
第二节 人民调解 676
第三节 公证事务 677
第四节 律师业务 679
第五节 法律援助 680
第六节 安置帮教 681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681
第一节 严打整治斗争 682
第二节 平安创建 683
第三节 调处重大矛盾纠纷 684
第四节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685
卷二十四 军事 689
第一章 人民武装机构 689
第一节 区人民武装部 689
第二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 690
第二章 人武部建设 691
第一节 军事建设 691
第二节 政治建设 692
第三节 后勤建设 695
第三章 民兵预备役 696
第一节 民兵 696
第二节 预备役 697
第四章 兵役 699
第一节 兵役制度 699
第二节 兵员征集 699
第三节 招收飞行学员 701
第五章 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 702
第一节 国防教育 702
第二节 国防动员 704
第六章 人民防空 706
第一节 机构队伍 706
第二节 指挥通信 706
第三节 防空工程 707
第四节 防空宣传 707
第七章 驻军 708
第一节 武警部队 708
第二节 野战部队 709
第三节 军队生产基地 709
卷二十五 精神文明建设 713
第一章 组织管理 71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13
第二节 创建管理 714
第二章 思想道德教育 716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716
第二节 道德规范教育 717
第三节 丹徒精神教育 717
第四节 主题教育 718
第三章 文明创建 719
第一节 文明单位创建 719
第二节 文明户创建 720
第三节 文明村镇创建 721
第四节 文明行业创建 722
第五节 文明机关创建 723
第六节 文明社区、生态示范区、文明城市创建 724
第四章 文明新人新事 726
第一节 敬业奉献者 726
第二节 兴教助学者 727
第三节 见义勇为者 728
第四节 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者 729
第五节 尊老爱亲者 730
卷二十六 科学技术 735
第一章 科技体制改革 735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735
第二节 投入机制改革 736
第三节 人才引进机制改革 736
第二章 科技机构 737
第一节 研发机构 737
第二节 服务机构 740
第三节 科技团体 740
第三章 科技队伍 741
第一节 人员构成及分布 741
第二节 技术职称评聘 741
第四章 科技活动 742
第一节 科技宣传 742
第二节 科技培训 742
第三节 科技咨询 743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743
第五节 科技先进县与乡镇创建 744
第五章 科技研发与成果 745
第一节 科技研发 745
第二节 科技成果 747
第六章 科技推广与交流 750
第一节 科技推广应用 750
第二节 科技交流与合作 751
第七章 科技管理 752
第一节 发展规划与政策管理 752
第二节 项目及经费管理 753
第三节 专利管理 757
第八章 气象与地震测报 757
第一节 气象测报 757
第二节 地震监测 758
卷二十七 教育 763
第一章 教育体制改革 763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763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764
第三节 办学体制改革 764
第四节 教育教学改革 764
第五节 招生制度改革 765
第二章 基础教育 766
第一节 幼儿教育 766
第二节 小学教育 768
第三节 特殊教育 770
第三章 中等教育 771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771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 774
第四章 高等教育 776
第一节 高等师范函授教育 776
第二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776
第三节 高等专科职业教育 776
第五章 成人教育 777
第一节 机构经费 777
第二节 农民教育 777
第三节 职工教育 778
第六章 教师 779
第一节 师资队伍 779
第二节 师资队伍建设 780
第三节 师资队伍管理 781
第四节 教师待遇 782
第七章 教育经费设施设备 783
第一节 教育经费 783
第二节 设施设备 785
第八章 教育管理 7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87
第二节 教育与教学研究 788
第三节 教育督导 788
第四节 教育现代化建设 789
卷二十八 文化体育 793
第一章 文化 793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 793
第二节 文化机构设施 794
第三节 文化艺术队伍 795
第四节 文学艺术创作 795
第五节 群众文化活动 812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816
第七节 文物保护与管理 816
第二章 大众传媒 82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21
第二节 广播 821
第三节 电视 822
第四节 广播电视制作 823
第三章 档案地方志 825
第一节 档案事业 825
第二节 地方志事业 828
