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上篇 青少年时期 9
第一章 认祖归宗记——我的另一张“身份证” 9
第二章 “无产阶级”与农家身世 15
务农人家 15
日寇暴行,我差些被挑死 18
私塾里背《赤壁赋》 23
“洋学堂”里的新功课 24
两次“失踪” 27
恐怖与反抗 30
难忘的“国旗课” 33
我的第一次演讲:“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35
第三章 阅读、兴趣与转折 39
中学生活——师恩即启蒙 39
第一次没有领到稿费 43
第四章 青年时期 46
听到《国际歌》的感受 46
大年三十为华东军政大学去上海县招生 53
第五章 在北京 60
中国人民大学琐忆 60
收获与反思 67
命运的转折 71
第六章 去莫斯科 74
学习印象 74
俄罗斯文学的魅力与冲击 79
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 83
“大跃进”与我的学位论文的命运 86
中篇 学术生涯 101
第七章 我的文学理论的转向 101
专家云集的文学研究所 101
文学理论——一次批判的激发 105
我的“白天的写作” 107
我的“晚上的写作” 110
饥饿的夜读与外乡遇险 112
第八章 劫难与拯救 116
第九章 我的第一次选择 126
渴望从“非人”走向“人” 126
文学所来了位新领导 131
18年后重见天日的小书稿 135
第十章 第二次选择——学术个性的选择 138
第十一章 第三次选择——寻找自我的思想探索 149
第十二章 与俄罗斯哲学家巴赫金的缘分 161
初识巴赫金 161
结了不解之缘 165
第十三章 旧地重游 172
重新认识苏联文艺思想 172
人事全非——在莫斯科大学 174
与波斯彼洛夫一夕谈 178
在帕斯捷尔纳克旧居 179
第十四章 师友情谊 182
不可重复的何其芳先生 182
蔡仪、唐弢与钱锺书先生剪影 185
陈涌先生的坦诚 193
徐中玉先生的忧患意识 195
蒋孔阳先生的大智与谦虚 202
第十五章 又见远山,又见远山!——悼念童庆炳先生 207
第十六章 一场无妄之灾之后 210
第十七章 一场小小的风波与进入《文学评论》 216
第十八章 我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20年 221
第十九章 文论已成“燎原之势” 230
第二十章 请进来与走出去 234
下篇 学术圈内外 247
第二十一章 文论取向激变与新阶段 247
第二十二章 在“青年人”中间 251
研究生与访问学者们丰富了我 251
给一位“编外研究生”写了29封信 256
给中学校友的信 263
第二十三章 几则小故事 267
遭遇《不列颠年鉴》 267
一个美丽的童话 269
一个悲伤的故事 270
感伤的旅行 272
第二十四章 永远的人伦之殇 279
第二十五章 淡淡的侧影 289
第二十六章 第二次没有领到稿费——当今斯文扫地的长叹 295
附录 301
钱中文主要著作 301