第四章 体育 830
第一节 体育设施 830
第二节 群众体育 831
第三节 军事体育 833
第四节 学校体育 833
第五节 体育竞赛 834
第六节 体育队伍 837
卷二十九 卫生 845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845
第一节 卫生管理机构 845
第二节 医疗机构 846
第三节 卫生教学机构 850
第二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852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852
第二节 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852
第三节 公共卫生体制改革 853
第三章 医疗护理 853
第一节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853
第二节 护理 855
第四章 疾病防治 857
第一节 预防接种 857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58
第三节 寄生虫病防治 863
第五章 医疗保健 865
第一节 妇女保健 865
第二节 儿童保健 866
第三节 创建爱婴医院 866
第六章 公共卫生 867
第一节 学校卫生 867
第二节 公共场所卫生 867
第三节 职业卫生 868
第四节 放射卫生 869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869
第七章 药品食品监督 871
第一节 机构 871
第二节 药品监督 871
第三节 食品监督 872
卷三十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875
第一章 人事 875
第一节 机构改革 875
第二节 机构编制管理 876
第三节 干部管理 877
第四节 人才管理与服务 878
第五节 工资福利管理 878
第二章 劳动 87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879
第二节 劳动制度改革 880
第三节 劳动工资与福利 880
第四节 劳动仲裁监察 881
第五节 劳动就业 885
第六节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885
第七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 886
第三章 社会保障 887
第一节 养老保险 887
第二节 医疗保险 889
第三节 失业保险 891
第四节 生育保险 892
第五节 工伤保险 893
第六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894
卷三十一 社会事务 899
第一章 民政 899
第一节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899
第二节 优抚安置 900
第三节 救灾救济 902
第四节 农村扶贫 903
第五节 社会福利 904
第六节 老龄工作 908
第七节 社团组织管理 910
第八节 区划勘界与地名管理 912
第九节 婚姻管理 914
第十节 殡葬管理 915
第二章 民族宗教 916
第一节 民族 916
第二节 宗教 916
第三节 民族宗教管理 918
第三章 旅游 920
第一节 旅游资源 920
第二节 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 922
第三节 旅游管理与服务 923
专记:十里长山风光 924
第四章 社会团体 925
第一节 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 925
第二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926
第三节 老区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 928
第四节 台属联谊会 929
第五节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929
第六节 红十字会 930
第七节 商业联合会 931
第八节 计划生育协会 932
第九节 消费者委员会 933
卷三十二 社会生活 937
第一章 生活状况 937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937
第二节 农民生活 937
第二章 民风习俗 939
第一节 岁时习俗 939
第二节 礼仪习俗 940
第三节 生活习惯 941
第四节 婚丧喜庆习俗 941
第五节 民族宗教习俗 942
第六节 陋俗 944
第三章 谚语 944
第一节 时政类 944
第二节 事理类 944
第三节 修养类 944
第四节 社交类 945
第五节 生活类 945
第六节 自然类 946
第七节 生产类 946
第四章 姓氏 947
第一节 主要姓氏 947
第二节 部分姓氏溯源及分布 949
第五章 宗祠族谱 952
第一节 宗祠 952
第二节 族谱 954
卷三十三 人物 959
第一章 人物传 959
第二章 人物名表 978
附 录 991
一、重要文件选编 991
二、《丹徒县志》1993年版概述、序及编后 1024
(一)《丹徒县志》1993年版概述 1024
(二)《丹徒县志》1993年版序 1029
(三)《丹徒县志》1993年版编后 1030
三、1949~1985年丹徒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 1032
四、《丹徒县志》1993年版补遗、纠错 1043
五、历次《丹徒县志》出版概况 1045
六、关于《镇江市丹徒区志1986~2005》各卷首照片说明 1046
索引 1051
后记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